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画报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0 09:49 点击:732039

  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企业的联系正越发紧密。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对外界表示,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未来互联网公司会投资更多的传统企业,这样的投资并购案例会越来越多,360也不排除将选择传统行业的公司进行投资。   周鸿祎认为,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从2C(消费者端)业务起家,虽然消费互联网领域的红利犹存,但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高歌猛进了。中国的优势是有很多产业,能否用互联网技术来赋能这些传统产业是新的机会,“产业互联网”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战略的升级版。据了解,产业互联网是从消费互联网引申出的概念,是指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是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其实,传统行业受互联网巨头青睐已不算新鲜事,过往在消费领域不乏相关案例。阿里巴巴凭借过去积累的大数据正与传统零售商进行“互联网+”的融合,随着马云对“新零售”的提出,阿里也开启了对传统零售企业的投资、收购步伐。   2017年初,阿里完成私有化银泰。之后,阿里开始密集出手布局新零售投大灰狼画报

  周五,沪深两市小幅震荡,各大股指均创10月19日见底反弹以来新高。除上证指数外,深成指、中小板指已回补10月11日A股大跌形成的缺口,创业板指反弹更是强劲,已回补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大跌形成的跳空缺口,收复了受美股影响而下跌的全部失地。截至收盘,沪指涨0.41%,深成指涨0.75%,创业板指跌0.14%。   盘面上,创投概念股强者恒强并有加速之势,华控赛格、鲁信创投、九鼎投资、中国宝安等33股涨停,涨停家数创11月5日公布建立科创板以来最多。创投概念的连续大幅上涨,极大地激活了市场人气,昨日沪市成交量自7月以来再次突破2000亿元。市场交投的活跃,最大受益者无疑是券商,华鑫股份、国盛金控两股涨停,浙商证券、第一创业、财通证券、哈投股份等盘中也一度涨停。   随着创投概念及券商板块的联袂走强,投资者入场做多积极性被激发。最近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权重股与中小盘股同步走强,一改前期市场此起彼伏的跷跷板现象,显示市场资金就同步做多已达成共识。   上市券商已陆续披露了10月月报,由于市场的低迷,交易量下降、IPO发行速度放缓、融资融券规模不断萎缩等不利因素,券商10月单月净利润同比、大灰狼画报

  “支付领域的严监管是一以贯之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常态化的。”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出席第七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时,反复强调支付清算领域的严监管态势,“认为严监管是运动式、专项整治后会有所松动是一种错误的预期。”   范一飞指出,在适度监管理念下,为产业创新预留一定空间,既不一棍子打死,也不放任自流;适时明确支付业务创新应当履行事前报告和全面评估程序,谨防借创新之名行违规之实。   中国支付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以来,基本以超过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2017年人民银行各支付系统共处理业务3827万亿元,相当于全年GDP的46倍。 汇付天下董事长周晔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穿透监管以及边界厘清,支付行业将回归本源,未来主要还是要靠交易手续费盈利。   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总裁余晨指出,因为中国支付产业毛利很低,带动了支付业务普及到田间地头,也迫使支付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业务和技术,在增值服务等方面产生更多的收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网联前的直连模式下,大型支付机构在与银行谈判中更具优势,支付机构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变为价格战大灰狼画报

  生鲜电商即将进入爆发期。   近日,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发布的《生鲜电商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从2012年至2016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40亿元猛增至950亿元。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首度破千亿元,同比增长59.7%。2018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1051.6亿元。自2012生鲜电商元年起,各生鲜电商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理性,进入深度调整期。   刚过去的天猫“双11”,生鲜商品交易同样表现抢眼:在“双11”开抢后仅用29分钟,天猫超市生鲜成交总额就破亿元;“双11”全天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136%,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副总经理韩姗月表示,国家政策的支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品牌巨资的介入、新零售的布局及大数据的发展,都为生鲜电商注入了新的动力,生鲜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   未来,随着行业商业模式优化、供应链体系的搭建以及配送物流效率的提升,生鲜电商平台带来的用户体验将不断提升,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生鲜消费的线上线下融合愈加紧密,开拓更多消费场景和创新模式。   在这一领域,阿里巴巴和腾讯均已通过投资的方式深度布局。易果集团董事大灰狼画报

  中国居民消费正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一边,是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破纪录的成交额、深夜抢快递柜的快递小哥、每天收十几个快递的“剁手族”;另一边,则是低于预期的社零数据、方便面和榨菜销量的回升、遇冷的国庆档电影票房。   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根据京东提供的数据,今年双十一智能马桶盖、高端手持吸尘器、洗碗机、宠物智能用品等商品的热销,凸显了人们追求享受型消费的升级趋势。业内专家也纷纷发声,认为消费升级是毫无异议的,降级没有理论与现实基础。   不过,下滑的社零数据、十一黄金周不理想的旅游市场,说明当前消费存在着一定的下行压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告诉记者,消费水平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收入水平,收入增长越快,消费增长也越快;二是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可以刺激整个社会的消费增加。   李实强调,改善收入分配,是较为重要的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经多方采访后了解到,90后、银发族和农民工群体极具消费潜力,但受制于不同的收入分配困境,消费需求无法充分释放,因此需要继续推进多种方大灰狼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