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苏轼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5 00:09 点击:691514

  拿到工程款 却不付工人工资   承包人因拒付劳动报酬获刑  本报讯 拿到了全部的工程款,项目承包人汪某某却悉数装进自己的腰包。辛苦干活的工人讨要工资,汪某某充耳不闻,甚至在劳动监察大队责令其给付工资的情况下,汪某某仍拒不支付。9月18日,记者从合肥市蜀山法院获悉,汪某某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依法判刑。   今年55岁的汪某某是合肥市肥西县人。2015年9月7日,汪某某从安徽某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承包某项目工程。2016年年初,被告人汪某某安排工人张某、姬某、梁某等人在该项目工地施工作业。   2016年11月,被告人汪某某与工程发包方负责人吴某进行了工程决算,汪某某从吴某处领取了全部工程款1315181元。在工程款已结算的情况下,汪某某仍拖欠张某工资20900元、姬某工资21600元、梁某工资13236元。   2017年4月,张某等人以汪某某拖欠劳动报酬不予支付为由,向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蜀山区人社局对汪某某欠薪一案立案调查。其间,蜀山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通过电话、短信联系汪某某配合调查,汪某某更换手机号,拒不回应。2017年12月26日,蜀山区人社局在皇嘉锦苑项目部张贴了《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责令汪某某于2017年12月29日水龙吟苏轼

  大建设“约谈”新规 为项目敲警钟   对拖延工期等情况零容忍  今后,在民生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工期拖延、质量不过关、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情况,主管部门将告诫约谈企业负责人,约谈记录存入工程档案,做不到的就会联合惩处并列入“黑名单”。近日,记者从合肥市重点局获悉,全市重点工程将实施约谈管理新规,及时给项目企业敲响警钟,进一步提升大建设效率和品质。   施工进度滞后要进行履约约谈   合肥将对全市的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约谈制度,其中分为中标约谈和履约过程约谈。中标约谈是指中标公示结束后一周内,合同签订前,对中标单位进行的约谈;履约约谈是指在履约过程中出现违约情形时,对违约单位进行的告诫约谈,由市重点局牵头,市建委、公管局等相关部门参与。   哪些情况下需要约谈呢?首次承接市重点局项目的单位;参与市重点局项目建设工作完成后,履约评价一般或较差的单位,会进行中标约谈。关键岗位人员不按规定配备或到岗履责;因自身原因导致施工进度滞后,严重影响工期;违规施工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引起严重后果的,这些都得进行履约约谈。   根据要求,被约谈单位公司级负责人携带身份证原件、企业授权委水龙吟苏轼

  安徽将组建20亿元规模引导基金   强化政府的引导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9月18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日前我省发布了《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   省科技厅副厅长夏辑透露,我省将组建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基金规模是20亿元。同时,10月9日-10日,“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暨科技成果对接会”将在合肥举行,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携带4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参加。   10月将举行“科技成果对接会”   在《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中,记者留意到,方案提到要“定期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展示对接交易活动”。   “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展示对接交易,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一项重要的具体任务。”在新闻发布会上,夏辑透露,今年10月9日-10日,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金融办、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办、合肥市政府、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将在合肥举办“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暨科技成果对接会”。   届时,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中科院属研究院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将携带4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参加发布、路演和对接。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水龙吟苏轼

  小车遇交警走“S”形 原来司机是“毒驾”  本报讯 9月15日下午,交警蜀山大队巡控在黄山路与怀宁路交口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时,发现一辆新能源轿车,该轿车发现民警在路口排查违法行为时,竟走起了“S”形路线。   路口民警高度警觉,立即联系周边警力共同对车辆进行排查拦截,三人一组,以最小作战单元工作标准,分两组进行查处,最终将该车拦截。驾驶人在与民警沟通过程中,不停发抖,精神恍惚。民警对驾驶人进行了吗啡、冰毒唾液检测,检测结果呈阳性。该驾驶人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仍继续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属毒驾。随后,民警将吸毒驾驶人移交给井岗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   (陈琦 胡正球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兵)水龙吟苏轼

中国科大科考队首赴海南 揭“水中PM2.5”神秘面纱  中国科大科考队首赴海南 揭“水中PM2.5”神秘面纱   专家称:具有首创性,将进一步补全我国微塑料分布图 ○科考队员在海口湾进行土壤采样 ○科考队员在海水样本的采样瓶上附标签   ○中国科大科考队与永兴岛驻岛官兵合影   本报讯 “在南海海域,土壤样品中微塑料丰度平均约为每300克6.26个,海水样品中平均为300立方米3.73个。”9月18日,中国科大科考队公布了这一最新科考成果。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由大学生社团完全独立组织策划的海洋微塑料科考活动,也是国内首次向公众发布南海海域微塑料分布数据。   这一组神秘而枯燥的数字你可能看不懂,却是中国科大科考队前后筹划长达半年,并远赴海南进行海洋生态探险的结果,得来极不容易。8月11日,科考队员回到合肥后,将带回的样品经过35轮实验及比对,昨天他们才正式公布了这一结论。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人的肉眼无法识别,被称为“水中PM2.5”。本月初,我国科学家在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从大洋深处4500米带回的海洋生物中检测出微塑料,预警其污染已遍布全球。警钟敲响!而在此之前,中国科大科考队已及时、敏锐地关注到这个问题。于是,经过20多次讨论修改,38页可行性报告被最终敲定。   水龙吟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