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踪迷径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5 23:00 点击:891869

大巴车高速自燃车主无察觉  轿车果断超车将其“逼停”  中新网湖州5月19日电(见习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戚金)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奔驰车超上另一辆正在行驶的大巴车后,不断点刹,将大巴车逼停在路边。这样一幕发生在浙江湖州境内杭宁高速上。   19日记者获悉,奔驰车司机做出看似疯狂的举动,原来是因为在前的大巴车尾部冒着浓烟,而驾驶员却浑然不觉,仍在高速上疾驶着。奔驰车司机不停按喇叭提醒无果,看着大巴车尾部浓烟中已夹杂着点点火星,便“铤而走险”,开到大巴车前方,迫使其停在了硬路肩内。   而此时,大巴尾部已经开始起了明火,奔驰车上众人马上下车,紧急帮助大巴车上四十几名老人平安撤离。待到最后一个人撤离,整个大巴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 大巴车起火 金立 摄   高速交警湖州支队父子岭卡点大队民警在接警后,迅速和消防部门一起赶到现场,没过多久将大火扑灭。但此时的大巴车,已经被烧成了一个“铁架子”,无法继续行驶。   据了解,大巴车上坐着一车从杭州出发到南京旅游的“夕阳红”旅行团,团员平均年龄都有55岁。好在事故处理及时,车上没有人受伤,不过有些老人受了惊吓,民警遂其送往医院,经检查后并无大碍。   由于天气炎热,随后高速交警与施救力量一起分批次将年雪踪迷径

  为“科迷”们带来“福利” 全国科技活动周突出“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岳冉冉)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19日在北京启动。未来一周,一场场科技盛宴将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充满科技创新元素的礼物。   大风天气也没有挡住公众前来享用“科技大餐”的热情。今年主场活动突出展示科技成果、体验美好生活、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科技惠民等四方面内容,410个展项代表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许多展项以实物、模型的方式展出,凸显体验、参与、互动性。   海洋深水油气如何勘探开发?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项目怎么工作?乡村的养殖废弃物怎样全循环利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如何运行?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怎么诞生的?人类如何拍摄到首张黑洞照片?在今年的科技活动周你都能找到答案。   从2001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周被定为“全国科技活动周”,截至今年,这一具有影响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迎来第19个生日。今年科技活动周主题为“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时间为5月19日至26日,主场活动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办。   公众不仅能近距离看到“玉兔二号”的休眠和唤醒,与长征系列火箭模型合影,还能亲身雪踪迷径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报考盲校屡因体检受阻 视障群体能否实现“教师梦”?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张海磊   温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盲人学生郑荣权即将毕业,希望成为一名盲校老师的他报考了南京市盲人学校的教师岗位,笔试面试均排名第一,最终因体检视力不合格他无法进入考察环节。目前,郑荣权还在等当地教育局等各个部门共同商议的结果。   2015年,《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出台,我国盲人首次大规模参加普通高考。5月19日是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临近毕业,视障大学生的就业之路是否顺畅?   笔试面试均第一 体检却犯了难   今年22岁的郑荣权是浙江省第一个使用盲文参加高考的考生,他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2018年11月,郑荣权报考了南京市盲人学校的高中政治教师岗位。在使用盲文试卷、适当延长考试时间等合理便利下,他顺利完成考试并获得了笔试面试均是第一名的好成绩。   然而,他曲折的就业之路始于入职体检环节。依据《2019年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公告》,体检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第十九条,双眼矫正视力均低于4.8(小数视力0.6),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视雪踪迷径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孙琪、宋美黎)在18日的清华大学招生信息交流会暨校园开放日活动上,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简称“智班”),并将从2019年秋季开始招收本科生。   今年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余潇潇告诉记者,成立人工智能学堂班是今年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之一。“智班”将面向被录取的2019级本科生进行二次选拔,首批预计招收30人,由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担任首席教授,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学院等诸多院系保持紧密合作,以广基础、重交叉的培养模式,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理解。   据悉,“智班”旨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国际的拔尖科研创新人才,打造学科间的深层交叉合作平台,进一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结合。在助力不同学科发展的同时,深化对人工智能前沿的理解并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发展。雪踪迷径

  新华社石家庄5月19日电(记者杨帆)“每帮一名听障孩子康复,都为我人生的财富。”今年37岁的黄芳芳从事聋儿语言康复工作已20年,在她的努力下已有300多名聋儿回归有声世界。   黄芳芳,一个普通的80后,家住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1999年,17岁的她放弃成绩优异的高中学习,带耳聋的5岁弟弟到北京参加语言康复培训班。每天一遍遍教弟弟看口型、摸喉咙,感受发音气流和震动。3个月后,佩戴助听器的弟弟能发声了,她也学到系统的康复方法。   “感同身受很难,每当和听障孩子对视时,那流在眼底的渴望让我揪心的疼。”北京回来后,黄芳芳成立了唐山第一家聋儿语言康复中心。   胡清媛是黄芳芳的第一个学生。为了消除胡清媛的抵触心理,黄芳芳想尽各种办法和她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康复,媛媛掌握了基本的语言并顺利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期间,她赴日本参加了“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大会”,初中被评为“唐山首届百优少年”,现在还考入了北京工业大学。收到通知书的那天,媛媛妈妈和黄芳芳在电话里泣不成声。   没有哪件事是随便做成的,聋儿语言康复工作更为不易。为了让教学更加科学有效,黄芳芳从未间断学习。2006年,黄芳芳通过成人高考考雪踪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