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7 02:09 点击:879020

  自2019年1月起,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下调等减税降费措施也陆续落地。这对小微企业占比非常高的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来说,无疑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及时雨”,绝大部分企业主体都能够从这个政策中受惠。   宁波腾陵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大幅度地减税降费,对企业来说是最公平、最有效的减负办法,最直接的效果是提高企业利润率,这也是我们一直最期盼的!”公司负责人叶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3个百分点的税率下降,不仅是“真金白银”的减税红利,更能增强发展的信心。特别是对这种进项税并不是很多的制造型企业来说,意义更大。“减税下来的资金,完全可以用于扩大生产经营、提高工人收入待遇等方面,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在这次的减税新政中,叶勇还注意到,其中有一条是“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我们经常有业务员要去其他城市出差,坐高铁、坐飞机这些费用,以前是不能抵扣(增值税)的,现在出了新政策后,可以作为抵扣,这对我们公司来说,肯定又是一个利好消息。”   “等5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改革框架正式出炉。这份指导城乡融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既是一张路线图,也是一份时间表,对厘清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愿景蓝图,制定发展政策,架构体制机制保障都具有重大意义。   《意见》提出,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形,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为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通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着力破除现存户籍、土地、资本、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弊端,真正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即重塑自由平等的新型城乡关系,变资本、土地、劳动力等乡村传统要素由“城市偏向”的单向流动为双向自由流动,形成走得出来、引得进来、留得下来的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过去,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体制,导致农业农村现代化未能与工业化、信息化、城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碰到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伍玲时,她正从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组织的“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辅导会议”会场出来,“这次国家的减税降费力度真是大,让我们一年可以少缴不少税,都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政策效率高、落地快。”   “4月1日增值税税率调整政策出台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减免政策,用短信方式发到我们手机上。今天又进行现场培训,对没来培训的,还可以通过纳税服务热线、税企QQ群、微信群等进行咨询。”伍玲说,真是“服务到家了”。   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同样也让在宁波鄞州区的美籍华人陈冠州和他的公司尝到了“甜头”。   陈冠州的公司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咨询,2013年才创立。“一般像我们这种企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周期为3-5年,所以从2018年开始,我们才真正从投入转为盈利,到2019年,我们平均每月的营业额刚好在10万元左右。”陈冠州说,正在这个时候,国家出台新政,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这就意味着我们基本不用缴纳增值税。”   今年以来,无论是落实个税改革新政,还是开展减税降费政策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南京市民政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6.8万人,占总人口21%;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99.65万人,占总人口14.3%。与此同时,南京也是国家民政部评选出的5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之一。那么,这些年南京是怎么做的呢?  贴心!把养老服务免费送到老人家中  5月5日,记者来到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大石桥社区卢张老人的家中。老人今年68岁,2007年突患脑溢血,2017年又患上了脑梗,身体上的问题导致生活上力不从心,平常的活动也很少。  不过,在社区了解到卢张老人的困难之后,很快为他带来了好消息:如今,社区内的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在他的家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增设了一键呼叫等居家养老服务设备,志愿者每个星期还会登门服务1—2次,除了按摩,甚至家里打扫卫生之类的事情都做了。最贴心的是,这样的服务都是免费的。  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居家养老服务,江苏省民政厅、南京市民政局一直在努力通过制度体系的建立,为养老服务“供给结构、质量提升、专业人才、监管体系、医养结合”等重要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坚强保障,仅南京市就先后出台60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去年宁波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计划在五年内投资300亿元建设宁波电网。在昨日召开的全市电网建设工作会议上,第一年的“成绩单”公布,重点项目突破、配电网改造、绿色能源发展、供电服务提升等工作硕果累累。   2018年,我市完成电网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相较2017年提升58.4%,创造历史新高。真金白银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开工、投产、储备各类输变电工程95项,线路长度达1135公里。   主配网建设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目前,宁波已建成11个不停电作业示范区,带电作业4436次。从“停电作业”到“带电作业”的跨越,意味着该区域的居民和企业不再被意外事故影响,可以享受“灯火长明”的美好生活。按照计划,宁波的供电可靠性将在2020年达到99.966%。   “今年,宁波电网将完成投资61.4亿元,电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将更进一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DF512)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