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4 19:20 点击:923039

  “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宜宾地震灾区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新华社成都6月25日电(记者康锦谦 袁波)“等安稳下来,还要回家把没薅完的黄豆薅了。”23日中午,前一晚刚经历过一场5.4级余震的宜宾珙县鱼池村2组村民杨萍说。  6月17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珙县先后发生6.0级和5.1级地震,5天后,珙县一场5.4级的地震让人们再次从睡梦中惊醒,短暂的惊慌过后,当地群众积极开始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记者在受损较为严重的珙县鱼池村看到,各安置点纷纷搭建起了临时“厨房”,群众把自家种的丝瓜、南瓜、白瓜等新鲜蔬菜收集起来,炒菜炖汤,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安抚情绪。   在长宁县双河镇葡萄村,村民易元明请来维修房屋的工人,帮助加固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家。在6月17日晚的地震中,他家的木架结构房顶瓦片多数被震落,墙壁开裂。“我专门买来树脂瓦替换原来的瓦片,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是不会轻易掉落,安全性更高。”易元明说,忙不过来时,邻居也会抽身帮忙,“一场地震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  在地震中,长宁县硐底镇石垭村二组有20户房屋严重受损,3户房屋倒塌。震后全组村民利用当地的楠竹,搭建简易帐篷,开展抗灾自救。村民们有的砍竹子,砌

  结婚后借债算谁的?夫妻共同债务范围拟在民法典中明确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罗沙、王子铭)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审稿25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吸收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债务的新司法解释规定,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草案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草案同时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据悉,现行婚姻法没有具体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关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曾出台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其中第24条对此问题作了规定。2018年1月,最高法出台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针对草案一审稿,有的常委会委员和一些地方、部门、法学教学研究机构、社会公众提出,新司法解释的规定比较妥当,建议草案加以吸收,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砌

  司法行政戒毒统一模式全国推开走向“规范化”  新华社昆明6月25日电(记者王研、王茜)记者从25日司法部在云南省昆明市发布的《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发展报告》中获悉,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建立符合戒毒工作规律、具有中国特色、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局长曹学军说,一年来,统一戒毒模式在全国全面推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曹学军介绍,2018年5月,司法部部署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总体目标是通过2年至3年的努力,建立科学、统一、规范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构建区域分设、专业戒治、医教并重、有效衔接的工作体系。一年来,全国已有284个试点场所推行统一戒毒模式,全系统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88亿元,四期四区流转戒毒人员近27万人次,省级层面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规定273个,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在更加科学规范的水平上平稳运行。   记者从报告中看到,基本模式根据戒毒人员从入所到出所全过程的不同时间期段,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戒毒场所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配备专业砌

  海关2018年缴获37.5吨毒品及易制毒化学品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刘红霞)海关总署25日通报,2018年,全国海关累计查处604起走私涉毒犯罪案件,缴获各类毒品、易制毒化学品37.5吨。   通报显示,604起案件中,走私毒品犯罪占596起,缴获海洛因、可卡因、冰毒、大麻等毒品4.61吨,抓获走私毒品犯罪嫌疑人400名,打掉70个走私贩毒团伙。其余8起为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案件,缴获易制毒化学品1-苯基-1-丙酮、麻黄素等32.89吨。   今年前5个月,全国海关查处走私毒品犯罪案件284起,缴获大麻、海洛因、可待因、冰毒等毒品567.35千克。   海关还发布了2018年打击毒品走私十大典型案例。例如,昆明海关在中缅边境通过细致检查集装箱破获“3.09”走私易制毒化学品案,一次缴获1-苯基-1-丙酮10.52吨。该案是我国列管1-苯基-1-丙酮以来查获的首起走私出境案件。   海关总署缉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境外毒源地毒品向我国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复杂态势仍未改变,我国面临的走私毒品形势依然严峻,缉毒任务仍然繁重。全国海关将继续保持缉毒严打态势,进一步强化海关缉毒专业建设、提升海关缉毒查缉能力、发挥海关国际合作效能,持续完善海关立体查缉防控体砌

2000元巨蜥与10年刑期 爬宠圈商机背后涉法之争  2100元出售一条泰加巨蜥,给刘浩带来十年刑期。   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在刘浩、李丽住处查获疑似蟒蛇活体近千条,疑似巨蜥活体数百条。鉴定显示,上述活体动物中,有球蟒、缅甸蟒、圆鼻巨蜥、平原巨蜥等保护动物品种,其中,缅甸蟒、圆鼻巨蜥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2018年3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一审法院判决:刘浩、李丽两人犯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五年六个月。   目前案件在申诉阶段,材料已获广州中院受理。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刘浩案中涉案的爬宠依然在网络有销售,只是商家售卖时更谨慎。   养爬宠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潮流,爬宠涉保涉法问题也引起广泛讨论。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对列入名录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可以凭人工繁育许可证,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验的年度生产数量直接取得专用标识,凭专用标识出售和利用,保证可追溯。”   “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文简称野生动物司法解释)并没有改。”曾代理“鹦鹉案”的斯伟江律师认为,“现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