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华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1 00:10 点击:867107

  又是一年春意浓,汝阳杜鹃别样红。4月20日,第十八届河南·汝阳杜鹃花节暨炎黄文化节隆重开幕。来自省内外200多家知名旅游企业和旅行社的代表,120多家媒体的记者及各地客商、游客等近2万人齐聚西泰山炎黄广场,共同见证这一盛典。  01 我爱家乡红杜鹃  开场舞《出彩新河南》拉开了第十八届河南·汝阳杜鹃花节暨炎黄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帷幕,歌舞《开门见山》《我爱家乡红杜鹃》,用歌声赞美醉美汝阳崭新画卷;戏曲联唱《巾帼英豪》家乡戏,接地气,展风范,慷慨激昂;《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响起,全场观众手舞红旗齐声歌唱,把活动推向高潮……据了解,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由汝阳县和河科大艺术学院共同完成,演职人员有600多名,这也让本次开幕式的表演更加年轻、时尚,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西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揭牌仪式、“醉美汝阳”个性化邮票首发仪式,并为2018“醉美汝阳”年度摄影大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颁奖。  与此同时,汝阳特色美食暨特色旅游商品展销会开展。汝阳特产梅花玉、杜康酒、杜仲茶、柏木枕、手工布鞋、阿婆香包等各种旅游商品现场展销。美食展区,百余美食商李炎华

  为进一步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整治行动,全面创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市工管办和珠山区昌河街道景东安厦社区近日举办了一场以“扫除黑恶势力,共建平安瓷都”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演出之前,社区负责人向居民们讲解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内容和意义等。演出在一首大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中拉开序幕,舞蹈、旗袍秀、诗朗诵、二胡演奏、男声独唱、形体舞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紧扣主题的节目接连上演,演出在齐唱《爱我中华》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DF398) 李炎华

  近期,因禁渔期在洛河非法大量捕捞,两名男子被偃师市人民检察院提起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最终二人不仅被判有期徒刑,还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购买6500斤同种鱼苗放流,以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这一判例,为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法制课。  清洁的大气每个人都需要呼吸,清洁的淡水每个人都需要饮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活中,空气和水不是你家的,也不是我家的,一旦发生污染损害,谁能作为当事人为公共利益主张正义,与损害者打官司索赔?为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生态公益诉讼应时而生。就拿此案来说,检察院不但用法律之力追究非法捕捞者的刑责,同时还追究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赔偿修复之责,让法律为百姓的公共利益撑腰,让大家的事情有人管。  “生态环境有价,损害担责。”我国已经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要求污染者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民间力量参与公益诉讼,面临势单力薄、成本过高、赢了官司亏了本的实际困难;检察机关站出来,冲在前面为生态公益诉讼开路,给日趋严格的生态保护拧紧发条,让顽固的“民生痛点”得以突破,有利于调动全社会力李炎华

2018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案超33万件 同比增4成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2日电(记者 张尼)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8)》(即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数量超过33万件,同比大幅上升,且呈现审判质效稳步向好、保护力度持续加强等特点。 来源:《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8)》截图   2018年新收案件数量超33万件 同比上升41.19%   白皮书指出,2018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呈现出案件数量增幅较大特点。   数据显示,2018年,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数量达到334951件,比2017年增加97709件,同比上升41.19%。   其中,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和民事一审案件呈大幅上升态势,分别达到53.57%和40.97%。广东新收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同比上升77.78%;北京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52463件,同比上升47.40%。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五省市法院收案数量仍然保持高位运行,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85337件,占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的65.39%。其中,上海同比上升49.77%;江苏同比上升45.48%。浙江新收专利一审民事案件比2017年上升79.53%。   其他一些省市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同李炎华

小龙虾带动15万潜江人就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磊 通讯员 成妍   春光正盛,白鹭湖管理区关山办事处3队农工王德银忙碌起来,天不亮就起来网虾,虾贩到田边收购。   图为:近年,潜江加大小龙虾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龙虾大师班、龙虾名师班、龙虾养殖技师班等相继开班,每年培训学员超过千人,学员遍布上海、浙江、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区。图为潜江烧虾师傅烹饪小龙虾。 (视界网 吴燕军 摄)   王德银家的虾稻田面积110亩。“现在小龙虾还不多,再过个把月就能大量上市,预计全年亩平纯收入可达5000元。”王德银算着账,喜上眉梢。   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原来关山分场是出了名的穷地方,自从发展虾稻共作,技术、销路都有保障,大伙儿积极性特别高,现在几乎家家养虾种稻。   有着104万人口的潜江,2018年小龙虾产业产值超过320亿元,带动当地15万人就业。   养殖人数超过4万   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陶忠虎说,潜江小龙虾发展的根基在第一产业。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潜江人一改过去传统农业“种地不赚钱”,转而通过虾和稻的奇妙合作找到了增收门道。   2001年,该市积玉口镇农民刘祖权和科技工作者成功探索出虾稻连作模式。该模式将稻田单一的农李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