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85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3:26 点击:992222

中新网10月12日电 据外媒报道,距离英国10月31日离开欧盟已日益临近,但双方的脱欧谈判仍进展缓慢。然而,事情或许将出现转机。当地时间11日,在英欧双方代表完成最近一次商讨后,欧盟发表声明称,双方已同意,在未来几天内展开密集的脱欧谈判。资料图:英国首相约翰逊。 据报道,下周一场欧洲领导人峰会即将召开,这被视为英国脱欧大限前,达成脱欧协议的最后机会。稍早前,英国首相约翰逊公布了最新的脱欧协议草案,提出了避免爱尔兰地区出现硬边境的最新提案。据悉,新方案包括英国不会在北爱尔兰地区与爱尔兰的边界或附近设置检查站,将借助技术手段避免出现“硬边界”,以实现在维护北爱尔兰地区和平、保障边境畅通的同时确保英国完整的脱离欧盟。11日,约翰逊表示,目前双方仍未达成协议,并表示,“如今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让谈判代表们对此加深了解。”同时,在一份声明中,欧盟委员会表示,“欧盟与英国已经同意,在未来几天内展开密集的讨论。”被问及能否有希望达成英国脱欧协议,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要看未来几个小时后。”英国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党魁佛斯特表示:“任何会将北爱尔兰滞留在欧盟的措施,无论是欧盟单一市场还是关税同盟,都不会得到我们ca185

2019年10月10日,韩国国防部武器采办项目管理局(DAPA)证实,韩国政府已决定在2021年启动“F-X III”隐身战斗机计划的第二阶段采购进程,准备再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购买20架F-35“闪电Ⅱ”,预算大约33亿美元。韩国空军目前采购的是40架F-35A,如果未来增加到60架,加上日本的147架F-35A/B,未来东亚地区“闪电Ⅱ”的数量将达到207架。韩国武器采办项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国防部已于10月7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了报告,不过他未透露此次增购的F-35是之前空军采购的A型,还是其他型号。韩国国防部另一位消息人士称,韩国国防分析研究院(KIDA)已就增购F-35问题完成了一项研究报告,报告结论认为:“作为国家未来三十年国防安全战略计划的核心,韩国应该采购更多的F-35”。至于增购哪一种型号目前还在争论中,韩国海军中意F-35B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能力,希望政府增加采购两个中队的F-35B,在2030年代服役的新型大甲板登陆舰上使用。今年7月,韩国政府批准了海军的一项建造大型直升机登陆舰的计划,作为海军长期增兵计划的一部分。新型登陆舰的排水量达到30000吨,是搭载F-35B的理想平台。不过海军的相关人士认为:“获得F-35B有两个问题,首先,它的价格比常规起降的A型更为昂ca185

埃斯珀(图源:Getty)海外网10月12日电当地时间周五(11日),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在发布会上首次就土耳其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公开表态。埃斯珀表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这一军事决定是“冲动的”,将进一步破坏叙利亚地区的稳定。同时他还表示,美国并没有抛弃库尔德人,因为美军仍留在叙利亚其他地区。但是,库尔德人对美国的心似乎已经“凉了”。综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今日美国》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日,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Mark Esper)在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感到“非常失望” 。埃斯珀称,这次入侵已经破坏了美国与北约盟友土耳其之间的关系,埃斯珀呼吁土耳其人停止军事行动。埃斯珀称,“要明确的是,我们没有放弃库尔德伙伴,美军仍留在叙利亚其他地区。”埃斯珀也承认,土耳其入侵叙利亚北部的这一“冲动”决定,正使美国的处境变得艰难。 但是,库尔德人对美国的心似乎已经凉了。11日,一名库尔德战士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把我们出卖了,我们已经不再指望与美国并肩作战。”在这场五角大楼的发布会上,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现任陆军参谋长马克·米利(Mark Milley)则表示,ca185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11日电(记者田栋栋 潘革平)欧盟中国商会与罗兰贝格咨询公司1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联合发布《中国企业在欧发展报告(2019)》。报告总结了中资企业近年来在欧洲的发展情况,指出中企在欧稳健发展对中欧意味着双赢,并向欧盟机构和欧盟成员国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报告显示,中企在欧经营表现整体向好,贡献的产值、税收、就业等指标均迅猛增长,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与潜力。报告说,近年来,随着一些欧盟国家加强对外资审查以及中国对对外投资开展真实性、合规性审查,中国对欧投资整体流量小幅下滑,但绿地投资仍保持稳定发展,且来自民营企业的投资占比稳步上升。报告指出,中企在欧稳健发展并非单边获利。从产业发展看,中企能全方位带动欧洲产业链升级;从民生福祉看,中企愈加融入当地,本地化程度逐步提高;从科技发展看,一些中企在欧投入大量资金设立研究机构,并推进校企共研、人才培养,助力提升欧盟前沿科技研究水平。报告强调,2019年在欧中企的营商环境虽整体良好,但仍存在改善空间。目前中企在欧发展所遇到的挑战与限制主要包括在能源、人工智能、通信、半导体等领域的准入限制,针对中企的本地投资服务型扶持与帮助机构匮乏,以及对欧盟相关标ca185

英国《卫报》10月9日的一篇文章揭示,全球20家化石燃料公司半个世纪来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世界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报道引述了美国气候责任研究所的最新数据分析,从1965年到2017年,全球20家化石燃料公司不断开采石油、天然气及煤炭,制造了全世界35%的二氧化碳及沼气,相当于4800亿吨的碳排放量。该项研究发现,从1965年到2017年,全球碳排量及能源相关沼气总量是1.354万亿吨,其中4800亿吨来自20家化石燃料公司,包括沙特阿美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等12家国有公司,以及8家知名民营公司。其中雪佛龙、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及荷兰皇家壳牌这4家民营公司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10%以上,而仅沙特阿美一家公司的碳排放量就占全球的4.38%。《卫报》指出,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将社会大众对有关碳排放责任的讨论焦点,从“个人需负责”,转变为“企业需承担多数责任”。气候科学家迈克尔·曼说,这项分析凸显了化石燃料公司在全球气候变暖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呼吁12月即将在智利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采取紧急行动。他说,气候危机的最大悲剧,就是全球75亿人必须付出地球环境恶化的代价,而让几十家污染企业持续大赚。据报道,这项分析利用了各公司公ca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