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8 19:23 点击:680632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日上午10:00,在国家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介绍促进民间投资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各类门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下更大力气破除各类隐形壁垒,解决好民间投资“不能投”的问题。   二是抓政策支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建立分层次的项目投融资对接机制,研究推广有关地方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做法,鼓励地方设立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支撑,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民营企业,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是抓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政务诚信建设力度,开展产权保护领域政务失信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措施,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解决好“不愿投不敢投”的问题。   四是抓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数据资源集中和权威的优势,有效释放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信息,在环保、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方向,向internet

  今日,国家发改委就促进民间投资有关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将采取五大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包括抓放宽准入、抓政策支持、抓营商环境、抓信息服务和抓产权保护五方面。   据严鹏程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internet

  2018年以来,按照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决策部署,广东省财政厅积极转变理财理念,加大财力统筹力度,全面统筹预算资金、存量资金资产、债务资金、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基金、政府股权资产等各类政府资金资产来源,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首先,积极统筹盘活政府管控的各类资源要素,对历史形成的省政府股权和省属国有企业资产项目进行清理处置。今年,广东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至25%,并将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提高至30%;逐步将行政单位未脱钩、脱钩未移交企业、事业单位出资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收取范围。同时,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对项目执行缓慢形成的沉淀资金分类采取盘活措施,督促加快形成实际支出或收回财政统筹,其中,对2017年底前难以支出的资金98亿元收回统筹,并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其次,发挥政策性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在先后两次对省级财政出资政策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将省级政策性基金从24项清理整合为4项(即广东省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创新创业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internet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日上午10:00,在国家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介绍促进民间投资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internet

  今年以来,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着眼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立足当好“店小二”角色,以实现办事时间最大限度缩短、办事效率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服务最大限度便利为目标,全面优化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   一是升级办公场地规范化。参照河北省A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标准,租赁正圆大厦3-5层3000余平方米作为新办公场地,实现业务受理大厅、开标区、评标区、办公区四大功能区完善分区隔离,有效地减少了评标项目的人为干预;将原有3间开标室和评标室增设至5间,满足我区进场项目多、标的数额大、投标企业多的特点;重新升级的电子评标系统和新配置的电子门禁、变声答疑系统等,都将大大提高评标效率,提高评标公正性和严肃性。   二是推动交易流程标准化。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从现场服务转变为网络服务,推行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交易系统,通过网上交易大厅实现企业注册、文件发布、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全程电子化;推动网上平台、自助终端多端融合,推行市场主体注册、项目登记、招标文件备案、保证金收退、专家抽取、评标结果公示、中标结果公告、合同备案等流程“上网上线”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