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之最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1 21:13 点击:880232

  近日,红塔区水利暨防汛抗旱工作会召开,贯彻落实省、市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区2018年水利和防汛抗旱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   会议指出,2018年,红塔区大力推进水利建设,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明显,河(湖)长制工作稳步推进,水利机制不断完善,水利行业扶贫不断深入,民生水利惠及民生。完成水利投资1.49亿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06平方公里,巩固提升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库塘蓄水4531万立方米,全区水利工作在全市9个县(区)中考评为优秀。   会议强调,做好2019年水利和防汛抗旱工作,各乡(街道)和相关部门要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为红塔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支撑,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8900万元,持续推进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巩固提升4.4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继续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完成库塘蓄水目标任务等工作。面对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新任务、水利工作新要求,必须正视新形势下水利工作面临的困难,紧扣“水利工程补短板、水植物之最

  今年以来,易门县纪委监委突出监督责任,把“五级联动”监督平台作为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强化群众信访诉求受理、办理及答复反馈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工作中,构建强有力的“五级联动”工作队伍,在7个乡(镇、街道)明确了14名平台信息员、58名村级平台信息员;在全县共设立66个“五级联动”群众诉求中心,悬挂群众诉求意见箱66个,开通群众诉求电话,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机制。下发《监督平台操作使用指导手册》及登记卡,做到一个诉求一张登记卡,由信息员将群众诉求办理材料及时归档。同时,建立健全受理、解决、考核评价机制,将“两个平台”信息录入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对诉求录入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度,要求全县66个诉求中心按月消除空白点,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两个平台”作用。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县66个诉求中心运用“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受理群众诉求340件,办结率100%;脱贫攻坚“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受理群众诉求251件,办结率100%。 植物之最

  近年来,新平县因地制宜,带动农户在核桃林下种植猪苓,促进农户增收。   新平县核桃种植面积达49.84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20万亩。随着核桃树冠的长大,核桃林下的大片土地无法再进行种植,为充分开发利用核桃林下土地资源,在新平县林业和草原局的统筹指导下,云南省农科院与玉溪盛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核桃林下进行猪苓种植试验,将核桃树修剪下来的废弃枝条,经过科学处理变成菌类的培养料。目前,建兴乡、老厂乡、平掌乡、者竜乡都与玉溪盛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推广种植合作协议。   猪苓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材,属于药用真菌,且种植过程中日常管理简单、管理成本低,非常适合山区粗犷的种植模式,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据介绍,每亩核桃林下可种植猪苓约100窝,三年后每窝产干品约5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每公斤100元计算,每亩产值高达数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责任编辑:DF512) 植物之最

  园里的果、棚中的牛、曾经撂荒的土地……随着一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这些农民眼里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为贫困群众铺开了一条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作为全省22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水城县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先行探索、先行试点、先行突破,成为了全省农村“三变”改革的“发源地”和六盘水市农村“三变”实践创新的“试验田”,形成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水城样本”。   “前几年,我们只是把土地流转过来,生产也有了规模,可还是种什么赔什么。”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君说,过去农民只是来基地打工,没有利益联结,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2014年以来,基地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农民以土地入股成了股东,地租变成了分红,土地收益从每亩400元变成了1300元,而公司每年收益再按三七开分给农民。如果在基地上班,每月还能拿到2500元的工资。   “从表面看,现在农民的利润多了,公司的利润少了,但实行‘三变’以后,农民和公司成了利益共同体,经营稳定了,这个长远账很划算。”胡君对未来信心满满。   近年来,水城县坚持把“三变”改革作为植物之最

  日前,笔者来到水城县蟠龙镇二道岩村,只见施工人员忙着修边沟、浇灌混泥土……   二道岩村是深度贫困村,村里1462人分布在18平方公里范围内,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差。为让村民们摘掉“贫困帽”,该村狠抓“组组通”公路建设,助农稳定致富增收。   连日来,二道岩村5组村民徐安红每天都到“组组通”公路了解施工进度。   “这条公路修好了,我们就不愁下雨天拉化肥、拉粪了,种植的猕猴桃也能卖出好价钱。”徐安红说。   笔者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乡间路,来到徐安红家的猕猴桃基地。   徐安红告诉笔者,去年基地的104亩猕猴桃让他和合伙人赚了16万元,坚定了他留在家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外务工虽然也有一定的收入,但毕竟是短暂的,再加上国家的很多政策都在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回家是正确的选择。”   据徐安红介绍,他从2012年开始种植猕猴桃,通过自学种植猕猴桃的技术和参加培训,种植的104亩猕猴桃已经开始挂果。但是,最让他发愁的是猕猴桃在几个月后将进入采摘期,猕猴桃卖不出好价钱。   “进入猕猴桃基地的这条路,天晴时还好,下雨天拉化肥、拉粪都成问题,更植物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