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11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8 12:49 点击:658409

原标题:一批转隶干部被提拔重用 本报讯 记者陈典宏、通讯员骆瑶报道:连日来,刚升任第75集团军某旅副参谋长的郑志雄冒着高温酷暑奋战在演训一线。去年4月从外单位转隶到该旅后,郑志雄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被任命为火力科科长,今年7月在副团职岗位少的情况下,又被旅党委力荐,走上旅副参谋长岗位。 郑志雄的连连喜事,得益于旅党委坚持不论“出身”、全凭实绩的用人导向。该旅政委唐照乾介绍,截至目前,由于调整改革转隶交流至该旅的百余名干部中,像郑志雄一样因实绩突出得以提拔重用的还有25人,其中15人担任营连主官,4人被选调进机关。 转隶之初,曾有部分干部担忧,离开了熟悉的老单位,个人成长进步会不会受到影响?为打消他们的顾虑,该旅党委郑重承诺:全面认可转隶干部在原单位的工作成绩和所获荣誉,不看“年头”看劲头,不看“出身”看实绩,让谋打仗的有舞台、能打仗的有奔头。 副营职干部张国强转隶到该旅后,主动请缨担任新兵连连长,以身作则严训实练,带领新兵连取得结业考核总评第一的优异成绩。今年7月,正在野外驻训场组织班排战术强化训练的张国强收到好消息——他被提拔为某炮兵营营长。 旅党委树立“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苹果11

原标题:乌克兰“丝绸之路”圆桌会议提出大型铁路建设构想 新华社基辅8月15日电 (记者钟忠)乌克兰丝绸之路协会与高速交通线路协会15日在首都基辅共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圆桌会议,提出大型铁路建设构想,以期把乌克兰建成连接中国和欧盟陆上交通的重要过境国。 来自乌克兰、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等国的十几名与会专家提出,在乌克兰境内建设一条长约1100公里的铁路线。作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该设想的目的是把乌克兰纳入中国与欧盟的陆地交通中,同时带动包括乌克兰在内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乌克兰高速交通线路协会会长鲁德科夫斯基对记者表示:“这个计划可以促进乌克兰发挥区位优势,需求调查表明通过乌克兰连接中国和欧盟铁路线的年运输量可达到100万个标准货柜。” 与会专家估计,此设想一旦实现,施工阶段可以为乌创造45万个就业岗位,建成后的铁路运营可提供7万个就业岗位。苹果11

原标题:战士成了排长,说话为啥还不响? 嘴上喊着“排长”,可心里还是没把我当回事 “回‘娘家’工作施展不开拳脚,还不如找个新单位从头再来!”尴尬遭遇,曾让王悦鹏一度“怀疑人生”。 其实,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 “战士成了排长,说话也不一定响!”同样“荣归”连队的大学生排长王晓晖连续几个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一个周末,两名战士打算请假去超市购物,却不见排长王晓晖在宿舍。于是两个人一合计:“不用找王排长了,他去年还跟咱们一样也是兵,回来见到他,说一嘴就行。”哪知,他们前脚刚走,上级就到连队突击检查人员在位情况,因“管理不严”,连队主官责令王排长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做检查。 “这是拿豆包不当干粮啊!”受了委屈的王排长不免抱怨:“有的战士虽然嘴上喊着‘排长’,可心里还是没把我当回事。” 欢迎的掌声响过不久,各种尴尬便纷至沓来。这种现象貌似已成为了大学生士兵提干后面临的共同遭遇。装步九连大学生士兵提干排长唐嘉良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一次训练间隙,唐嘉良提议排里组织“故事会”活跃一下气氛。下士葛新玉“噌”地站起来,笑着瞅了一眼唐排长,然后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述:“我就讲一个咱排长当兵那会紧急集合的苹果11

原标题:替补队员不再坐“冷板凳” 本报讯 车东伟、张童报道:8月上旬,在第72集团军某旅军事训练阶段性考核现场,笔者放眼望去清一色全是新面孔。旅领导介绍说,这是他们下大力气解决个别尖子唱“独角戏”、替补队员坐“冷板凳”的不合理状况,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积极培养装备维修新手带来的可喜变化。 以往,为保证车辆装备的完好率和出动率,每次装备检修保养,基层营连都会派出最得力的技术骨干上阵,导致修理能手忙到焦头烂额、替补新人却闲得无所事事。一次,该旅参加上级拉动演练,两个连队因为技术骨干不在位,新手面对装备故障束手无策,导致车队未能按时抵达指定地域。 对此,旅党委一班人深刻反思:未来战场机动保障编队呈现出模块化、速度快、独立性强等特点,必须增强基层装备“自我修复”能力,这就要求修理保障不能单纯依赖骨干力量,还要扩大维修队伍的规模,提升维修队伍整体能力。旅党委决定:今后凡是维修保障或演习等大项任务,维修新手必须参加技能培训等维修专项活动。此外,他们还以营为单位成立维修小分队,利用专门时间集中训练;配套下发《装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等手册,提升官兵实际操作水平。 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生根,替补苹果11

原标题:美海军陆战队新型“两栖战车”姗姗来迟 具备航渡和陆上快速机动能力的两栖装甲车辆,是现代登陆作战的“标配装备”。然而,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直沿用着30多年前的老装备——“两栖突击车”。这样的境况有望得到改变。近日,英国BAE公司获得一份合同,开始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小批量试生产新型“两栖战车”。这意味着,经历了几十年的坎坷探索后,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装甲车的换装之路终于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 成长之路 从单纯运输向突击转变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国家都对发展水陆两用车辆产生了浓厚兴趣。美国也不例外。1935年,美国工程师唐纳德·罗布林设计了一种名为“鳄鱼”的履带式水陆两用车辆,引起了美军的极大兴趣。在此基础上,美军研制出第一代两栖装甲车——履带式登陆车。 履带式登陆车的出现,大幅提高了登陆作战中从舰到岸的运输速度,并彻底改变了此前官兵近乎“裸奔”的登陆过程,有效降低了人员伤亡率。1941年7月,第一批履带式登陆车列装美军。一年后,该车在太平洋战争瓜岛战役中一战成名。 战火成为战车快速发展的“燃料”。从1942年到1943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共研制出3型履带式登陆车。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生产的履带式登陆车共有18600苹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