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作品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5 01:30 点击:910868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推动全球创新版图重构。   全球新经济发展正呈现怎样的趋势?创新对于现阶段中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我国新经济发展有何特点?城市应如何抓出机遇弯道甚至换道超车?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教授刘涛雄。   新经济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   NBD:您认为目前全球新经济正呈现怎样的大发展趋势?   刘涛雄:新经济多指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经济产业的发展,也有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工业4.0等不同提法,但核心所指相近。   全球范围新经济都在蓬勃展开,此趋势已越来越明确。其中,对中国来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中国不再像过去历次工业革命那样,总是一个旁观者。这一次,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参与者之一,甚至可能成为一个领导者角色。在许多新经济领域,我们处于较前沿的位置。因此有人说,站在新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前沿,新经济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书法家作品

  6月12日,在2019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期间,成都将正式发布第二批“城市机会清单”。   犹记得,在全国首份《城市机会清单》——《成都城市机会清单(第一批)》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廖成珍表示,只要“机会”成熟,成都还将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将成都打造成为一个“遍地都是机会、随时充满机会”的“机会之城”。   近3个月后,“机会”成熟了。这次不仅是成都,还有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一干多支”兄弟城市参与到营造“机会之城”的工作中来。这一次,舞台更加国际化,机会供给更加多元,新经济发展势头更加明晰。   为什么是成都首发,为什么3个月后“机会”又成熟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了这个“创新共同体”?记者探寻了清单幕后的故事。   为什么是成都首发?   时间拉回2017年。那是《政府工作报告》刚刚提出“新经济”的第二年。   那年7月2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明确把新经济作为提挡加速的“油门”,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4个月后的11月9日,成都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会上宣布了发展目标书法家作品

  “深圳南山区有条著名的粤海街,而在成都金牛区也有条蜀西路,包括三泰控股在内,多家上市公司都在这儿‘扎堆’。”成都三泰控股,因主营业务是金融服务,为更接近市场,也曾在2004年前后,公司管理层认真考虑过将公司总部搬到当时金融行业更成熟、环境更加国际化的上海。  但最终,公司选择留在成都,留在金牛区。“吸引我们留下来的原因之一,正是这里政府极强的服务意识”。在他看来,许多新经济企业,发展初期规模都不大,十几个人的科研团队或许就是全部。良性沟通机制,对于处于上升阶段且的中小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牟松也不约而同地,特地提到了金牛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因为行业特性,中铁工服经常需要开具大额发票。金牛区得知之后,不到一个月,就主动帮助解决了此问题。“很多时候,正是这些细节排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让科研团队能够专心钻研”。  实际上,在今年的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将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届时,初创型企业或团队,可进行技术成果展示;成熟企业可进行新产品发布、新技术的展示等,并可完成技术或产品的现场交易。  何一鸣说,此前金牛区就主动指导企业填写清单。清单既包书法家作品

  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深度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科技赋能金融,不仅丰富了服务手段,补充和重构金融业态,也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金融科技已成为驱动金融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成都,正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建立金融科技在中西部地区领先、全国一流的地位,为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北宋年间,世界最早的纸币诞生在成都,官府在成都设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储蓄银行交子务;从20世纪初汉川铁路股份制筹资到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诞生……跨越千年,创新基因始终在成都金融发展的脉搏中跳动不息。   在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进程中,成都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奋力建立成都金融科技在中西部地区领先、全国一流的地位。   早在去年4月发布的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中,成都提出率先在“科技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六大领域实现突破,着力打造几项全国“单打冠军”。   按照计划,成都正在实施金融科技创新工程,目标是:尽快完成金融梦工场二期打造,到2020年,建成面积5万平方米的金融科技孵化载体,聚集一批大数据、区块链书法家作品

  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业已启动,2019年成都全球创交会也即将开幕,自5年前全国掀起创新创业的浪潮以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已经成为诸多城市的共同话题。   过去的一季度,成都市新增市场主体9.1万户;作为成都新经济聚集地,成都高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7834户,累计市场主体存量逾17.6万户。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纷至沓来,是对城市战略决策的认可,对城市营商环境不断持续向好的正向反馈。   今年是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这座城市深知,发展新经济最重要的就是优化营商环境。传统的给资金、优惠和土地的招商模式已经不具备竞争力,政府需要找准新经济企业痛点,创新要素供给。   就在之前成都市召开的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作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和国际化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必须要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汇聚国际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国际开放合作创新,打造创新动力迸发、创业活力涌流的一流营商环境。   构建新经济产业梯度培育体系   医云科技自2014年开始在天府软件园创业。“从创立之初,我们就获得了来自成都高新区政府与天府软件书法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