银行为何冷落“小企业”?

2014-09-19 11:10:51 来源:网络

银行为何冷落小企业?

  目前大银行做小贷的动力不足,不是因为不盈利,而是因为他们现在轻而易举地在做大公司和城市业务的过程当中就能够赚钱。因此让更多银行做小微企业贷款,需要竞争环境改变,监管规则变化。如果号召银行不计成果地去做小贷,就会发现有很多机构会冒充小微企业的贷款者,实际上成果寥寥。

  今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达沃斯论坛等各个场合一直强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而小微企业主也一直在抱怨贷款难、融资难问题。

  为此,《经济学家耸耸肩》对话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老师,小微企业融资难来自哪里?我们对小微企业融资难有什么理解误区?

  一、小微企业贷款为何又难又贵?

  刘杉(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在经济学家谈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时候,一般就提到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成本的问题,它同样的企业,规模不一样,贷款甄别的成本可能差不多,但是收益不一样,导致人为成本比较高。再有一个是信息不透明。

  王君(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金融专家):这个问题的确是存在的,但它是有条件的。银行如果是用大型的公司贷款的方法发放这种小型贷款,那么他们依然会或者造成亏损。但是实际上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一种新的方法,就是针对微型和小型企业的特征,由信贷员对每个微型和小型企业做出一对一的这种信贷甄别.

  刘杉:您说的这种方法是指一般商业银行中的还是我们说国外的小型银行或者社区银行?

  王君:这个在国际上各类银行都可以,小型银行或者叫社区银行,因为社区银行往往都规模比较小。它们其实是有天然的优势,因为他们接近客户,所以符合所谓熟悉你的客户这样的原则。

  刘杉:但是尽管有这种一对一的这种甄别,因为还是存在着好企业和坏企业,那么会不会在银行,在贷款的定价上,应该说比正常的市场价格要提高的很多。

  王君: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就是像小型和微型的企业发放贷款,贷款的利率是必然要高于对中型和大型的公司企业的贷款。全世界做这个小微企业贷款,乃至小额信贷的放贷者,这不仅仅是银行。你会看到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微型的贷款利率往往要超过30%,甚至到35%。小型企业的贷款往往是在20%到25%左右,而中型企业的贷款,有可能是在15%左右。15%、25%、35%这样三个层级。

  刘杉:这是指贷款利率水平?

  王君:贷款的利率。

  刘杉:这是国际上的经验?

  王君:这是国际上的经验。

  刘杉:那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王君:非常高。

  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是误区

  刘杉:这种贷款是日常常规性的运营贷款还是小微企业应急的一种贷款?如果是常规性的,那意味着它的利润率的水平至少应该在40%以上。

  王君:有意思,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容易发生误解的一个理由,可以叫误区吧。

  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不应该看平均的GDP增长率,也不是看平均的行业的回报率,而是看它的边际投资回报率。这个客户群体,他们往往是不能从正规的银行获得贷款,但他们的投资回报率往往是在20%、30%、50%、100%,甚至超过200%、300%,高的700%,也就是7倍的边际投资回报率。这一点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很容易发现的,比方说餐馆行业,50%以上的利润率是很常见的,更不要说边际投资回报率。

  还有一个就是这些贷款有可能是期限非常短,所以按照利率,按照百分比衡量的利率可能很高。但是实际上构成的利息负担并不是太重。也可能是流动资金,也可能是应急贷款,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性质,都是他们所必须用的,这个是重要的。

  刘杉:在小企业一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可能大量的企业存活也有三五年的概率。那么这部分企业,如果给它贷款的话,它的损失程度概率会不会大一些?

  王君:的确是在这个企业群体里,它们经营失败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但是另一方面,也的确不能否认还是有相当多的微型和小型企业,它们的生命不是三两年,不是三五年,而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也可能会更长的时间。比如说在美国,像斯坦福购物中心,我十几年以后再去看,同样的卖面包的这家店依然存在,同样的牌子,同样的品牌。所以在富国银行,他们的客户群就是以十万美元作为贷款平均规模的这个客户群体都是小型企业。

  三、小微企业寿命短加大风险?

  刘杉:就是说它的企业的成长和规模并不大,但是比较稳定。

  王君:比较稳定。事实上,服务类的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它们其实企业的规模有可能是很稳定的,不见得是扩张型的,但这不意味着他们这样就失败了,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决定了他们不需要做大做强。

  刘杉:或者做跟企业家自己有没有野心,有没有理想有关,或者是有没有中国梦和美国梦有关系。

  王君:这一点也是有意思的。反正中国人的情结我是非常明白的,要做就做大做强,乃至有一家商学院的院长跟我同台去演讲的时候,他就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五百强的企业家不是好企业家。

  但是绝大多数的服务业的企业其实都是稳定的企业规模,因此不能认为这个群体就注定的是风险大。这里在这次金融危机以后,考察像新兴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银行贷款的质量,会发现做大企业贷款的以及发达国家的一些大银行它们的不良贷款是极具波动的。但是做微型和小型贷款的这些银行,他们的不良贷款的比例其实是非常稳定的,这一点也证明我们长期以来的观察。跟人们认为做小微企业风险大这样的一个认识相比,我们认为这个是错误的。

  四、政府担保会误导银行

  刘杉:我昨天有一个案例。我到北京市朝阳区工商联贷款他们的领导,他就跟我提到,他商会组织怎么样帮助当地的小企业融资,它的一个办法就是商会和当地的政府和银行做沟通。或者一个集体的贷款额度,同时由发改委进行补贴,它不但解决了很多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降低了融资的成本,比市场的利率还要低。

  王君:我对这个还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在过去的几年里,你会发现中国的商业银行做各种各样的探索,其中包括类似的安排。比方说像信贷工厂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这些听起来都是头头是道。但是追其实质,这里边有一个根本的问题。

  这个商会像一个行业组织一样,对这些会员有一定的约束,所以说客观上起到了某种担保的作用或者是道义上的担保。但是这种做法特别容易给放贷的银行产生一个错觉。它对这些单个的借款人的贷款是安全的,因为背后有商会,还有发改委这样的政府部门介入。这种情况特别容易造成借贷过度,包括国内的产能过剩,行业的负债率过高等等.

  五、银行贷款技术是否相对落后?

  刘杉:是不是认为我们国内的银行贷款技术还相对比较落后。

  王君: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技术是一个方面。

  刘杉:还有一个意识的问题。

  王君:像我刚才说到已经被证明成功的模式,的确新招聘的信贷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在老信贷员的带领下,过了六个月到了一年的时间,能有把握地把小微企业里面那些有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人挑出来。这的确是一个技术的成份,有很多技术的细节,能使现代人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个技术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依附在银行的体系。

  刘杉:您讲的专门的机构就是说在大银行的系统内也可以设立一个小微贷款的机构。

  王君:是这样的。在中欧、东亚、非洲,以及在中国,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成功的作法。

  刘杉那就是说现在政府鼓励小微企业的贷款政策,像比如说大型银行建立小微贷款机构应该是正确的。

  王君:这一个提法是正确的。

  刘杉:大银行长期以来就做大的行业和企业,那么它的成本和收益的比例也不一样。现在让大银行做一个小微企业的贷款,从银行本身来讲,它愿意那么做吗?

  王君:这个要看银行的战略定位是怎样的。从根本上说,如果银行是以利益为目标的,也就是说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照样是可以做小微企业贷款。

  像在中国南方,我就不举银行的名字。有一个历史上的城市商业银行就是城市信用社,现在是一家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多年以来主要的客户群,可以说百分之百都是小企业,平均的贷款规模在30、40万元一笔。这家银行是私有的,股份制,但是所有者都是私人。他们不是为了慈善,他们就是为了盈利。那么他们照样做到了,足够充分的贷款定价,有自己的体系等等,所以这个东西不是说银行不能做。

  刘杉:我的理解就是说通过您的逻辑,技术可能比制度安排更重要。

  王君:不是的。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大银行做小贷的动力不足,不是因为这么做不盈利,而是因为他们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做大公司和城市业务的过程当中就能够赚钱。因此你要让更多的银行做小微企业贷款,其实是需要竞争环境改变,监管的规则也要有一些变化,而这个目前是在发生的。

  刘杉:谢谢。

  王君:我现在要补充一个观点,如果是把中小企业融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政治化的话,所谓政治化,就是号召银行不计成果地去做,你就会发现有很多机构,他们会冒充小微企业的贷款者,这在中国现在正在发生,就是广告也好、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以及他们内部报告,他们都会说我们是做了这个、做了那个大量的工作,但实际上成果寥寥.

  所以现在到了一个时候,就是需要从根本上来梳理各种各样的政策,政府职能的定位,把事情从长远来看,把这个制度的建设、把基础设施做好。

(责任编辑:DF118)

,银行为何冷落酸奶可以加热吗 “小企业”?

相关:

“上海金”国际定价权走出第一步  昨日,原定于月底启动的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提前在夜市上线。根据早前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的公告,新增加挂牌的这3个黄金现货实盘国际板合约代码分别为iAu99.5、iAu99.99、iAu100g。业内普遍看好此次国际板上线,并期待带有中国标签的“上海金”能像“纽约金”、“伦敦金”一样,在国际黄金价格定夺上发出更多中国声音。但有分析人士表示,国际板上线仅仅迈出第一步,“上海金”对国际黄金定价权的影响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且..

上市公司涉足P2P即涨停 被指“玩概念”业内盼监管  因涉足P2P概念,绵世股份近来表现亮眼,昨日,该股盘中再封涨停。同样,17日,因被传染指P2P,原本走势平淡的御银股份也出现放量暴涨态势,收盘时靓丽涨停。市场上,P2P概念股持续受到资金追捧。然而,P2P平台上却跑路事件频发,业内人士呼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  涉足P2P股价被爆炒   在当下P2P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上市公司也不甘寂寞。自年初至今,超过20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P2P业务,力图分得一杯羹。  7月1日..

美国敦促日本全力推进TPP谈判  美国贸易代表迈克尔·弗罗曼18日再次敦促日本开放市场,全力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  弗罗曼当天出席由美国商会和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TPP研讨会时说,日本加入TPP谈判是日本政府希望利用结构性改革帮助日本开放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摆脱通缩的重要举措,但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他指出,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日本国内需求疲软,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支出下滑,凸显日本需要借助TPP..

周四美股收高 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周四双双升至历史新高,因投资者受美联储发出的信号振奋。美联储称其将保持审慎直至最终加息。  道指涨109.14点,至17265.99点,涨幅0.6%,标普500指数涨9.79点,至2011.36点,涨幅0.5%。二者均创新纪录。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31.24点,至4593.43点,涨幅0.7%。   美联储在周三的声明中称,短期利率将在结束月度购债计划后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在近零水平。美联储主席耶伦拒绝详细说明这个时间会..

中国版伟哥短期难撼辉瑞  等待13年,中国版“万艾可”终于来了。昨日,在辉瑞旗下万艾可专利保护到期后4个月,中国国内首家获得批准的白云山金戈正式发布,拉响百亿抗ED(勃起功能障碍)市场争夺战。尽管昨日广药白云山并未披露金戈的零售价格,但“价格明显低于万艾可”、“市场受众瞄准万艾可”的定位让市场看到了其欲借低成本争夺市场的态度。  但医疗界人士坦言,由于ED治疗领域对药物的专一程度较高,且辉瑞深耕中国多年,短时间内无论是医生还..

华锐风电的强盗逻辑  或许资本市场上最让投资者郁闷的事,就是购买了债券,然后债权人却不肯还钱,还提出强制的解决办法,即把面值100元的债券按照87.27元的价格回购,并美其名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同时威胁,如果投资者不接受回购,那么到年底87.27元的价格也没有了,甚至公司直接违约不还。这事发生在华锐风电债的投资者身上,这一议案在债权人大会上被投资者直接否决。  欠债不还的华锐风电,腰板挺得很直,称自己不是没钱,而是自己的大客..

国庆期间北京预计1.6亿人次出行  昨日,市交通委发布,今年国庆7天假期,本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旅游客运、省际客运、区县郊区客运出行人数总和预计将达1.6亿人次。为方便乘客出行,地面公交计划配车两万余部,郊区客运预计配车3300余部,省际客运将加开车辆,增开售票窗口。各条地铁线路将适时加开临客。国庆假期,本市高速路将继续实施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  高速拥堵公交将绕行   节日期间,地面公交计划配车两万余部,日运营车次超..

8月北京房价环比微降 楼市调整深度超出以往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份70座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与上月相比,新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8个,是2011年1月该项数据首次出炉以来下降比例最高的一次。与去年同月相比,8月份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仍有48个,数量明显少于7月份的65个。整体来看,8月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幅度都在收窄。  楼市调整深度超出以往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8月份大部分城市房价环比下降,但部分城市降幅有所收窄。新建商品住..

北京将补贴部分低价开放场馆 引导大众体育消费  为培育本市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的体育消费,对于在非高峰时段低价向市民开放的商业性体育健身场馆,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下称“引导资金”)将视其开放程度及服务质量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  自本月16日至10月31日,北京市体育产业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开征集2015年度引导资金体育场馆服务业扶持项目。在本市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良好,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健全、规范,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从事体..

房企要抢“200万元”刚需市场  160万元就能买套房山区的两居室,预算再少点也能在密云、平谷买套洋房,如果想在南四环住,200多万元也能买到现房两居室——昨日,秋季房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北京地区参展项目数量首度“复苏”,而开发商们则拿出了一批总价200万元左右的刚需盘,引得本被自住房锁定的购房群体有些动了心。  从北展一进大门,右手边的黄金位置,就被亦庄一个刚需盘占据。“大妈,快来看看我们这个刚需盘!”一位年轻导购员眼尖,一把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