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晨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07:24 点击:642280

习近平引领科技强军路原标题:习近平引领科技强军路央视网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入基层部队调研,亲自体验和尝试各种军事装备,从坐进空军新型轰炸机驾驶舱,到登上海军新型潜艇,再到冒着风雨观看舰载机滑跃起飞…… 习近平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鲜明提出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下大力气抓科技创新,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原题为《习近平引领科技强军路》)申晨

中国最北端法院执行攻坚:零下40度也要抓老赖,有人躲林场原标题:中国最北端法院执行攻坚:零下40度也要抓老赖,有人躲林场 8月2日,漠河法院开展“雷霆行动”执行攻坚,执行干警在法院门前整装待发。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图 在一场执行行动中,法院干警扑了个空。 8月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随黑龙江漠河市法院的几名执行法官驱车前往20公里外的前哨林场“寻找”被执行人,历经近一小时的搜寻,仍未见“老赖”下落,执行干警无功而返。 这一次,被执行人躲进了一望无际的林场里,逃避执行。“被执行人可能在看到警车后,躲到树林里了,怎么也找不到。”漠河法院执行局干警马庆怀说,被执行人不知去向导致行动失败的情况以前也发生过,执行人员将根据案情制定对策,研究抓捕方案,再次实施抓捕,目前已经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和限制高消费名单。 有被执行人“躲猫猫”,执行干警凌晨五点蹲守抓人 漠河市法院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是中国最北的一个基层法院,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和阿穆尔州相望。该院共有28名政法专项编制,目前共有人员22人(含正副院长3人),干警19人。 今年六月以来,漠河法院部署开展“雷霆行动”执行攻坚过程中,有的被执行人和法官玩起了“失踪”或出现“申晨

为保护患者安全手术,麻醉医生跪地20分钟原标题:为保护患者安全手术,麻醉医生跪地20分钟 屈微说,好的麻醉医生与所有的医生一样,将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我从小就有两个愿望,要么穿军装,要么穿白大褂。我现在穿上白大褂了,我会在这条路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得更好……”屈微是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麻醉科的主治医生,在该院从事麻醉工作已经八年。 屈微是一名“80后”,长期高强度、紧张的麻醉工作,让他总保持一种神经相对“紧绷”状态,性格内敛、沉稳。同事评价他淳朴、善良,做事认真、负责。 屈微说,麻醉医生总是默默地“躲”在手术台后,无怨无悔地为病人服务,自己最开心的事,是对着病人说:“手术做完了,非常顺利!”这时候,有的病人其实也并没有完全清醒,但听了也会露出很开心的笑容,“这对我们来讲,就是最大的鼓励,最大的认可”。 【谈工作】 保障手术患者全程安全无痛 80后的屈微在同事眼中是个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凡事一丝不苟的人。麻醉科同事称赞说,每次他负责的手术,都是早早来到手术室,准备好所有仪器、药物,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很多人的印象中,手术麻醉似乎只是睡一觉那么简单。但屈微告诉记者,麻醉医生的工作其实比较复杂。“麻申晨

新奥尔良,一曲衷肠三百年原标题:新奥尔良,一曲衷肠三百年 密西西比河,美国的第一大河,一路奔流向南,墨西哥湾是它的归宿,而现在,这条“老人河”就在我的面前平铺开来,水波浩瀚,浊浪滔滔,头顶的蓝天也不能使它变色。耳畔汽笛长鸣,来自河面上不知疲倦的货轮。 这首献给密西西比河的歌里是这样唱的:“老人河啊,老人河,他知晓一切,但他一语不发,他只是奔流不歇,永不停歇。”它是美国南方的母亲河,灌溉土地,输送货物,它的波涛里有无数南方的故事,其中当然也包括新奥尔良。 密西西比河浊浪滔滔 本文图均为 钱成熙 摄 新奥尔良建城在1718年,算到今年正好300年,比美国的建国史还要长一些,密西西比的航运史也从新奥尔良开始——第一艘航行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汽轮便叫“新奥尔良号”,也难怪当地人倍感自豪,写着 NOLA300纪念牌就树立在密西西比河的堤岸边。NOLA,是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首字母简写,就像纽约的大苹果一样,“诺拉”也是当地人对这个城市的爱称。在新奥尔良,你随处都能看到这个缩写。 也像纽约一样,新奥尔良总是被认为是一个“不那么美国”的城市,尽管它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美国的音乐基因。人们之所以这样觉得,是因为300年来,这个城市流申晨

原标题:中国第七大沙漠绽放“绿色中国梦”   中新社鄂尔多斯8月6日电 题:中国第七大沙漠绽放“绿色中国梦”   中新社记者 赵永厚 李爱平   55岁的韩玉虎迄今仍不敢相信,打小生活的库布其沙漠会出现今天这样的“人间美景”:四处都是绿色,沙漠上建起了酒店,各种旅游设施应有尽有,最主要的是自己也住上了新房。   这位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杭锦淖尔的农民,直到30岁那年才有机会走出沙漠,到距离家仅100公里的杭锦旗县城“看了看”。在那之前,他更多的记忆是“黄沙弥漫,一刮就是一整天,很多人想搬迁却没地方搬,因为无路可走”。   库布其沙漠的无情肆虐,一度让生活在这里的民众有着“生活不下去的念头”,转机发生在一条“穿沙公路”的成功建成。这一年是1999年。   官方资料记载,从1997年10月开始,杭锦旗在三年内举行了五次治沙大会战,每次近万人,年龄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七十多岁。这种治沙精神后来被诸多媒体概述为“穿沙精神”。   1999年冬,亘古无路的浩瀚大漠库布其终于辟沙成途,这条“穿沙公路”与110国道、119国道及北京―兰州铁路线相通,穿越库布其沙漠50多公里。 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