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党校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9 02:27 点击:828495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西部陆海新通道将确立为西部地区全面开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纵深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的战略通道,这是广西开放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长周红波说。   南宁作为我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门户城市,还是去年国家批复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当前南宁正在抢抓这一新机遇,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借力推进南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红波代表表示,南宁市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要找准切入点,跑出南宁“加速度”。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跑出南宁“加速度”。南宁将加快推动南宁至贵阳、南宁至崇左、南宁经玉林至深圳等高铁建设;同时,加快建设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交通、内陆无水港等方面合作,推动形成以海铁联运为主干线,以跨境公路、铁路运输、航空物流等为辅的多式联运体系。   二是在信息服务方面跑出南宁“加速度”。目前,南宁正按照去年底国家批复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规划,陕西党校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近年来,国网湖南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与湖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湖南经济社会同发展、共进步,为建设富饶美丽新湖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庆强。电力行业优势,让脱贫更快;带动关联产业发展,让合作更深;挖掘电力数据价值,让互联更广。(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DF380) 陕西党校

  全国“两会”期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A+H股上市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金风科技)董事长、原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武钢就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8年,我国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中国能源清洁化正在“加速度”进行。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行业也面临着绿色配套机制不完善、市场化交易渠道不足、限制可再生能源跨省跨区交易比例、绿色电力消费认知度低等问题。   要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在武钢看来,需要建立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平台,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品种,完善绿色电力消费水平评价和标识体系,加强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信息共享、宣传推广等,可有效促进绿色电力交易,刺激绿色电力消费,提升全国环保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武钢在提案中建议,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首先,配额制是从消纳、运行、补贴等多方面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性措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是促陕西党校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表示,中国核工业发展60余年,已形成较好的军民融合发展基础,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核电的发展坚持了开放、自主创新、军民融合三个原则。自主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把好的经验理念以自己为主,进行自主设计、建造、运行,并且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条件。   今年“两会”,罗琦带来了三个提案。罗琦的第一个提案是呼吁成立核动力国家实验室。在罗琦看来,从国家战略层面,从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上都急需要成立中国国家实验室。   “我们国家是一个典型的军民融合,现在已经走过了60年的核动力的发展,成立国家实验室的条件也已经具备。成立核动力国家实验室,由此来带动国家核能的发展、核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相关高水平的、高技术的全面的带动发展。”罗琦说。   罗琦的第二个提案是关于小型核动力的应用,他提议在渤海湾能够建立浮动核电站,希望国家尽快批准这么一个示范工程。“目前,相应的研发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现在万事俱备,只待东风,只待国家批准。”罗琦说。   “很多核素能够治疗癌症,对心脏的诊断陕西党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这个过程中,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日趋紧密,并形成了大都市圈,进而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我国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意见》首次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必将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和都市圈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味着我国的都市圈时代正式来临。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分析,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接近60%,在这个阶段,按照国际经验,人口会加速往中心大都市和大都市圈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受制于城市核有限的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人口由中心向外围溢出,外圈层人口加速增长,与城市核的人口密度落差逐渐缩小,成为未来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承载地,预计未来将吸纳都市圈内超过70%的人口。   在产业方面,随着都市圈内外联系不断强化,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产业得以陕西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