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图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16:29 点击:779361

峄城有了公交车!“一元的”成为历史  峄城有了公交车!“一元的”成为历史   齐鲁晚报枣庄1月3日讯(记者 秦政) 近日,在枣庄市峄城区穿梭在城区道路上的崭新公交车格外抢眼,看似普通公交车,但对于峄城区民众来说,终于告别了十多年“一元面的”,坐上了期盼已久的城区公交车。   1月1日上午,在峄城区汽车总站,261路和262路公交挂上了喜庆的大红花,投入试运行状态,不少市民纷纷拍照留念,峄城区终于有了自己公交车的信息也刷遍了峄城人的朋友圈。“期盼了16年,峄城终于有了环城公交,再也不用坐曾经的‘一元的’了。”市民李先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峄城环城公交正处于试运行状态,初步规划261和262两条线路,票价为一元。同时,公交目前的停靠站点也处于试运行状态,根据市民的反应还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自2002年起,峄城人民出行大多依靠颇具特色的“一元公交”,峄城人民亲切的把它称为“一元的”,在城区内想去哪里招手即停,着实方便快捷。但随着峄城区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一元的”也慢慢暴露出超载、脏乱差、拒载、坐地涨价等缺点,峄城人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公交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5年,峄城区交通局就曾公布《关于规范改革峄城城区公交工作的建议方案》,计划开通城区公交线昌都地图

2019第十一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开铲  中新网哈尔滨1月4日电(金声 杨翩然 苏雪 记者 史轶夫)4日,以“燃青春跟随时代·铸冰雪逐梦未来”为主题的2019第十一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拉开帷幕。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95所高校的55支代表队最终入围决赛。 图为选手在比赛中。 史轶夫 摄   大赛旨在打造黑龙江高校冬季特色文化活动,扩大哈尔滨冰雪文化影响力,促进国内外冰雪文化交流,提升大学生雪雕创作艺术水平。 图为选手在比赛中。 史轶夫 摄   本次比赛自去年10月份启动以来,共有183件作品报名参赛,最终来自中国、英国、泰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95所高校的55支代表队入围决赛。 图为选手在比赛中。 史轶夫 摄   丹麦科技大学参赛队员表示,“本次比赛将带来雪雕作品‘驾驭风暴——丹麦精神’,将富有丹麦文化的设计用雪雕表现出来,希望这个作品可以赢得大家的关注。” 图为选手在比赛中。 史轶夫 摄   大赛将从选题与立意、创意与创新、创作难度、技能与技巧、艺术表现力五个方面进行评选。(完)昌都地图

武威“非遗”有了“直播秀”  武威“非遗”有了“直播秀”   兰州晚报讯武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遗”文化更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发出耀眼的光芒。目前,入选国家级的“非遗”文化有三项:凉州贤孝,凉州攻鼓子,河西宝卷(武威);入选省级“非遗”文化有九项:凉州皮影戏,凉州半台戏,凉州水陆画,凉州黄河灯会,西夏泥活字印刷术,西夏陶瓷烧造技艺,祖师麻膏药,武威重刻剪纸,凉州木偶戏。   过去,武威的“非遗”文化街头随处可见,如凉州贤孝。但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官方和民间艺人面临的难题。众多“非遗”项目日益式微,不少“非遗”文化濒临消亡。有人戏称,“非遗”文化好似宝珠蒙尘,又好似美人佳丽“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需要,2018年年末,武威市凉州区文化馆与武威泰德科技公司合作开通了“武威非遗直播间”。直播间采用先进的直播设备,使用企业级的直播平台,主要直播凉州贤孝,河西宝卷(武威),凉州半台戏,凉州皮影戏,凉州木偶戏,凉州民歌,凉州杂调等表演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们通过添加微信公众号“武威非遗直播间”或扫二维码,随时随地就可以收看“非遗”直播。兰州昌都地图

  捡到近万元现金 保洁大姐转交民警寻失主   本报讯(记者 潘国武 通讯员 龙雪)保洁员黄大姐在地铁1号线万象城站卫生间里捡到一个挎包,里面装有9000元现金等物品。这笔钱,相当于她近4个月工资。黄大姐没有将这笔钱据为己有,而是将挎包转交民警寻找失主。昨日,记者从地铁警方了解到,来广西旅游的辽宁游客张女士已如数领回失物,并让民警帮传达她对黄大姐最诚挚的谢意。  黄大姐上班的地点,就在南宁地铁1号线万象城站。2018年12月29日凌晨3时许,黄大姐到站台做保洁工作。她在站台A出口旁边女卫生间墙上,看到一个粉红色的挎包。“挎包拿在手里,感觉很沉。”黄大姐说,她当时没有打开看,在凌晨4时许下班时,她将此事告诉保洁组长,两人一起把挎包送到站厅值班人员处。  值班工作人员检查时发现挎包里装有护照、9000元现金和几张外币等物,随后把挎包移交给南宁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屯里站派出所万象警务室处理。民警调取地铁监控寻找失主。当天上午9时许,挎包里的手机响起,正是失主张女士打来的。   随后,张女士的亲戚张先生来到万象警务室。张先生说,他们是辽宁人,此行是来广西旅游的。2018年12月28日晚上,他们在朝阳广场站乘坐末班地铁到万象昌都地图

甘肃徽县养蜂产业引农“回流”过“甜蜜”生活  中新网兰州1月4日电 (闫姣)“我们之前也养蜂,但只有零星几户,不成规模。”甘肃陇南市徽县嘉陵镇稻坪村村民尹寿良感慨道,如今,合作社定期为农户进行专业养蜂技术培训,村里涌现出诸多“养蜂达人”和“土专家”,村民们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近年来,甘肃陇南市徽县依托丰茂的山区植被和丰富多样的蜜源植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峰养殖产业助农增收。图为当地“古法”养殖蜜蜂。(资料图) 钟欣 摄   徽县位于甘肃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自然风景优美,被外界誉为“陇上小江南”,境内有狼牙蜜、核桃、银杏等特产。但长久以来,受交通限制,徽县一直处于“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境地。   现年67岁的尹寿良祖辈生活在那里。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尹寿良一家主要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外出务工等途径赚钱养家,收入来源单一。前几年,“外出务工潮”兴起,徽县各村落变“空壳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   为打破这一窘境,近年来,徽县依托丰茂的山区植被和丰富多样的蜜源植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通蜂蜜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展中峰养殖产业助农增收,引农“回流”。目前,该县中峰养殖规模已达到4.2万箱。   合作社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妇昌都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