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高速路况查询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4 03:57 点击:996099

  本报讯 (记者甘贝贝)民政部、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近日对两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进行解读。新版《标准》较2011年版增加提高职业技能要求、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缩短晋级时间等内容。   据介绍,我国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约30万名,远不能满足2.49亿名老年人和约4000万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除了数量短缺,养老护理员队伍还面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有限、流失率较高等发展困境。   为此,2019年版《标准》提出“一升一降一转型”措施。“一升”指的是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由4个增至5个,新增“一级/高级技师”等级,畅通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通道。“一降”指的是降低对五级/初级工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的要求,同时将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一转型”指的是规定护士、家政服务员在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时,其从业年限可视为养老护理工作的从业年限,为相关职业从业人员转型为养老护理员提供路径。此外,2019年版《标准》通过新增和丰富工作内容,提升养老护理员素质。   据介绍,两部门下一步将组织专家学者、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12122高速路况查询

  □张淳艺(公职人员)   近日,人社部与民政部联合颁布实施《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围绕增加职业技能要求、降低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缩短晋级时间等方面,新标准相较2011年版有了重大修改,将从业人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以缓解护理人才短缺现状。   养老护理员“不问学历”,不仅是打破养老服务业发展人才瓶颈的务实之举,更是建设养老护理员队伍的理性选择。“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养老护理属于服务行业,相关技能主要通过培训和实践掌握。一些人虽然没有完成小学、中学学习,但这不影响他们通过后期学习,熟练掌握养老护理技能,乃至成为行家里手。倘若硬性设置学历要求,对于这部分群体显然不公平。从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也要求养老护理员培养做到“不拘一格”。   “不拘一格”并不等于“来者不拒”。养老护理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从业者需具备多方面综合能力。为适应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版标准就在取消学历要求的同时,新增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技能要求,以提升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能力。同时,为满足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新12122高速路况查询

  本报讯 (记者崔芳)10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启动大会在京召开。以此为契机,以北京协和医院为国家中心,拥有31个省级监测中心和717家监测单位的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全面启动。   据了解,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微生物专业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真菌病原的实验室诊断与研究工作。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教授牵头,成立国内首个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研究型监测网络——CHIF-NET。历经10年发展,该网络已覆盖29个省份、200余家成员单位,积累临床菌种资源2万余例,并定期发布监测数据报告。   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的通知》,决定建立首个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直接领导的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络(CFDSS)。《通知》指定北京协和医院为国家中心,负责监测网的总体设计和日常运行。截至10月16日,CFDSS已成立31个省级监测中心和717家监测单位,并开通了全国性门户网站。未来,该网络将开展定期监测,进行研究,提出建议,推动医疗机构提高真菌病诊疗能力及抗真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12122高速路况查询

  本报讯 (记者张磊)10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及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6月龄(含)以上且无禁忌证的人群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禁止接种,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指南》由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而成。其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明确指出“与上一年度相比,甲型H1N1亚型和A(H3N2)亚型病毒更换了毒株”。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研究员解释,这意味着本年度的流感病毒类型较去年有所变化。   此外,《指南》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接种疫苗可避免的疾病负担、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增12122高速路况查询

  本报讯 (首席记者刘志勇)10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8年)》。《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149.9万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49.5万份,占比为33.1%。根据监测结果,《报告》对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肿瘤用药、老年人用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作出安全风险提示。   《报告》显示,2018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报告占9.8%,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报告占27.7%。按药品给药途径统计,静脉注射给药占60%,口服给药占32.2%,其他注射给药占4.2%,其他给药途径占3.6%。化学药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报告数量最多的为抗感染药,其次是肿瘤用药;严重报告比例最高的为肿瘤用药,其次为免疫系统用药。   《报告》提示,抗感染药报告数量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严重报告数量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病药,严重报告中的全身性损害、免疫功能紊乱和感染、呼吸系统损害构成比明显升高。近年来,抗感染药报告比例持续下降,提示临床加强抗感染药使用管理等措施取得一定实效,但其严重不良反12122高速路况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