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成语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1 00:03 点击:997271

石家庄幼教人才遭京津冀等地单位“争抢”  中新网石家庄10月21日电(俱凝搏 翟羽隹)20日,为期两天的2019学前教育协同发展峰会暨第五届京津冀学前教育类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落下帷幕。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等地的600多家用人单位为2000余名毕业生提供了约14000个岗位。多家用人单位招聘现场可谓“一人难求”。京津冀学前教育联盟的专家呼吁,超前布局,壮大幼教人才储备。   据了解,参加此次招聘会知名单位众多,如北京军区机关幼儿园、国家发改委幼儿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部军训部第二机关幼儿园等。部分单位提前入驻,并开展宣讲活动,抢占人才争夺战先机。为招聘到高素质人才,用人单位纷纷打起待遇牌。许多用人单位还给出优厚福利待遇,如免费食宿、五险一金、带薪暑假年假、双休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福利补贴、加班补贴、外出培训、优秀员工出国学习等,不一而足。 招聘会现场 刘艾琳 摄   因毕业生质量过硬,此次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等大中小城市的600多家用人单位,为石家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14000多个工作岗位,多家用人单位招聘现场可谓“一人难求”。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学前教育类高校毕三字成语

  中新社成都10月21日电 题: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凉山彝绣“绣出”更好未来   作者 王鹏   “十年前,我下乡去教彝绣,根本没人愿意学,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排着队找我学。”作为彝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3岁的贾巴子则多年来坚持在四川凉山推广彝绣,从“没人学”到“排着队学”,她认为凉山非遗传承的变化背后是观念之变,也是凉山发展之变。   10月17日至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展览现场,贾巴子则带着徒弟现场演示凉山古法纺线、织布、刺绣技术,并介绍推广彝绣产品。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最多的地区。与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相比,彝绣以红、黄、黑为三大原色,技法粗犷,色彩浓烈,反映彝族人的图腾崇拜和民俗风情。   生于金沙江畔金阳县的贾巴子则,从小从母亲手里学到了缝制、刺绣等工艺。31岁那年,她带着两个儿子前往凉山州州府西昌,开拓彝绣市场。   “我从小爱好彝绣,生活也需要它。我们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图案组合有规律也很自由,给我很多创造的空间。”贾巴子则说,在多年的彝族服饰制作中,她融合现代元素,将彝绣运用到了现三字成语

甘肃教师“化繁为简”反哺教学:让学生的眼睛“发亮”      中新网兰州10月21日电 (记者 魏建军)“只有将教研成果和教研方法反哺于教学,课堂教学才能出彩,学生的眼睛就会‘亮’。”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张立中认为,在学校,讲课是教师的主业,搞教研能够始终保持学科的敏锐性,不断学习储备最新知识,跟上时代和学科的发展,教学和教研两手都要抓。   1989年,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张立中便登上三尺讲台,开始了自己的崭新人生。自此,他扎根西部黄土地,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深耕三十余载,改良教育方法,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掌握数学思维。   “当初选择回家乡做一名教师,这一做就是一辈子!”回忆起自己初上讲台,张立中说,为了不露怯,他要求自己把每节课都备成精品,把教案背下来脱稿讲课,这一习惯他坚持了三十余年。   今年55岁的张立中,曾先后在平凉市一农中、平凉三中、平凉二中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从青年小伙到壮年大叔,变化的是张立中的年龄,不变的是他对学生的爱。   初见张立中,一身黑色西装,并不高大。学生每次上台解题时,他便轻快地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站在教室后方,皱着眉一边观察台下学生听讲解的反应,一边捕捉学生正确有效的讲解步骤。   “不上课就不算老师,不搞科研就三字成语

  新华社合肥10月21日电 题:换得秋实一夏花——追记基层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李夏  新华社记者王正忠、陈诺、水金辰  十月的荆州小镇,阵阵秋风吹黄了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家家户户的竹簸箕里堆满了“金果子”。  收下来的第一茬核桃,村民胡秀琴用篮子装着送到了130公里外的黄山市,“你说想看‘开杆’,想陪我们打核桃,可你……”在一方新墓前,她泣不成声。这里长眠着她的朋友——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今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过后,他倒在抗灾抢险的路上,年仅33岁。   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一次次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8年来,李夏在乡野基层磨炼自己,在百姓中间奉献青春。从“穿凉鞋怕沙子硌脚”的城里后生成长为“光着脚走田头”的乡镇干部,他用韶华书写了新时代青年干部奋斗在基层的使命担当。  “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  如果不是一次次选择留下,或许李夏不会走得那么匆忙。  今年8月10日下午,距离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大雨如注。这本是个周六,李夏已经答应妻子回家。  然而,险情终究让李夏放心不下。山洪涌进敬老院,李夏和同事蹚着水,扶五保老人撤离到高处;路遇塌方道路受阻,三字成语

  新华社合肥10月21日电 题:这株“山核桃”是青年人的硬核榜样  新华社记者陈诺、水金辰  八年扎根深山,把他乡当作故乡;为民鞠躬尽瘁,以磨炼作为礼遇;执纪铁面无私,用行动彰显担当;危难关头逆行,用生命诠释信仰……  在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许多老百姓相信33岁的纪委书记李夏并未走远,他成了漫山遍野山核桃树中的一棵,与他眷恋的土地融为一体。   “山核桃树爱在陡坡石头缝里长,越是崎岖越为茂盛。”当地人说起山核桃,亦是在说李夏。明知山区艰苦,他却义无反顾,8年来多次婉拒回城工作机会,向深山更深处前进。“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写在他工作笔记扉页的座右铭彰显他的青春选择。千仞之树成于根,根深才会叶茂。如今一些年轻人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脚下不沾泥土,长成扎根不深、材质疏松的官场速生树,经不起风雨,担不起大任。墩苗历练应是新时代年轻干部砥砺奋进、逐梦成长的必由之路,要像核桃树一样扎进石缝,才能在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核桃树是大山无处不在的朋友,更是山里人的骄傲。正如李夏时刻与人民站在一起,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是他前进的方向。这个曾经稻麦不分的城里孩子“穿凉鞋都嫌硌脚”三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