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录取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0 13:15 点击:886220

专家解读系列之慢阻肺常见问题(一) 本期节目:改善肺功能 远离慢阻肺的困扰 本文整理自4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疾病中心主任贺蓓老师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访谈内容。 以慢阻肺为首的慢性呼吸疾病,已经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等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列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高,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超过一亿人,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发病率高达8.2%,是全世界范围内第四大致病病因。 面对如此高发的疾病,人民好医生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疾病中心主任贺蓓老师对慢阻肺的相关知识进行解读,让大众远离慢阻肺的困扰。 慢阻肺要坚持用药! 因为慢阻肺是慢性病,因此在用药的时候,大家要坚持用,不要擅自调整服药量。另外,慢阻肺的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伴有喘息,往往伴有喘息的时候预示着您的病比较重,除了慢性的咳、痰、喘,中间会有急性加重,有时候往往是在三个症状,咳、痰、喘全加重了,到医院来。有时候还需要住院,不仅仅是门诊,用的药会增加。如果反复出现急性加重就不好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会有更明显的下降。 哪些人群可能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呢? 首先,主要是老年人,而近些年也有向中年人发展的趋势。有条件录取

2019国际医学科技创新领导力论坛在成都召开 5月11日,“2019国际医学科技创新领导力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医学科学界的嘉宾共同围绕“智慧、连接、发展”这一主题,就进一步推动中国医疗领域创新发展展开了一场国际化交流与互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致辞 开幕式上,王辰院士表示,领导力创新的源泉重点在于研究,在于新思想的迭代,在各种自然科学和医学结合的基础上,使创新具有动力、创新具有方向。王辰院士说,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背景下,中国的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处在非常特殊和关键的时期,医改成绩卓然,但是依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方向的把握是关键。“有了正确的方向和领导力,才会取得更多成效。 大会主论坛上,医联创始人兼CEO王仕锐以“互联网科技助力医疗创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对于互联网产业结合医疗产业的融合发展,王仕锐表示,其他行业的互联网化,或者说与互联网科技的结合,往往会出现互联网企业改变了行业原来的基础玩法。而我们一直认为,互联网结合医疗的形态,从很长的时间跨度上看,只能探讨如何去赋能,或者说更好的辅助传统的医疗行业。 此次“2019国际医学科技创新领导力论坛”还分设医疗产业、科研与临床实践、内分泌、女性肿瘤、感染、眼科等6个分论坛,为行业有条件录取

专家解读系列之慢阻肺常见问题(二) 本期节目:改善肺功能 远离慢阻肺的困扰 本文整理自4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疾病中心主任贺蓓老师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直播访谈内容。 以慢阻肺为首的慢性呼吸疾病,已经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等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列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高,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超过一亿人,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发病率高达8.2%,是全世界范围内第四大致病病因。 面对如此高发的疾病,人民好医生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疾病中心主任贺蓓老师对慢阻肺常见问题进行解读,让大众远离慢阻肺的困扰。 问题一:慢阻肺跟哮喘如何区别? 首先,哮喘是一个过敏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喘息性、发作性、季节性。什么意思呢?哮喘是发作性的,反复发作,在中间是可以有缓解期的,另外有季节性,由于它是过敏性的,比如春天和秋天发作就多一些,分别与花粉和蒿草等有关。 其次,如果从肺功能的检查来看,也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哮喘,我们认为它是可逆的。我们有一种肺功能检查叫可逆试验,就是在你完成了肺功能后,发现有肺功能下降时,再给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如果可恢复到正常范围,就叫可逆试验阳性,这在肺功能实验有条件录取

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倡议:婴儿出生后的最初6个月应纯母乳喂养,并坚持母乳喂养24个月以上,是人类哺育的最佳方式。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国家级母乳喂养咨询师黄芳表示,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很重要,在宣传推广母乳喂养的同时,要让妈妈们学会科学的喂养方法。 母乳喂养对母婴好处多多 齐女士年轻爱美,宝宝出生后,她一直担心哺乳对自己的身材有影响。虽然在产科医生的建议下,她尝试母乳喂养,却发现自己奶水不足,宝宝吃不饱。近日,齐女士来到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询问是不是可以给宝宝加配方奶。 “母乳是婴幼儿最安全、最科学的天然食品。”黄芳表示,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诸多好处,如乳汁中含有90%的水分,和丰富的乳清蛋白、乳糖、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免疫活性因子等,有利于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哺乳还能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从长远来看,母乳喂养能减少孩子成年后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风险。有条件录取

推荐宝宝6个月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添加辅食 蒋女士:现在我的宝宝快6个月了,到目前为止一直是纯母乳喂养。听说6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是不是可以给宝宝断奶? 黄芳:宝宝6个月之后,母乳仍然是保障婴儿营养的最佳物质,母乳提供的各种营养会随着宝宝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需要而改变。但6个月之后,宝宝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靠母乳无法完全满足。因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一致推荐6个月之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添加辅食。 我们应该保护、促进和支持6个月内纯母乳,并继续母乳喂养至宝宝两岁或两岁以上,不提倡在宝宝6个月时突然断奶。突然断奶容易让母亲产生胀奶,增加乳腺炎的发生概率;宝宝对于替代食品难以适应,容易过敏、生病。离乳是婴儿从乳房以外的地方得到食物的一种行为过程,涉及营养、免疫、生化、心理等复杂因素的调节过程,只有自然和逐渐式离乳才符合宝宝的生理规律。 离乳让母亲乳房的自分泌反馈受到抑制,泌乳素会逐步减少,不需人为排残奶。乳汁就像血液、唾液一样是属于我们身体的体液,残余的乳汁会被身体吸收。在哺乳期掌握正确的喂奶方式,离乳时间直至宝宝两岁或两岁以上,以及非哺乳期定期进行乳房检查,是对乳房最好的保护。 妈有条件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