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可秀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03:50 点击:652905

  事项:   2018年8月10日晚间,司法部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送审稿和4月20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进一步强化了“营”与“非”各行其道、民办学校以公益性和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宏观导向。相比征求意见稿,部分核心条款的内容和表述发生了细微变化。对此,我们梳理并解读如下:   继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办公厅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此次《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中再次将民办培训机构纳入规范。学科培训机构整顿将持续一段时间,短期我们预计获得新的学科辅导类机构行政审批难度将加大。但是政策明确支持K12素质类机构、职业教育机构,取消牌照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素质类机构和职业教育机构,催生相关领域进一步繁荣。 (原标题:《【中信教育】《民促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布,一文读懂其中的变与不变》苗可秀

  8月10 日,司法部发布由教育部提请国务院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及其说明,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其中包含《送审稿》和《起草说明》两份文件,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8 年9 月10 日前。《送审稿》中出现了几点此前并未出现的内容,如第五、十一、十二、四十五条等,由于第十二条对上市公司及行业的影响较大,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和分歧,我们在此对其内容重点分析。   第十二条为“同时举办或者实际控制多所民办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具备与其所开展办学活动相适应的资金、人员、组织机构等条件与能力,并对所举办民办学校承担管理和监督职责。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社会组织向集团内民办学校提供教材、课程、技术支持等服务以及统一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和保障机制。集团化办学的社会组织不得滥用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所属民办学校应当依法独立开展办学活动,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 (责任编辑:DF010) 苗可秀

  一年多时间 40万元借款滚成500多万   “你再不还钱,我们就向法院起诉,拍卖你住的房子了。”   直到今天,想起一个多月前的那个电话,宁波的老张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7月5日,暑假开始的日子,身为教师的老张(化名)惊悉,自家的房产证竟然握在了别人手中。   再三追问下,这位教了一辈子书的中学教师彻底崩溃了,原来他的家庭早已陷入一场莫名的高额债务——去年初,妻子阿丽(化名)向生意场的熟人借了40万元,而为了还上这笔钱,阿丽不仅把房产证偷偷给了对方做担保,还前后借了10笔钱,还了380多万元。可如今仍有欠款384万元,并且在以每月24.6万元的利息疯狂增长着。   从40万滚到几百万,夫妻俩到现在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高利贷,还是传说中的“套路贷”?   打进钱江晚报热线96068的老张筋疲力尽。他说,希望他们的遭遇能给所有人提个醒。   飞来的百万巨债   老张一家人的生活原本幸福平静。他在初中教科学,妻子阿丽(化名)经营着一家搬家公司。有个儿子是医生,夫妻俩正琢磨着给儿子买套婚房,也期待着退休后的悠闲生活。   可是,暑假开始的那一天,老张发现家里的房产证不见了。   “去年初,我从银行借出了100多万元信用贷苗可秀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78亿元,超出市场预期。7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也明显反弹,M2余额177.6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   “新增贷款超预期主因是政策推动。央行加大资金投放,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同时,支持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特定领域投放。”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认为,受新增贷款上升的带动,货币供应增速也有所回升。   6月底以来,一系列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举措陆续落地。6月27日,央行印发《关于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通知》,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元。同时,加大支小再贷款的政策优惠力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7月5日起,央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了约7000亿元资金。鄂永健认为,总体而言,在政策推动下,融资增速有所回升,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   具体来看,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当月增加4875亿元。鄂永健估计,这一部分以小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说苗可秀

原标题:中国试管婴儿30年,医生陈年“心病”未解不忍扔不敢扔,“无主”胚胎何去何从实习生 刘雨亭 本报记者 陈瑜“即使病人已经十几年没来了,胚胎还存着。我们中心根本搁不下保存胚胎的液氮罐。这以后该怎么办?”谈及我国试管婴儿走过的30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与生殖妇科中心主任郁琦12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心中的忧虑。世界首例试管婴儿今年步入不惑之年。短短几十年,全球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人口已超800万,作为试管婴儿诞生第一大国,我国每年这一数字高达20多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郁琦的“忧”是国内辅助生殖中心多年悬而未决的共同“心病”。“无主”胚胎库存近满一个试管婴儿周期会培育多个胚胎,医院一般筛选出两个胚胎植入子宫里,剩余的胚胎则被放入液氮罐中冷冻保存,今后若有需求,经成功“唤醒”后可再次进行移植。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多数患者在做完试管婴儿后不久便与医院失联,剩余胚胎成为“无主”胚胎。困扰郁琦的正是这些“无主”胚胎的去留问题:如果一直存下去,医院快没地搁了。保存成本也是大问题。目前一份胚胎的年保存费用,从一千元到三千元不等。这笔费用只能医院买单。不只北京协和医院,记者从网上了解到,5年前苗可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