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9:37 点击:842183

  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二)高管或核心技术人员、员工、主要业务伙伴持股。首发企业股份支付成因复杂,公允价值难以计量,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相比存在较大不同。对此,首发企业及中介机构需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答:发行人报告期内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股份的交易,在编制申报会计报表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具体适用情形  对于报告期内发行人向职工(含持股平台)、客户、供应商等新增股份,以及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向职工(含持股平台)、客户、供应商等转让股份,均应考虑是否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于报告期前的股份支付事项,如对期初未分配利润造成重大影响,也应考虑是否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通常情况下,解决股份代持等规范措施导致股份变动,家族内部财产分割、继承、赠与等非交易行为导致股权变动,资产重组、业务并购、持股方式转换、向老股东同比例配售新股等导致股权变动等,在有充分证据支持相关股份获取与发行人获得其服务无关的情况下,一般无需作为股份支付处理。  对于为发行人提供服务的实偈

摘要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布《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 共50条】证监会发行监管部3月25日发布《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本次公布的问题解答共50条,定位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则准则在首发审核业务中的具体理解、适用和专业指引,主要涉及首发申请人具有共性的法律问题与财务会计问题,各首发申请人和相关中介机构可对照适用。(证券时报)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3月25日发布《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本次公布的问题解答共50条,定位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则准则在首发审核业务中的具体理解、适用和专业指引,主要涉及首发申请人具有共性的法律问题与财务会计问题,各首发申请人和相关中介机构可对照适用。  关于发布《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的通知  发行监管部  2019年3月25日  附件>>(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DF075) 偈

  3月25日,首批地方政府柜台债,宁波债和浙江债启动银行柜台销售,个人和企业投资者购买地方债的起投额仅为100元。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浙江债今早上市遭遇抢购,有银行在10分钟内售完额度,另有多家银行额度售罄。  从银行间市场到交易所市场,再到银行间市场,地方债发行不断扩容、逐步放开,如今流入平常百姓家。根据财政部的相关安排,除了宁波和浙江外,还有另外四个省市作为地方债柜台发售的首批试点,分别是四川省、陕西省、山东省和北京市,相关业务将陆续开展。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地方债柜台业务的开通,扩大了地方债投资者的范围,有望提升地方债交易的活跃度,对于建设多层次债券市场具有积极作用。除此,可进一步完善地方债定价机制,并对地方债一级市场发行产生正反馈作用。此次银行间债市发行的地方债面向中小投资者敞开大门后,标志着地方债二级市场完全面向中小投资者开放。  利率为3.04%,柜台销售额度3亿元;浙江债券为棚改专项债券,期限5年,招标确定的发行利率为3.32%,柜台销售额度11亿元。  除了宁波和浙江外,还有四个省市参与了地方债的首批试点柜台发售,分别偈

摘要 【全球避险重启:北上资金净流出百亿 A股短期将陷调整】尽管美联储彻底明确暂停加息、9月末结束缩表,但年初以来反弹过猛的股市显然已不胜重负,流动性宽松的利好难敌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上周五,美国三大股指重挫近2%,创1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3月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首次出现倒挂,而这种震荡或将短期持续。   尽管美联储彻底明确暂停加息、9月末结束缩表,但年初以来反弹过猛的股市显然已不胜重负,流动性宽松的利好难敌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上周五,美国三大股指重挫近2%,创1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3月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首次出现倒挂,而这种震荡或将短期持续。  3月25日开盘,亚太股市全线跟跌,日经225指数收盘跌3.01%,报20977.11点,刷新2月15日以来新低,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上证综指收跌1.97%,北上资金净流出近100亿元。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的A股情绪指数(MSASI),其已经从前期的51%降至42%。  “美联储鸽派看似利好股市,但暗含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德国PMI和股票下跌,我们短期进入避险模式,更偏向买债、黄金等。A股短期进入调整阶段,6月前偈

  “两会”作为中央政策风向标,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9年3月15日,随着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发布会的结束,今年“两会”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之所以聚焦“两会”一方面源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同时又是较为典型的政策导向性产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步入2018年下半年以来,以“四限”为核心的楼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整体成交“由热转淡”,房企和购房者观望浓厚,都热切期盼今年“两会”能拨云见日,希望房地产政策走势明朗化。   究竟此次“两会”中涉及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有哪些,与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对后期楼市又有哪些影响?   01   房价过快上涨”到“防止房市大起大落”信贷环境的逐步改善叠加地方调控放松预期,部分城市已然出台刺激购房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于后市给出如下几点判断:   好时打压房地产,经济不景气时提振房地产的显著特征。从2019年“两会”报告中也可看出,当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时,中央开始强调地方主体责任,因城施政特点更为突出,部分城市已然出现了政策的局部性“松动”。   长和防风险等问题,政府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国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