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保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3 17:05 点击:753487

我国“嫦娥4号”飞向月球!是时候回顾下之前的故事了【军武次位面】: TDK 范 寇 ▲现在各大国机动发射的“镇国快递” 基本都是固体燃料的 ▲R7火箭有多个变种 它承担了大量的苏联航天任务 ▲为纪念这位航天先驱的巨大贡献 这种绚丽的助推器分离方式, 被冠名为“科罗廖夫交叉” ▲“加加林”的名字将 永远与人类航天事业同在 ▲肯尼迪的登月演讲既 为美国的航天事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也极大的鼓舞了国民士气 ▲攀登高新技术的征程,总是充满了 挫折,失败与鲜血 ▲充满苏式美学的“N1火箭” ▲“土星5”火箭升空 ▲掌握高精尖技术,逃避是没有用的 不管遇到多少挫折、困难只能迎难而上 一时的落后并可不怕,可怕的是无动于衷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嫦娥四号”探测器将于明年一月份着陆在登陆难度系数巨大的月球背面,这不但将创造中国航天新的纪录,也将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一笔新的篇章,到那时《军武漫画》再与大家一同回顾中国探月工程所走过道路。 一个不敢仰望星空的民族,在大地上也无法挺直脊梁。一个没有志气冲击科学技术制高点的国家,永远只配踩着缝纫机给别人做衬衫。 福利来袭: 好啦!本期《军武漫画》就这样结束啦!请大家踊跃留言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根据意见反馈进行改东莞社保网

“歼20”在美军机场出现!用途有三个,最后一个令军迷欣喜【军武次位面】:端平入洛 歼20,冲鸭! 援引美国“The Aviationist”网站于12月7日发布的消息,美国爬墙党在位于佐治亚州的希尔顿黑德国际机场内发现了一架外形酷似歼-20的战斗机模型,其外观尺寸与真机几乎完全一致。 ▲美国“The Aviationist”网站截图 此消息一出随即在美国国内引发轰动,许多吃瓜群众对这架歼-20等比例模型充满了好奇,毕竟自家机场里出现中国军机模型的情况还是十分罕见的。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对此消息秉持着严谨态度:为了验证消息的真实性,甚至有技术宅依靠互联网反向搜索技术查找这张照片的来源地。而在与近333亿个图像进行匹配后,他们发现其并非拍摄于中国,也不存在着图像合成的可能,由此进一步证明了该照片的真实性。 ▲萨凡纳-希尔顿黑德国际机场现场照片一览 而“The Aviationist”网站的小编在后续消息中对歼-20模型的摆放位置做出了进一步分析,并列举了此前美国空军发布视频中的类似画面,也就是图中的这架F-22A“猛禽”隐身战机。 ▲“The Aviationist”网站对 歼-20模型摆放位置的推测 可以看出,该画面的背景与此次歼-20模型身处的环境非常相似,尤其是机身后方的建筑屋顶几乎完全一致。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这架歼-20的等东莞社保网

中国曾经下马14款坦克!该重型坦克仅此一辆放在博物馆【军武次位面】: 杨树 《军武次位面》视频节目是一档每周五更新的网络军事节目,每集节目时长约为10-30分钟,以良心的画面制作及具有互联网特色的解说而闻名于国内军迷圈。 提到国产坦克,今天的军迷会津津乐道于99A、96、VT-4、VT-5这些先进、帅气的坦克。但成功不是无代价的,即使像美俄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他们的坦克发展之路也充满了曲折,有过很多失败的方案,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就是更是如此了。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当年被下马的坦克失败方案,看看中国坦克发展到今天,蹚过了多少坑? T-34-1坦克 新中国正式拥有的第一种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T-34,在五十年代,它还是一个值得改进的平台。1954年,中国军工部门提出了在T-34-85基础上的改进方案T-34-1,炮塔、传动机构和悬挂被重新设计,高度和重量降低,使之更加适合于中国的实际情况。 ▲看起来是不是很像59? 本图来自《坦克世界》 外心虽然看起来很像59坦克,但仔细看,它的底盘其实是改装的T-34。最后限于当年的条件,这个方案未能付诸实施,没有实物——今天的我们只能在游戏中看到它。 T-34-2坦克 ▲T-34-2已经和59很像了 但用的仍然是魔改T34底盘 当苏联推出T-54坦克后,中国的工程师们又打算把T-34升级东莞社保网

中国成功仿制“手枪之王”,那我们为啥自己不装备?【军武次位面】: XY156 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室内近距离战斗也称CQB,是全世界各国军警训练的重中之重,以应对现代城市中室内反恐、打击罪犯和特种作战的需求。最近军武特种兵吴鑫磊来到陕西龙威,来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在指定房间内解救人质! 具体的任务是这样的,有一名犯罪分子藏匿于一幢建筑内,吴鑫磊和他的伙伴袁野要在一小时内制服歹徒。对于室内近距离作战必须要有预先的演练,盲目进入的话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完不成任务还可能危及到突击队员的安全。 ▲传统的CQB训练设施 传统的CQB训练系统就是用木板和纱网搭建训练场,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损坏,拟真性也不行,训练效果并不好。但是在这次任务中吴鑫磊他们使用的这套CQB训练设备可不一般。包括门、窗、墙壁一切都是模块化,也就是说无论你想要什么训练建筑结构,这套训练设备都可以像拼积木一样拼出来。 ▲根据需要随意拼装 功能强大不说,拼装速度还特别快,吴鑫磊和袁野两人拼装起一间1比1的模拟训练场只花了20分钟。这种CQB训练设备的出现意义是空前的。 试想,在实际人质解救行动中,只要知道犯罪分子藏匿处所的建筑蓝图,就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快东莞社保网

中国打捞船救援挪威军舰,捞上来还能用吗?【军武次位面】: 竹闫 《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 ▲“海尔格.英斯塔”号生前照片 注意舷号F313 11月8日凌晨4时左右,挪威海军南森级护卫舰“英斯塔”号在参加完北约演习返回母港的途中,与一艘巨型油轮相撞,军舰右舷直升机库下方被撞出一个巨大的伤口,经过数天救援,该舰最终还是沉没了。 ▲已经坐沉的英斯塔号,仅露出了雷达部分 事发后挪威方面打算尽快打捞沉没的英斯塔号护卫舰,但是由于国内没有可以打捞该船的设备,所以只能向国外求助。最终由比利时海上打捞公司“SCALDIS”派遣两艘打捞船执行打捞工作,这两艘船分别为兰比兹号(RAMBIZ)和格列佛号(GULLIVER),有趣的是,这两艘打捞船均是中国制造的。 ▲兰比兹的性能参数 来源于比利时海上打捞公司官网 其中兰比兹号稍小,也是比利时海上打捞公司较早接收的打捞船,兰比兹号有两台起重机,其中左舷起重机最大提升吨位为1700吨,右舷起重机最大提升吨位为1600吨,串联提升吨位3300吨。 ▲正在执行打捞作业的兰比兹号 而格列佛号最大提升吨位为4000吨,其航行吃水4.9米。由于两艘起重船吃水均非常浅,十分适合对英斯塔号的打捞工作。 ▲由打捞船拉起 ▲由打捞船拉起然后拖入半潜东莞社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