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欢女爱全文免费阅读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1 17:43 点击:928283

程樟柱:一辈子讲述烈士精神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程樟柱:一辈子讲述烈士精神  央视网消息: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日前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303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已经开始在中央主要媒体和重点网站进行集中公示宣传,本届评选表彰面向城乡基层、各行各业,按照群众推荐、遴选审核、公示宣传、投票评选等程序步骤,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全国道德模范。  这位老人叫程樟柱,今年78岁,是一名退伍军人。1968年,眼睛高度伤残的他以“不想白吃白喝”为由,婉拒了部队提供的疗养待遇,选择到离家30余公里的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当管理员和义务讲解员。  程樟柱:我来的时候纪念馆只有几个破房子,8张照片,什么都没有,那两把刀是一个南溪老红军献出来的,手雷是当地老百姓献出来的。我看这个情况就到文化馆向他们要,凡是有老革命、老红军的社区就去采访他们,让他们贡献文物出来。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件几乎都是经由程樟柱收集添置的,在他的努力下,几年时间纪念馆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程樟柱退伍时本就微弱的视力却在不断减退。1982年,他的双目完全失明。失明之后,程樟柱面临很大的学习困难,他就利男欢女爱全文免费阅读

丁慧:生死时刻伸出援助之手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丁慧:生死时刻伸出援助之手  央视网消息:2018年7月19日16点,在辽宁锦州南火车站,刚从列车上下来的崔永龙老人突发心脏病晕倒在站台上。正在等车的辽宁锦州医科大学大二学生丁慧听到车站求助广播后,立即跑到事发地点。  丁慧:当时老人已经小便失禁,呼吸已经停止,呼叫无反应,我认为应该立刻抢救,于是我做了三组心肺复苏以后老人这口气就喘上来了。  虽然老人恢复了意识,但丁慧仍不放心,寸步不离地守在老人身边,直到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才默默离开。而此时她准备乘坐的列车已经驶出站台30多分钟。  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南站工作人员 刘佳玮:当时的情形特别紧急,多亏这个小姑娘听到广播后急急忙忙跑过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几天丁慧救人的视频迅速传播开来,大家都在为这个见义勇为的大学生点赞,她救人的事也在同学中引起强烈反响。  丁慧同学 孙今阳:我特别的感动,同样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我今后不仅要学会专业知识,更要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不管在哪里都要像丁慧同学一样,挺身而出。男欢女爱全文免费阅读

温光民:两次跳水勇救一家五口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温光民:两次跳水勇救一家五口  央视网消息:2018年2月18号,农历大年初三,下午5点多,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鹿城镇腰庄村,一辆面包车在转弯时不慎坠入3米深的水渠中,一家5口被困车中,生命危在旦夕。附近村民纷纷赶来施救,春节回家探亲的温光民听到了呼喊,也迅速冲过来,最先跳入水中。  温光民:当时我吃晚饭,听到有人喊救人,我放下碗就赶紧跑过来,一看,车已经翻进河里去了,水里还有人。  蹚着冰冷的河水,温光民靠近面包车,将从车内钻出来的两个大人和两个孩子救上岸。  被救者 孙文:儿子当时坐在最后排,我老婆就拼命喊,里面还有个孩子,还有个孩子……  温光民再次返身跳入水中,潜到后车门旁边,这时其他村民也过来帮忙,为了防止车窗玻璃给孩子带来伤害,他们硬是用木棍撬开了车门。  最后一个孩子被救回岸边后已没有知觉。温光民又迅速采取按胸、人工呼吸等方式急救,直到救护车赶来将这名孩子送往医院,温光民和其他参与救人的群众才一起默默离开。  当兵17年来,温光民先后参加过数十次重大任务,1次荣立三等功,3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男欢女爱全文免费阅读

王红伟:十一年用爱托起家庭希望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王红伟:十一年用爱托起家庭希望  央视网消息:1975年出生的王红伟有六个哥哥,她出生的时候,五个哥哥都已经结婚离家,所以王红伟和六哥一家三口还有父母一起生活。2008年六哥意外身亡,紧跟着六嫂精神失常离家出走,家里留下了重病的父亲、年迈的母亲和刚刚六岁的侄子。  王红伟:顶梁柱没有了,爹妈都岁数大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必须扛起来。  处理完哥哥的后事,王红伟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心情。她一边忙碌着家里的农田,一边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侄子。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王红伟原本110斤的体重瘦的只有80多斤。2013年,父亲离开人世,家中就剩下母亲和侄子。  王红伟:哥哥嫂子都想接(走妈妈),但是我离不开我妈,我妈也离不开我。  王红伟以自己的全部能力支撑着这个家庭,照顾母亲,养大了侄子。2018年,侄子考入了吉林市职业技术学校,生活开始出现转机,王红伟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如今她正谋划着未来的生活。男欢女爱全文免费阅读

张黎明:守护万家灯火的蓝领工匠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 德耀中华】张黎明:守护万家灯火的蓝领工匠  央视网消息:当被称为“钢铁侠”的人工智能带电操作机器人顺利剥离高压线绝缘皮的一刻,张黎明松了一口气。这项国内首创的技术,可以使每一次操作时间缩短到两分半钟,还能彻底避免工人的触电风险,给带电抢修作业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从1987年成为天津塘沽供电局最年轻的巡线工开始,张黎明已经默默在一线坚守了32年。32年来,由他组织完成的高低压故障抢修等作业两万余次,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张黎明手绘线路图1500多张,分析了上万个故障成因,形成了300多种故障快速抢修流程。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手故障诊断的绝活,只要大致了解故障周围环境,就能迅速判断出故障的基本性质和位置,为尽快送电争得了宝贵时间。  张黎明:其实我们最高的一个境界,就是让人们感觉不到我们这个工种的存在才好了,就像空气和阳光一样,就在你身边。  就是这种追求尽善尽美的匠心,让张黎明陆续完成了技术革新300余项,其中130余项成果获国家专利,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亿元。男欢女爱全文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