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5 21:33 点击:954103

暑假又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季,不少家庭对儿童意外伤害的正确急救方法存在误区,据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开展的急救课程家庭急救误区调查显示,鼻出血、烧烫伤、跌倒坠床、惊厥、异物、骨折问题排名前六位。专家提醒,错误的急救方法不仅会延误宝贵的急救时机,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对生命安全造成隐患。比如孩子流鼻血后仰头、填塞、举手、按压出血部位……这些家长常规操作方式通通是错的! 那么,家庭六大急救知识误区都是什么?正确处理方法应是怎样?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行政院长马岳红进行了解答: 1.鼻出血:孩子发生鼻出血后,要采取指压止血法。正确姿势应是直立前倾稍微低头,同时手指紧捏两侧鼻翼,压迫鼻中隔前下部5-10分钟,直至不出血;还可以同时用冰袋冷敷前额或头颈部,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若出血量大或不止,用塑料袋接住血液,以及擦拭用的纸巾,带到医院就诊。如果血流量过于凶猛,仰头止鼻血的姿势可能会让鼻腔里流出来的血进到喉咙和气管,导致气道阻塞;若流到胃里,刺激胃壁,易让孩子呕吐。塞纸团容易引发异物误入进鼻腔。而举手止血,则没有科学依据显示其有利于止血。 2.烧烫伤:孩子发生烧烫伤后,第一步立即寻找流动水(没有流动水可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一定是学习的最佳状态。近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参加舞蹈、绘画等艺术课堂能够帮助不爱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获取更多知识,还会帮助成绩优异的“学霸”提升创造力。 研究人员对350名学生进行试验,在3~4周的研究期内,参试学生先后参加阅读理解、逻辑训练等传统课程和素描、抽象画、歌唱等艺术课程,随后接受记忆力水平检测。结果发现,直至研究结束后第10周,参试学生的基础阅读水平平均达到了105%,对传统课程中习得内容的记忆力得到了长期维持。 该研究负责人呼吁,教育部门应意识到艺术课程对学生传统知识掌握的助力作用。不妨多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成绩差距,也让孩子们更乐意探索知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 约1/5受访学生接触过色情暴力信息,逾1/10受访学生遭受过网络欺凌,网络小说成为重灾区。 ● 主流手机游戏都已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但游戏周边App却存在监管不严的情况。 ● 约四成的受访家长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 父母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孩子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比例越低。 “‘00后’用QQ不用微信”“‘00后’每天都在刷短视频”“‘00后’只看二次元”…… 这是否也是你对“00后”的印象?你真的知道“00后”在用手机做什么吗?他们在使用手机时面临着怎样的风险?什么可以明显减少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 7月31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有21.25%的受访学生表示曾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色情或暴力信息;有12.47%的受访学生曾遭受过网络欺凌;46.18%的受访学生曾经在手机应用上花过钱…… 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代未成年人,手机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手机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咨询和娱乐渠道;另一方面,手机上的不良信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利用手机?多位专家观点不谋而合:家长科学的引导管理对孩子使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6月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新颁《疫苗管理法》将于12月1日开始施行。在近日举办的一次《疫苗管理法》法规解读宣贯研讨会上,如何根据法律要求建立我国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早在2008年,我国就开始了建设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半途而废”。《疫苗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加快我国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的进程,疫苗作为一种特殊药品将先行一步,其信息化追溯体系已“呼之欲出”。 疫苗曾是此前我国药品电子监管的首批试点药物品种之一。一位医药领域相关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疫苗生产企业均在沿用此前的药品电子监管码为产品赋码,但使用的追溯系统不尽相同,这也导致了各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无法形成完整的疫苗信息链。 “未来的疫苗电子追溯可以多码共存,但绝不能乱码共存,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是一个重要前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规划与标准处副处长张原介绍,按照《疫苗管理法》的要求,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已会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制定了统一的疫苗追溯相关标准和规范。《疫苗追溯基本数据集》《疫苗追溯数据交换基本技术要求》已结束韩国梨花女子大学

暑假过半,孩子的活动场所从学校转为公共场所,社区的健身区域、体育公园、露天体育场……不过,这些公共区域的健身设施真的适合孩子锻炼吗?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有的社区没有儿童游乐设施,孩子只能在成年人的健身器材上攀爬。(8月1日《新京报》) 在城市中,社区往往是孩子们除学校以外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但目前来看,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商业运营方面,距离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目标都有很大差距。一如媒体报道,社区健身设施多是针对成年人设计的,由于身形、体重、力量的不同,孩子们不仅够不到、推不动,难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而且存在摔伤、跌倒等安全隐患。户外运动的减少,也是造成“小胖墩”“小眼镜”的部分原因。还要看到,即便是专门的儿童活动场所,也通常配备商业化的儿童器材,不仅千篇一律,而且缺乏自然性、趣味性和益智性。 反观发达国家,在社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则融入了更多的“儿童友好”理念。所谓“儿童友好”理念,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制订和提倡《国际儿童友好城市方案》,旨在形成一个亲和的城市空间,使所有儿童随时随地可以安全、方便地玩耍和学习。该《方案》将儿童权利作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