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割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9 00:23 点击:631775

原标题:新华时评:让诚信成为生活必需品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让诚信成为生活必需品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阐释诚信建设内涵、解读现行制度政策、介绍当前实践做法、剖析典型案例,就是要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让诚信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人生的通行证、人品的试金石。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本、家风、国魂,既是基本道德、共同信仰、基础文明,也是做人理念、处事规则、社会契约。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涌现出一批批诚信楷模,无论是劈山修渠的黄大发,还是替子还债的诚信老爹吴恒忠,他们以信立身、以身为范、以范为德,用感人的事迹、高尚的行为、榜样的力量感染、鼓舞、引导人们塑造诚信形象,树立诚信社会风尚。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人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偷逃骗税,为追逐金钱不择手段。这些失信败德甚至是严重违法行为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严重损害社会诚信体系,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诚正割

原标题:我国首个高铁隧道内“42号道岔”接触网施工完成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齐中熙、赵健)记者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我国首个“42号道岔”接触网施工30日在杭(州)黄(山)高铁隧道内顺利完成。这是我国首个高铁隧道内“42号道岔”接触网施工,填补了隧道内高速道岔区域施工技术的空白。 据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杭黄项目负责人介绍,“42号道岔”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先进的铁路道岔。此“42号道岔”位于杭州市普安寺隧道和赵坞隧道内,是杭黄高铁与杭长高铁交会的轨道交通枢纽,施工中采用了自主创新研发的锚段关节电气分段形式,满足了隧道内狭小空间内绝缘距离的要求,确保了行车安全。 据悉,杭黄高铁全长28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开通后,杭州至黄山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将成为一条世界级的黄金旅游通道。正割

俄媒关注英国外交大臣访华:或讨论中企参建英高铁项目原标题:俄媒关注英国外交大臣访华:或讨论中企参建英高铁项目 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 俄媒称,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推进投资合作和协调立场将成为中英第九次战略对话的主要议题。观察家们指出,双方可能对中国公司参与英国高铁建设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28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欧洲所专家基拉·戈多瓦纽克认为,英国方面率团参加定期对话的是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这表明伦敦重视中英双边关系。 她说:“当然,双方将讨论中英在英国退欧出现不确定条件下的相互协作前景,以及如何在与美国贸易战情况下构建关系。也许,还将涉及英国企业和投资商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议题。英国不仅表示支持中国的倡议,而且愿意参加个别区段的工作。因此,双方在北京将试图协商,如何在动荡条件下推动双边关系的‘黄金时代’。” 报道称,中国一直强调与英国在各个领域进行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典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杰里米·亨特的访问,将加深互信,其中包括在政治领域。 他说:“中国和英国在当前国际秩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中英两国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秩序维护者和全球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双方应该承正割

原标题:中纪委机关报谈山东媒体负面报道: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几天,山东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方面频有“大动作”。 “‘看车大爷都认识我了,事还没办成’——两趟三趟七八趟,老百姓的腿脚就是铁打的?”7月25日,大众日报社一次派出17路记者,进入17市政务中心,在同一天同一个时间段,集中展开暗访。 同日,《山东新闻联播》播出两条不作为、乱作为的监督报道。据称,同时发布的两条监督报道是《山东新闻联播》有史以来负面报道体量最大、播出时长最长的一组。 舆论监督常态化动真格,源于山东省委7月23日召开的一次会议。“省级新闻单位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省委要求不积极、不到位,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闻不问,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曝光。” 旗帜鲜明地为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撑腰”,并在鼓励、支持的同时,指导、引导媒体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是知担当、善作为的表现。 从效果看,可以说是立竿见影。7月26日,大众日报重磅推出舆论监督报道《17路记者暗访17市政务中心》后,文中涉及的部分地方高度重视、立行立改,第一时间进行整改落实,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全面梳理排查正割

原标题:削减“过剩低质错位”专业,山西232个本科专业不安排招生记者日前从山西省教育厅获悉,为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省削减“过剩低质错位”专业,在2018年秋季学期招生中,共有232个专业不安排招生。 经调研发现,山西高校专业设置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专业设置与办学定位不一致;二是专业同质化严重,办学缺乏特色;三是部分专业生源质量差、就业率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山西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刀刃向内,自主撤停“过剩低质错位”专业。 2018年春季学期末,全省高校共有本科专业1392个,2018年秋季学期实际招生专业1160个,不安排招生专业232个,其中撤销85个,停招97个,实施间招19个,因办学条件等因素暂缓招生31个。另外,有77个陈旧专业方向被取消。 同时,山西积极引导高校自主理性设置专业。2018年6月,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增设指南(2018-2020年)》,根据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省高校专业布点情况,提出了鼓励增设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煤层气、信息化产业、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等12个产业领域相关的94个专业。 (原题为:《山西高校本科232个专业不安排招生》)正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