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1 15:17 点击:710161

  近两个世纪以来,科学家推测,生命可通过流星、小行星等将生命散布到整个宇宙。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研究人员对此理论进行了扩展研究,根据其创建的模型,他们确定整个银河系都有可能提供并交换生命所必需的“组件”。   生命是否分布在太阳系或邻近恒星,过去的大部分研究解决了生命可能通过小行星或陨石在火星和地球之间转移的可能性。最新研究则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银河系。   研究人员称,这项研究的灵感来自太阳系的第一个已知星际访客——小行星“奥陌陌”(Oumuamua)。太阳系充当了引力“捕鱼网”,包括数千个同样大小的星际物体在任何给定时间都可以向太阳系“植入”生命。对双星系统来说,“捕鱼网”的力量更大,例如半人马座阿尔法A和B,能够“捕获”像地球一样大的星体。   无论是岩石还是冰冷的彗星,他们都可能从主体系统中射出,并游移到数千光年远,特别是银河系的中心,能够作为在银河系“种植”生命的强大引擎。   新研究中,科研人员计算了从一个行星系统弹出的岩石,有多少能被整个银河系捕获。如果生命可以存活一百万年,可能有超过一百万个Oumuamua大小的七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日前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出多项可循环利用废弃衣物等纺织品的新型环保技术。   新技术可将旧衣料、劣质棉、木基纤维、废纸、硬纸盒等再造成粘胶型再生纤维,整个过程不使用传统的二硫化碳等原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一方法可重复回收纺织品6至7次,而不影响产品质量。   近年来全球纺织品消耗增长惊人。研究人员称,新环保技术将彻底改变纺织行业。他们正在探讨这些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第一家采用相关技术的工厂正在规划中,预计将可作为纺织业原材料的氨基甲酸酯产品在几年后上市。(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DF395) 七

  当夜晚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肉眼所见的最亮天体就是月亮。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并发射,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发射升空,并进行从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实验。   航天工程共性技术,之前已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其中,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负责牵头项目的完整系统论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成都汇蓉国科微糸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同论证,国内20余名相关专业的学术专家、工程专家共同对“人造月亮”照明项目进行了方案论证与初步设计。   在远离地球38万公里的深空轨道上,直径为3476公里的月球正运行,当到达满月时,它可以向地球的大部分地区辐射光。而七

  昨日早高峰时段,有乘客反映,京港地铁14号线经过大望路站时到站停车但未开门,导致部分乘客迟到。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京港地铁获悉,车门未开系司机未能及时将手动开门模式转换为自动开门模式,导致车门未能开启便驶离车站。京港地铁向未能在大望路站下车乘客致歉,并为乘客准备了“致乘客信”。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DF395)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