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任务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1 13:56 点击:638416

动物园备凉方应对酷暑原标题:动物园备凉方应对酷暑 本报讯(记者 王斌)连续高温天儿不仅人热,动物们也热。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动物园管理处获悉,动物园通过“送冰块、开喷淋、调饲料、降舍温”等多项“凉”方,为动物们进行降温。动物园专门为动物们准备了防暑降温饲料,仅西瓜的日供应量就达到660多斤。 昨天上午,刚一进入北京动物园,就看到门区立着醒目的牌示,提醒游客“近期天气炎热,动物会根据自身习性选择阴凉的地方避暑,或回到兽舍内休息。为了保障动物福利,公园不会人为干预。”与此同时,北京动物园已启动多项措施,为动物送清凉。 据北京动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日气温达到35℃以上时,动物园饲养部门就会给北极熊、棕熊、小熊猫、金丝猴、黑猩猩等动物运送冰块,帮助降温。每块冰重20至30斤左右,在饲料室冰库中需要冷冻三天才能冻好。另外,目前动物运动场的喷淋设备基本达到全覆盖,饲养部门全天不少于两次对运动场进行喷淋作业,增强动物的体表舒适度。同时对部分动物增加了人工冲凉作业,在高温炎热时饲养员会用水管对大熊猫、大象、犀牛、北极熊等进行人工冲凉。不仅如此,为增加动物在夏季的运动活力,动物园还在犀牛运动场设置了泥浴池,在大熊猫馆、火星任务

北京餐饮业启动“厕所革命”原标题:北京餐饮业启动“厕所革命” 本报讯(记者 张小妹)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都餐饮业品质提升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北京市餐饮业客用卫生间清洁卫生示范导则》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餐饮业相关导则,标志本市餐饮业“厕所革命”正式启动。 《导则》分为七个部分共40余款,除了“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和“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等基本要求外,还对客用卫生间外部及内部环境、设施、清洁操作和消毒操作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在卫生间的外部及内部环境方面,《导则》对卫生间的门、窗、天花板、墙面、地面、排污管道、抽污口设置、通风除臭设备等都提出了要求。例如:要求卫生间保持通风良好,无臭味和异味,单设通风除臭设备且运行正常,宜采用物理除臭方式,并有适当照明。除了整体环境,卫生间的设施设备是否清洁卫生同样关键。例如卫生间男女标识等指示牌应使用国家标准图形,位置醒目;卫生间应设置面镜,安装牢固,保持其干燥,无水渍;配备卫生纸、纸篓、便刷等,坐便器宜提供一次性坐垫。 在消毒时间和次数方面,《导则》指出卫生间宜随脏随清洁,并对清洁和消毒的频率做了具体规定。例如:非用餐高峰期宜火星任务

中关村西区直播行人闯红灯原标题:中关村西区直播行人闯红灯 丹棱街路口显示屏实时播放闯红灯路人的影像,督促市民自律 本报讯(记者 李梦婷)日前,海淀区中关村西区完成一期改造工程,拆除了四条道路的交通护栏,引入人脸识别等技术管理停车、行人过马路等问题,还增设了智能座椅等智慧城市家具。 最近,不少从海淀黄庄地铁口出来的行人会发现,丹棱街上的交通护栏不见了,路两边停的车少了很多,道路显得很宽敞。而先前隔离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的护栏变成了花钵,道路北边还摆放了由绿植和鲜花装点的“步行街”字样的花坛,整条街的颜值提升了不少。此外,道路边划分了行人等候区,斑马线涂成了白、蓝、黄三种颜色,马路边还放有显示大屏,实时播放闯红灯路人的照片。 这得益于中关村西区的改造工程。据了解,在今年5月7日,海淀街道(西区办)成立了西区新型城市形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中关村西区构建新型城市形态工作方案》。其中包括取消丹棱街以北区域道路路侧停车,拆除四条路交通护栏,建设交通违停抓拍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推进城市智能家具、城市大脑物联网建设、机器人送货、二级地块和公共区域融合的试点。“以往安装护栏主要出于安全考虑,但是这些护栏影响了城市景观及火星任务

台风“云雀”将登陆奉贤!上海已转移安置8.8万人原标题:台风“云雀”将于明天8至10时登陆奉贤!截至今天22时上海转移安置8.8万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防汛指挥部获悉,截至今天22时,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第12号台风“云雀”将在上海奉贤一带登陆,登陆时间预计在明天8时至10时,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级。截至发稿,上海各区总共转移安置人员达到8.8万人。目前,全城预警信号呈现一片“橙黄”。22时05分、22时33分,金山和青浦相继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目前,崇明、浦东、奉贤和金山等沿海四区仍维持台风橙色预警,同时启动了防汛防台二级响应行动。根据中央气象台22时预报显示,台风“云雀”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结构较为松散。据了解,台风预警信号升级的可行性不大。受台风影响,上海今夜至明天上午会出现集中降水。上海市气象部门表示,主要集中降水的雨量分布不均,局部地区有暴雨,累积雨量50毫米至90毫米,不排除南部地区个别站点出现100毫米至120毫米的大暴雨,小时最大雨强40毫米至50毫米。火星任务

原标题:中国北极科考队成功回收去年布放潜标 进入北极圈两天后,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目前正密集展开科考作业。 8月1日,科考队在楚科奇海成功回收了两套去年布放的锚碇潜标。随后,科考队还计划继续布放三套同类潜标。 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陈红霞表示,锚碇潜标观测是我国实施北极业务化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楚科奇海台水文潜标长期观测任务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担,旨在监测这一海域海洋水团、环流、海冰演变,对研究白令海峡极端暖流入侵、北极环境与气候的快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锚碇潜标即底端坠有重物、上端系有浮球、中间用缆绳和观测仪器相连的一类水下观测平台。同为首席科学家助理的雷瑞波告诉记者,布放后其搭载的观测仪器从空间上将被固定在水下某一个位置,长时间连续采集该位置的数据,“理论上潜标的电池可以持续工作两三年,但一般而言布放后一年左右将实施回收。” 陈红霞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自2003年我国第二次北极科考首次布放该类型潜标后,每次的北极科考都进行了锚碇潜标的回收布放工作,去年的“八北”初步实现了锚碇潜标业务化观测,“此次回收两套后将再布放三套,新布放潜标所观测的数据与以往区别火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