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3:13 点击:822004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   吉林财科所所长张依群表示,今年拟发行地方专项债券较去年增长近60%,远远超出之前市场预期的1.5万亿元。从地方政府债务总量上看,虽然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但和我国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基本一致,社会普遍关注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总体可控。   在张依群看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地方重点建设项目相互衔接和配套,加大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有利于加快补齐农业、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形成对经济的拉动刺激作用,还可以保持地方政府很多基础性、服务型基本建设项目的后续跟进,形成接续效应和联动效益,以更加积极的方式达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目的。   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已经明显提速,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各地区已经发行专项债3000亿元。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对上证报记者表示,2019年地方债额度提前发行且扩大了发行规模,一是表明地方债务美文

摘要 【郭树清:保险可投资资金有16万亿 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解决小微和民企的信贷支持,是金融供给侧改革最主要的部分。他表示除了银行,保险也大有可为,保险可投资资金有16万亿。建设一个更强大的资本市场,也能更好地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既有大型的交易所,也有区域性的股权市场,还有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 ,能更好地支持风险比较大,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的企业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解决小微和民企的信贷支持,是金融供给侧改革最主要的部分。   他表示除了银行,保险也大有可为,保险可投资资金有16万亿。建设一个更强大的资本市场,也能更好地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既有大型的交易所,也有区域性的股权市场,还有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 ,能更美文

摘要 【河南省实施精准棚改 2019年计划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5万套以上】据河南日报3月5日消息,河南省实施精准棚改,合理确定棚户区范围和认定标准,重点推进城市建成区内国有土地上的传统棚户区和企业老旧居住区改造,用好用足棚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加快项目进度,2019年计划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5万套以上,基本建成18万套。(中国证券网)   据河南日报3月5日消息,河南省实施精准棚改,合理确定棚户区范围和认定标准,重点推进城市建成区内国有土地上的传统棚户区和企业老旧居住区改造,用好用足棚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加快项目进度,2019年计划新开工棚改安置房15万套以上,基本建成18万套。(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责任编辑:DF070) 美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社会非常关心房地产税立法进展情况,此次总理报告提及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是一个回应,而房地产税立法将根据立法进展、经济形势、房地产市场情况等稳步推进。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官方已经明确,房地产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牵头组织起草,主要工作包括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问题的论证、内部征求意见等。  房地产税立法已经被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即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2018年房地产税立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备审议项目。这些立法项目由有关方面抓紧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在2018年或者以后年度安排审议。截至目前房地产税尚未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17年11月,时任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撰文称,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美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对于大湾区的建设和融合来说,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流动至关重要。目前,粤港澳还未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要素自由流动,而“人”的率先流动可能会带动“物”和“资金”在大湾区内的流动。  就拿香港人来粤工作为例:在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历史机遇下,香港的青年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香港人来粤就业可能会是大湾区的常态,就像现在很多人住在东莞,在深圳上班。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将是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其中,人员往来便利化的实现,相对来说是最容易的。”  相关政策正在推动。在人的流动上,2018年下半年国务院宣布取消11项行政许可等事项,其中包括取消“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  而就地方来说,早在2018年3月,深圳前海管理局就率先宣布,在前海就业的港澳居民可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以免《台港澳人员就业证》较多的办理流程和复杂的过程影响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