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D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3:30 点击:71824

2009年第二季度刚刚结束,不管企业负责人乐不乐意,都必须面对季度报表。估计有相当部分企业的报表,不会令人满意,甚至让人尴尬,更难的是,接下来就要面临下一季度。随着市场的萎缩,消费低迷、竞争加剧、资金短缺、产能过剩,消费者因价格的变动,变得观望、惜购……不利的局面下同样蕴涵着很多机会,如果你能用活、用好“炮灰产品”策略,也许它会改变你面对下一季度报表时的心情。认识炮灰产品所谓炮灰产品,即企业为了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形象,或打压竞争对手、吸引消费者、促成消费,通过在成本、附加值、技术、服务、品牌等方面的单一或综合优势,推出某个定量产品,使其在市场上通过高性价比优势凸显产品杀伤力,以获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战胜竞争对手。炮灰产品一般都具有相对高的比较优势,有些甚至是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有较强的市场杀伤力,具有战争中充当炮灰的开路属性,它是企业整体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生存空间、利润的先锋和铺垫。当下,对于炮灰产品和价格战,很多时候认识是混淆的,容易把二者等同,其实,炮灰产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价格战。传统意义的价格战,是以价格为核心策略,以低价打击作为唯一、长期的手段。炮灰产品是结合企业品牌、价格、服务、物流、技术、资金等GCD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中纪委会议上讲话,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预防腐败。现代预算制度,显然是把政府权力关进笼子予以监督约束的有效制度。上世纪初,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1907年10月19日,朝廷决定在各省设立咨议局。咨议局议员选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意代表选举。按照章程,咨议局有权利审议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决算案。当时,现代预算制度的理念传入中国为时尚短,但是,清末立宪运动中,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已经成为朝野共识。宣统三年,清廷试办预算,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编制预算并且提交资政院和咨议局审议。在地方咨议局,面对这亘古未有的机遇,议员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咨议局议员对政府预算案的审查,是中国历史上预算监督的最早尝试,也是努力管住政府钱袋子的最早尝试,是努力将政府权力关进笼子的尝试。预算监督一开始就不顺利。中国历史上数千年,政府的财政收支都是政府自己单方面决定的事项,只对皇帝负责,老百姓选出的组织对政府的财政收支指手画脚,这种事情是破天荒的。一些本来支持建立议会的地方督抚,当议会监督到自己头上的时候,难免叶公好龙,抵制和敷衍是不可避免的。围绕预算案,议员与官员发生了猛烈的交火。篇幅所限,这里仅说说地方咨议局发生的故事GCD

“家电下乡,道阻且长。”下乡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执行问题,暴露了家电企业在农村市场运作上的短板,农村市场这块大蛋糕,看着诱人下口难。家电企业需要从理念、策略到执行的全面转型。家电下乡暴露的问题自国家正式推出家电下乡政策以来,国内家电业掀起了一场空前的“上山下乡”潮。在出口萎缩,一、二级城市市场饱和的现状下,三、四级市场对家电企业意义重大,家电下乡也受到农村消费者的热烈欢迎,但也出现了不少执行上的问题。第一,部分企业将农村市场作为低价低质、库存滞销品的倾销地。一些企业认为,启动农村市场就是城市消化不了的产品到农村找出路,利用家电下乡政策把农村当成积压、过时商品的处理地;或者仍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农村市场和农村消费者,认为农村市场就等于低端市场,只要产品价格够低,怎么做都行,一味在产品价格上做文章,忽视产品质量。第二,终端网点数量少,抑制市场需求。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09年4月,全国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备案超过13.2万个,覆盖所有县乡。但是全国共有2860个县及县级市、41040个乡镇,13.2万个网点均摊下来,平均每个乡镇约3个,对于地域辽阔、消费分散的农村市场来说,无疑远远不够。不能方便购买,就意味着抑制消费需求。这一问题的存在很大程GCD

吉林省民生支出一路领跑今年前7个月,吉林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69.4%;新增支出中,民生支出占85.7%。社保、“三农”、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民生领域的支出分别增长37.6%、68%、48%、45.5%和38.7%,呈现出齐头并进、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理念。前7个月,吉林省58.8亿元社会保障资金及时到位,全省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由68元提高到85元、分类施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由92元提高到115元;农村低保对象年均补差标准在去年由180元提高到240元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提高到360元。8.1亿元就业再就业资金高效运行,公益性岗位开发、零就业家庭援助等重大举措顺利实施,24.5万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8.8亿元资金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医疗保障网络覆盖全省城乡。今年。吉林省财政新农村建设试点资金由上年1亿元增加到2亿元,试点村扩大到1000个,试点镇扩大到100个;安排产业化贴息资金2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通过地方财政安排、国家支持等途径。筹措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3项增产技术补贴资金41.9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其中,对种粮农民GCD

《孙子兵法》云:“凡用兵之法, &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战争打的就是钱,历时三年的鸦片战争打的不仅是钱,更有背后的财政制度和财政体制。中英战费知多少三年的鸦片战争总共花了多少钱,据茅海建先生考证,清政府总共花费白银2871余万两,《英国国会文件》记载的英军花费,折算成白银,共1263万两。坚船利炮劳师远征的英国,花费竟然比居于本土作战的清军少一半不止。这不能不引人好奇,这两国都是怎么花钱的,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这一时期,中国GDP世界第一,占全世界的33%,是英国的6倍。拥有90万常备军,世界第一。清代马上得天下,前期战争一直不断,有一整套军事财政体制和制度。常额的军费支出已经是财政支出的70%左右,在财政制度上也有一套补充办法。在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之下,庞大的常备军,巨额的军费支出,都归于皇帝一人。在鸦片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庞大帝国巨大的动员调度能力,也看到所有的调度命令都来自于紫禁城。信息的迟缓,个人意志的摇摆,严重影响着战争的进程。而且财政的用度,既缺乏统一的规划,又缺乏有效监督。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英国建立了一种人类历史上还不曾有过的国会财政体制,国会对国家收支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每一次战争都要通过国会拨款。此后的100G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