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海豚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4:16 点击:941478

肖义伍:义务宣讲红军故事34年  央视网消息:继续来看“记者再走长征路”系列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团队,这几天一直在赤水河畔采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记者从贵州省赤水市元厚镇发回的报道。   7月13日,再走长征路第33天,贵州赤水元厚镇。   元厚镇位于赤水市东南部,这里是1935年1月中央红军一渡赤水的其中一个渡口,元厚红军渡纪念碑也是赤水河上第一座红军渡口纪念碑。   当我们抵达元厚红军渡的时候,一群小学生正在这里上户外实践课,他们整齐地站在纪念碑前,听讲解员讲四渡赤水的红军故事。   红军故事讲解员 肖义伍:同学们,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一渡的地方,红军在我们元厚期间,整个6天时间,人民军队和我们当地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关系。   给小学生们做讲解的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叫肖义伍,今年已经69岁了,虽已年近古稀,但只要一讲起红军故事,他整个人都充满了热情。   实际上,家就住在赤水河边上的肖老,从1985年就开始做红军故事义务讲解员了,这一干就是34年,中间从没间断。而提到肖老与红军故事的渊源,得从他的舅妈聂永珍救治两位红军战士说起。   1935年1月,在土城青杠坡战斗中负伤的红军战士成百上巨海豚

征战“沙场”60载 老兵王成帮的绿色边疆梦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汪亚 杨晓波)因盛产香梨,新疆库尔勒市又被称为梨城。在这里,美丽的孔雀河穿城而过,两岸柳树摇曳出万千风姿,成为梨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狮子桥到建设桥的孔雀河两岸,这些能够遮阳挡雨的柳树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成帮柳。说起成帮柳,就不得不聊一聊一位老人的故事。   “没有树,人就不能生存”   1956年,20岁的王成帮在甘肃张掖报名参军,正是这一年,他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遥远的边疆。汽车一路颠簸开了17天,王成帮看着窗外的景色,一片茫茫戈壁滩,留下了对新疆的第一印象:没有树也没有人,这就是新疆。   直到汽车驶入哈密,车窗外的景色终于不再单调,看到了久违的绿色,也见到了人,王成帮脑子里打下了一个概念:“新疆,树是人们生活的命根子,没有树,人就不能生存。” 王成帮在苗圃种树。新华网汪亚/摄   在王成帮看来,作为一名军人,除了保卫边疆,更要建设边疆。那时的新疆基本上还是一块不毛之地,年轻的王成帮并不了解这片土地的性格脾气,但是,他觉得新疆需要树,这里的人民需要树,所以他给自己布置了一项任务——种树。从此,本是在战场搞军事的他又多了一块“沙场”——征战这漫天黄沙,只要一有时间便钻研巨海豚

  新华社兰州7月14日电(记者胡伟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公安局近日破获一起组织考试作弊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扣考试作弊器材8件,查明涉及作弊的考试人员100余人。   7月2日,临夏州公安局网安支队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利用微信群发布出售考试作弊器材,兜售2019年临夏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答案的信息。接到报案后,临夏州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警方办案人员介绍,犯罪嫌疑人林某某雇佣当地人员利用QQ群和微信群,发布提供考试作弊器材和考试答案的信息,并向购买者收取500元至1000元的设备费,考试后收取10万至15万元的费用。考生发送身份证和准考证照片后,林某某使用假身份证将作弊器材快递邮寄给考生。   目前,参与作弊的考生均被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且三年内不准参加临夏州组织的各类公职招聘考试,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此次考试计划招聘各类岗位3607名,是数十年来当地事业单位招录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巨海豚

  新华社郑州7月14日电(记者 双瑞)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近日下发通知,下半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气瓶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将严格气瓶充装管理,打击各类违法充装行为,防范气瓶安全事故。   根据《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气瓶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河南将在建立气瓶充装质量追溯信息系统、严格气瓶使用登记、打击违法充装、严防翻新改造气瓶流入市场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要及时为申请气瓶使用登记的单位(个人)办理气瓶使用登记。各气瓶检验单位、充装单位不得为未办理使用登记的气瓶实施检验或进行充装。   在气瓶充装管理方面,将重点检查50kg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行为,严禁对疑似液化石油气倒装者进行充装。对不履行充装前后安全检查、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超期未检、报废或翻新改造气瓶等非法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理。对无证充装站立即封停,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充装功能,并报当地政府予以取缔。   同时,严防翻新改造气瓶流入市场。重点检查不合格气瓶处理情况,是否建立报废气瓶处理工作台账,是否对报废气瓶采取压扁、解体等不可恢复性方式进行处理。巨海豚

大张伟:我想过死,但放弃理想后,活得轻松多了 探寻别人挣扎的过程,亦是自我寻找的过程。侧面看来,在现实和商业中纠缠的大张伟何尝不是你我。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偏差,我们最终或许都会像大张伟一样:为了不哭大声笑,为了不烦大声呸。 文 | 牙谷牙狗 如果不是在《乐队的夏天》里重新背起吉他,鲜有人还记得大张伟是个认真的音乐人。 这些年他是《百变大咖秀》上的小丑,是《天天向上》里的碎嘴主持人,是各大综艺里的搞笑担当。 《湖南卫视》金牌制作人洪涛评价他:“不好好说话,吊儿郎当,没心没肺的。” 观众爱看他,仅仅2016年上半年,他就接下了19档综艺,出场费逼近百万。从世俗意义上,大张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繁华处皆是落寞,喜剧外衣下往往是悲剧。舞台之外,大张伟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常年抑郁。 从2018年开始,他每天醒来都会流泪。“我这两年成绩挺好的,我已经拥有很多了,我为什么还不高兴?我没资格说我特别痛苦,这件事就特别痛苦。” 对大张伟的过往有所了解的人,难免会对他的命运变迁感到困惑不解。 15岁时的他是崔健眼中的摇滚新星,才华横溢,专辑销量打败同时期的朴树。甚至被认定为“全国六大智慧少年”。 在名利场挣扎的20多年里,他却完全走到了昔日的对巨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