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麦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3 07:45 点击:840095

  一片期盼声中,首批获得受理的科创板企业终于在3月22日傍晚落定揭晓,有9家企业饮得“头啖汤”。  国泰君安的保荐项目晶晨股份获得科创板001号受理批文,其余8家公司分别是烟台睿创微纳、江苏天奈科技、江苏北人机器人、广东利元亨、宁波容百科技、和舰芯片、安翰科技和武汉科前生物。6个月后,这9家企业,有望部分或全部“荣升”科创板首批成员。  22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探访科创板审核的“心脏”——位于上交所北塔26楼的上市审核中心,中心大厅的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工作中。事实上为了保证科创板的运行效率,他们加班加点已成常态。国泰君安、东吴分别保荐1家,长江和申万宏源联合保荐1家。  从注册地看,上海、山东、浙江、广东各有1家,湖北有2家,江苏最多,有3家。  所属产业、行业上看,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有3家,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行业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各1家。  从选择的上市标准来看,6家选择“市值+净利润/收入”的第一套上市标准,3家选择“市值+收入”的第四套上市标准。  财务指标上,剔除亏损的和舰芯片,其他8家企业最近一年年末平均总资产为15.32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了不起的麦

  现场不如网络上热闹。   江苏镇江新区青龙山路113号,是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这里也是21世纪经济报道探营的第一个目的地。   过去一周,这家公司因为科创板的推出,成为整个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最先在3月18日,民生证券在科创板申报首日提交两家科创板企业申报材料,天奈科技是其中一家;21日,市场传出上述两家企业材料被退回,后被民生证券确认为假消息。   3月22日晚,天奈科技的招股书如期在上交所网站上发布。   各路消息纷繁嘈杂,天奈科技却异常宁静。   鲜见公开报道,公司官网消息极为有限。面对外界来访,天奈科技的保密措施将自己紧紧包裹,焦急的投资者“雾里看花”。   不过,随着科创板开闸,这家公司神秘面纱势必被揭开…… 江南化工、正丹股份等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   相形之下,天奈科技并不为当地熟知,即便是消息灵通的出租车司机,也未能向记者透露相关信息一二。   天奈科技坐落于青龙山路西侧,大门向东;对面是一家正在施工的药企,南北毗邻两家材料公司,其中一家已人去楼空。其所处的路段,两旁绿树掩映,更难以窥见公司概貌。   了不起的麦

  转眼,雄安新区就要迎来两周年。这座未来之城,从诞生那一刻就背负了太多东西,这也意味着雄安新区的建设也不是那么容易。   过去一年,在外界看来,似乎雄安新设立那股火热正在退去。不过,这一年雄安新区的规划纲要、总体规划相继落地,蓝图已经绘就。设立两周年之际,雄安的各项实质性建设也在加速推进,那股火热并未退去,而是在积攒能量。   在一张白纸上造就一座新城,而且是以千年大计标准去要求,不可能像人们想象那样迅速,我们要尊重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这座未来之城要崛起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投入。(李博)   调研时说,雄安“这两年,几乎没有动一砖一瓦”。   随着总体规划等顶层设计的陆续出炉,3月份,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在两会上表示,“在不久的将来,雄安新区将会形成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新区建设的局面。”   从“没动一砖一瓦”,到“形成塔吊林立的局面”,雄安新区的变与不变之间,是在“千年大计”之下,探索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电信运营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眼神科技、360集团以及工商银行、中石化资本等26家高新高了不起的麦

  “不良资产并非没有价值的资产,相反,这类资产往往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只不过在项目操作过程中,有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及其他或有风险。”孙铭辰说。   在经济下行、去杠杆的背景下,具有天然逆周期性的不良资产,正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据了解,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今,不少PE也开始参与其中。其中有些是主动从持牌机构手中拿下不良资产,企图通过资源整合、内部改造,重塑资产价值。有些则是因自己所投项目产生不良,被动参与解决问题。   但从私募股权投资到不良资产投资,仍有重重门槛尚需迈过。多位PE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在海外市场,有私募机构如橡树资本在不良资产投资中取得不错的业绩。在中国市场,PE参与不良资产投资,还需更多的项目历练和时间积淀。 银行的不良贷款。广义的不良资产还包括企业应收账款、PE/VC失败投资、P2P/小贷公司不良资产等。由于目前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不少企业和个人陷入流动性危机导致困境资产形成,随后触发不良便形成了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并非没有价值的资产,相反,这类资产往往具有很高的商业了不起的麦

  北京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就拿地预算占比来看,规模在500-1500亿左右的中型房企仍然是当前最有“进取心”的一批,其中,闽系房企仍然值得关注。相比之下,央企则相对稳健。   3月21日,沉寂已久的合肥土地市场骤然火爆。当日推出的6宗地块,共引来50家房企的竞拍,总竞价次数达到800轮。最终,6宗地块均高价成交,有4宗土地的溢价率超过100%。其中,最热门的一宗地块有29家房企参与竞争。   虽然“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仍是今年重要的楼市政策导向,但在取得空前优异的销售业绩之后,房企在土地市场也有更大的需求。   近期,上市房企纷纷发布年报并召开业绩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多数企业在2019年的拿地预算有所增加。这也意味着,对规模的追求仍然是行业主旋律。   在区域选择上,一二线城市的重要性似乎有所提升。分析人士认为,棚改政策的收缩,将对三四线楼市带来不利影响。房地产投资向一二线城市回归,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 合同销售金额的30%-40%来购地,2018年,公司的拿地支出占销售额的29%。按照管理层的说法,今年奥园的拿地预算为400亿,约占合同销售了不起的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