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英豪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8 09:06 点击:639075

  中关村项目在津最高可获30万元资助  本报讯(记者 丰家卫)北京中关村创新资源来津聚集发展项目申报,每个项目可获20万至30万元资助。日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举办中关村创新资源来津聚集发展项目申报专场培训会,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接合作。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中关村创新项目在津可获专项资助,参与此次申报的机构可通过市科委网站登录“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传相关材料,申报时间截止到8月3日。  天津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天津市重点支持北京中关村企业在园区内注册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并支持北京中关村各类机构在园区内注册各类机构建设服务平台。申报单位须为北京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或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注册的企业。  “今年的专项申报需要申报企业提供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来源证明。同时,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申请财政资金额不超过总资金的25%,且不超过企业注册资金的50%。项目的实施周期为两年。”该负责人说。热血英豪

  建设京东硅谷北京小微企业云集  燕郊谋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  本报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李伟 孙明旭  通州东侧、潮白河畔,寸土寸金的三河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距北京市区比平谷等很多远郊都要近,作为离北京最近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其在发展定位和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上都有鲜明的特点。   “燕郊高新区建区以来,累计引进各类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来自北京的项目约占全区投资的三分之一。”日前,燕郊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建设京东硅谷为目标,燕郊正谋划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腹地和拓展区,在机制方面,正考虑制定统一的产业指导目录、发展引导政策、产业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  孵化小型创新企业  在医院、幼儿园、公交车等公共场所的门把、扶手等人们频繁接触的物体上,只需加上一层防菌涂层,在人体接触10分钟后即可达到无菌状态,无需人工消毒清洁,从2013年至今,林玉平已经带领他的研发团队在河北三河百世金谷燕郊国际产业基地的实验室里默默研发了5年时间,“此类技术研究,目前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在研究,而已经研发出产品的企业,我们算是‘独一家’。”  站在三河市安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热血英豪

  首经贸推介“第一书记”扶贫经  本报讯(记者 任敏)昨天,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第一书记与精准扶贫》迎来新书发布会,书中部分第一书记通过现场座谈或远程视频分享扶贫经验和思考。当天,首经贸还启动“决战脱贫 决胜小康”丛书出版工作。  精准脱贫是党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目前市场上直接反映第一书记与精准扶贫成果的书较为少见。《第一书记与精准扶贫》收入来自四川、河北、内蒙古、贵州等地21位第一书记的基层扶贫工作的经历、经验和思考。  作为北京对口帮扶地区的代表,河北省涞源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芮元鹏也来到发布会现场。涞源县是河北省深度贫困县,也是北京市丰台区的对口帮扶县。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有贫困村152个、贫困户17045户、贫困人口34129人,贫困发生率16.7%。芮元鹏分享了三点扶贫经验,即明确帮扶思路、赢得各方支持和营造良好氛围。他透露,一年多以来,通过丰涞两地资源对接,已为涞源当地引入北京企业6家,带动劳务就业1094人,签订协议9项,争取到社会帮扶资金364万余元。热血英豪

  京张医疗合作三年疏解进京患者近3万人次  环首都医疗卫生帮扶合作圈建立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张家口日报记者 胡程利  43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北京47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合作项目49个,6家合作医院合作学科累计接诊门诊7.1万余人次……一组组数据记录了京张医疗合作三年来给张家口留下的印记。   自2015年2月1日北京市卫计委、河北省卫计委、张家口市政府签署《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8月1日成立京张医疗合作首个样本——北京天坛医院(张家口)脑科中心以来,京张两地积极对接合作,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疏解进京患者近3万人次,各合作医疗机构整体诊疗水平持续提升,机构间合作范围和形式不断深化,让更多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享受与北京同等诊疗服务的愿景,同时也全面提升了张家口医疗机构服务2022年冬奥会医疗保障的能力。  治疗之变  49项诊疗技术从无到有  对16岁的沙城女孩张琳来说,7月11日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她在张家口市第四医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三个月左右便可完全康复。看着病床上的女儿,张琳的父母很激动:“我们跑遍了北京的大医院,没想到最后是在家门口治好了病!”  北京同仁医院专家、挂职张家口市第四医院角膜病科热血英豪

武昌火车站工人日均步行3万步 上水2574节车厢  中新网武汉8月3日电 (武一力 陈浩 陈俊)8月2日,记者来到武昌火车站,体验铁路上水工在高温烈日下的工作。为保障暑运列车的用水需求,上水工们日均步行3万步,上水2574节车厢。   铁路部门相关人员介绍,作为京广线上的特等客运站,京广、武九、汉丹等铁路线交汇地,武昌火车站6条股道共配置了203台自动化给水设备。暑运期间,几乎所有的旅客列车在到达武昌火车站后都处于缺水状态。 武昌火车站上水工为列车补水 陈浩 摄   当日,武昌火车站站场温度达47.2°C,再加上列车排污口、动车吸污箱内排出的废气,让正在值班的上水工安嘉俞汗如雨下。他说:“上水班组里一共有105人,35人为一个班组三班倒。”暑运高峰期,平均每3分钟需要办理一趟上水列车,尤其是凌晨4点至8点4个小时集中上水列车达31列,上水任务十分繁重。 武昌火车站上水工为列车补水 陈浩 摄   据了解,列车编组最长达18节车厢,4个上水工来回“插管、开阀、关闸、撤管”,需要近20分钟时间。一名上水工每天要上水15辆以上列车,一天下来,相当于暴晒7、8个小时,走15公里路;一年下来,一名上水工平均穿坏13双胶鞋。   近年来,武昌火车站上水工作日趋精细化,确保了铁路暑运期间热血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