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鸣威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4 13:01 点击:636378

“深山集市”让都市消费者体验有温度的非遗技艺原标题:“深山集市”让都市消费者体验有温度的非遗技艺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应妮)近百条少数民族百褶裙绽放、上千款带有温度的手工产品、十余种非遗手艺体验项目、远道而来的手工匠人,盛装展示技法、讲述故事的深山绣娘……1日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集的“深山集市”喊你来赶集! 模特走秀 杜洋 摄   这场以“深山淘宝”“畅玩体验式消费”“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特色的深山集市,以蓝染和百褶裙为主视觉元素,还原中国大山深处的赶集氛围,让每一位都市赶集者穿梭在上千年的文化记忆中,过一把“深山淘宝”的赶集瘾,同时,也能在畅玩的过程中,亲手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神奇魅力,感受不同于机器生产的温度。   1日的开集仪式以一场苗族百褶裙开集舞拉开帷幕,随后上演了一台蓝染百褶裙主题时装秀,最原生态的中国少数民族百褶裙结合了现代设计,模特身着EVE CINA百褶裙时装翩跹走过,成为现场最吸睛的一道风景。 “深山集市”现场 杜洋 摄   据介绍,隶属依文集团的中国手工坊团队历经15年,穿梭在城市和大山之间,挨家挨户寻找绣娘,为她们建立家庭工作室。他们走访了册亨县十多个布依族村寨,在黔西南州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村落海鸣威

震撼景观!高温使英国百年遗址古迹“重返人间”原标题:震撼景观!高温使英国百年遗址古迹“重返人间”   【环球网报道实习记者郅晨格】据《英国电讯报》7月18日报道,英国遭遇史上最高温干旱天气,导致草木干枯,一系列历史古迹在匿迹百年后“重现人间”。 下图为高索普1850年左右建造的经典的维多利亚式花园遗址,与当时的原貌。(图源:《英国电讯报》)   报道称,几百年来,建筑遗留下的木质和石质材料以及积攒在上部的泥土相互作用,形成了特殊的痕迹。一旦田地里的草地和庄稼完全干枯,这样的痕迹就会因失去遮挡而显露出来。 英国主管社会文化服务的内阁成员彼得·巴克利说,“我想鼓励大家抓住难得的机会,去高索普看一看这个被隐藏起来的花园。等到下雨它就会再次消失了。” 下图为英国某地的农田及其建筑遗址。   六月下旬,有人在大飞机飞过汉普郡上空时,发现了曾经在二战中作为皇家空军站的莱瑟姆机场遗址(下图)。该地于1948年被弃用,部分被改为农田。如今,其中的一部分建筑痕迹因庄稼缺水萎缩而裸露出来。   诺丁汉郡的克伦伯公园也有历史重现。1838年,克伦伯特大楼因一系列火灾和财务问题被拆除。如今大旱来临,它也来“凑热闹”,试图重现当年盛景。当时建筑的墙体轮廓在地表依旧清晰可见。 海鸣威

外交部: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沟通交流始终畅通原标题:外交部: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沟通交流始终畅通   中新社北京8月1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8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关系的提问时说,中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始终是畅通的。 资料图: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有记者提问:中方对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的访华请求有何回应?你是否认为毕晓普外长年内能实现访华?中方迟迟没有答复,是否反映出两国目前的紧张关系?   “中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始终是畅通的。”耿爽强调说,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耿爽表示,我们希望澳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多做有利于增进两国互信与合作的事,为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确保中澳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完)海鸣威

原标题:首钢秘鲁铁矿扩建项目竣工 年产量有望突破2000万吨   【环球时报-环球网秘鲁报道】中国首钢秘鲁铁矿新区1000万吨铁精矿扩建项目竣工仪式,于2018年7月31日在秘鲁伊卡省纳斯卡市马尔科纳地区举行。中国驻秘鲁大使贾桂德、秘鲁能矿部长伊斯莫德斯、伊卡大区主席希约尼斯、首钢集团副总经理韩庆、首钢秘铁公司董事长孔爱民及各界人士出席了仪式。   2007年11月首钢集团批准了估算投资额约10亿美元的首钢秘铁扩建项目,于2013年12月取得施工许可,并由工商银行独家提供融资支持。据首钢秘铁公司介绍,项目主体为采矿、破碎、运矿、堆场系统、选矿厂、海水淡化厂及供配电等辅助设施的建设。工程完工后,秘铁公司具备了2000万吨原矿和选矿产品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实现了跨越式提高。首钢秘铁的精矿产品能力将达到1800万吨/年,公司产品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首钢秘铁以扩建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为中国制造和中资企业进入或拓宽秘鲁市场搭建平台,扩建项目选矿厂的所有选矿设备和钢结构全部从中国采购,采购额超过2亿美元。同时,中冶北方、中水电、中交建、中铁、十九冶等一批中资企业以及首矿建、首自信、首钢设计院等首钢系企业均参与到首钢海鸣威

原标题:山西吉县奏响“红绿黄”脱贫变奏曲 新华社太原8月1日电 题:山西吉县奏响“红绿黄”脱贫变奏曲 新华社记者 王飞航 摘掉穷帽子,关键要找对路子。近年来,吉县着力打造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色”品牌产业扶贫路径,奏响“红绿黄”脱贫变奏曲。 “红苹果+”助果农摘了“贫困帽” “前几年我家住的还是土窑洞,如今住上了新平房,全靠家里的6亩苹果园,现在每年能收入10多万元,我的‘贫困帽’也摘了。”吉县文城乡柏树村贫困户葛宏伟说。 吉县地处吕梁山南段,属于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这里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种植苹果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吉县瞄准苹果这一扶贫产业载体,全力推动苹果产业的提质升级。 吉县副县长强晓辉说,近年来,吉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6亿余元,探索实施“企业(合作社)+产业项目+贫困户”帮扶带动新模式,推进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全县共建立各类苹果专业合作组织147个,从事苹果信息、农资、包装、加工、运输的人员达万余人。 2017年,吉县苹果栽植面积达28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近10亿元。苹果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果农占农民总数的80%以上,全县农村群众依海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