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于谦高峰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29 23:34 点击:955804

水表装在污水井里 村民们:水表充值太费劲  水表竟然装在污水井里   村民们说 水表充值爬上爬下太费劲  想下到一米多深的污水井里再爬上来并非易事。  本报讯(记者张群琛)用水卡给自己家的水表充值,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操作,却难倒了大兴区北臧村镇西大营村的村民。原来,村里的安全饮水改造工程结束后,村民们发现,想给水表充值,需要先用铁钩拉开沉重的污水井盖,然后双手撑住井口,再慢慢下到狭窄的井底。充值后,还需要有把子力气,才能扒住井沿儿爬上来。这一下一上,村民不仅沾了一身土,更对体力和技巧是个不小的挑战。  西大营村村民王先生说,村里的安全饮水改造工程最近完工了,每家每户都发了水卡。第一次用水卡,王先生还挺激动,可是他拿着水卡找了一圈,却没找到自家的水表在哪儿。  经过询问王先生才知道,全村的水表竟然安装在村中的几口污水井里面。“得先用铁钩子将井盖掀开,然后把梯子下进井里,然后顺着梯子爬下去充水表。”王先生说,污水井井口都不宽,体形胖一点儿的人就进不去了。  王先生说:“井里面都是土,每次充水表,身上衣服都蹭得特别脏,那些上岁数的老人只能找别人帮忙。”记者注意到,村里的每口污水井底都有将近10块水表,而大多数污水井都处在大路边。对于郭德纲于谦高峰

列车编组师的暑运:50℃“烤验”下戴手套作业仍烫手  中新网兰州8月7日电 (强科 王富泽)正值暑运,由于兰州近日高温天气持续,室外最高温度逼近35摄氏度,而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务段颖川堡车站的调车场里,地表温度已经达到了50摄氏度。在这种酷热难耐的环境下,素有“列车编组师”之称的调车组往往会进行数小时的室外作业。 在这种酷热难耐的环境下,素有“列车编组师”之称的调车组往往会进行长达几个小时的室外作业。 王富泽 摄   列车编组,就是根据作业计划,将一辆辆货车的次序重新进行调整,作业内容看似单一、枯燥,没有技术含量,实则不然,它对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对作业人员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7月31日正午时分,是这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颖川堡车站运转乙班一调的调车组职工正在传达作业计划,他们即将进入站场内开始作业,为列车编组。这一批作业一共是15钩,预计需要3个多小时,这对我们作业人员来说真正是一个‘烤验’。”调车长张威说。 在作业中,调车组人员都是徒步作业,一个班下来往往会走数万步。 强科 摄   车站的调车组人员近40人,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一个班又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三个人,张威就是郭德纲于谦高峰

“90后”电焊工改行养蜂9年 练就让蜜蜂“按摩”绝活  中新网济南8月7日电 (孙宏瑗)山东济南“90后”小伙尹宪亮与众多年轻人不同,他辞去电焊工的工作,离开城市,居于山林,与蜜蜂为伴,在每年被蛰几百次后,如今练就出让蜜蜂“按摩”的绝活。 蜜蜂在尹宪亮的手上聚拢成群,却不去蛰咬尹宪亮。 孙宏瑗 摄   8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柳埠镇的尹宪亮养蜂场,百万只蜜蜂在蜂箱、野花丛中飞舞、采蜜。尹宪亮将手伸进蜂箱,蜜蜂逐渐在他的手上聚拢成群,“嗡嗡”扑闪着翅膀、挪动着脚,却不蛰咬尹宪亮。尹宪亮称,这是蜜蜂在给他“按摩”。 尹宪亮将手伸进蜂箱,蜜蜂逐渐在他的手上聚拢成群。 孙宏瑗 摄   “蜜蜂不会主动攻击人。”尹宪亮说,他早已克服对蜜蜂的恐惧,习惯了蜜蜂围绕在身边。“它们有体温,腿上有小倒勾,爬在手上,人们会有麻麻的、痒痒的、暖暖的感觉,就像蜜蜂在给人按摩。” 图为尹宪亮在采集蜂蜜。 孙宏瑗 摄   据尹宪亮介绍,他已养蜂9年。养蜂场目前大概有50箱、100多万只蜜蜂。他所养蜜蜂的品种以意大利蜂为主,它们采集力强、采蜜产量较高。一个蜂箱约能容纳2万—3万只蜜蜂,一箱蜜蜂每年平均产蜂蜜量在60—80斤左右,一年总产量约为5000斤,他的年收入大概在10万元(人民币,郭德纲于谦高峰

  新华社重庆8月7日电(记者韩振)被称为三峡“云端机场”的重庆巫山机场建设项目7日通过行业验收,具备民航机场运行条件。该机场有望8月中旬通航,届时将开通巫山—重庆、巫山—烟台等航线。   巫山机场建设工程是国家民航局和重庆市“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6.4亿元。建设项目主要包括:3500平方米的航站楼、长2600米的跑道以及配套设施。该项目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0吨、飞机起降3333架次进行设计,2015年5月获得初步设计批复,同年10月17日正式开工,2019年7月竣工验收。   据了解,重庆巫山机场距巫山县城15公里,海拔高度达1771.48米,是目前重庆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有着“云端机场”之称。建于群山之巅的巫山机场,南侧可俯瞰瞿塘峡一江碧水向东流,东侧可远眺巫峡和神女峰,是目前国内机场中唯一可以观赏到高峡平湖景观的机场。郭德纲于谦高峰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题:让“夜经济”灯光更好温暖百姓夜生活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万家灯火,万家浓情。“夜经济”有标志性商圈,夜文化有代表性场所,而老百姓的夜生活是无所不在的。在经济社会普遍繁荣的新时代,“夜经济”不只是商圈的事儿,不只是城市的事儿,“夜经济”灯光要照亮城乡,更好温暖百姓夜生活。   “夜经济”,主体是人的夜生活。发展“夜经济”、服务夜生活,在集中消费娱乐的商圈之外,要更多面向社区服务,要像上海等地一样,努力为24小时便利店进社区提供便利,让人们更好享受家门口的“夜经济”。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目前我国有便利店10.6万家,每1.3万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约每2248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按此密度计算,我国拥有70万家左右社区便利店的潜力。一个深夜便利店,并不需要商品多么丰富,饭团、关东煮、方便面、咖啡,这些最常买的东西就够了。夜归人即便不买东西,也愿意下车后先进店转一转,与店员互道一声温暖的“你好”。的确,一个地区的夜晚灯光亮度与其经济繁荣成正比,但这灯光不需要那么辉煌夺目,不需要卫星图片都能显示,只需要街角一盏灯,就能体现一个社区“夜经济”的真正暖色。   “夜经济”郭德纲于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