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8 09:31 点击:628227

  记者27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获悉,2018年上半年,贵州省利用境外资金达15.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境外资金主要流向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等新兴产业。   随着贵州省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跨境融资政策逐步推广,以及贵州外汇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与服务,推进各项外汇管理新政策,着力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贵州省企业借用境外资金积极性提高,跨境融资出现井喷式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6月,贵州省企业共有18家企业借入境外资金,同比增长38.5%。跨境融资总额达12.1亿美元,同比增长8.5亿美元,增幅高达236.1%。其中,国有企业成为借债主力,办理跨境融资的企业中有11家为国有企业,共融入境外资金11.1亿美元,占全省跨境融资总额的91.7%。   外商直接投资回暖,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显著提高。2018年初,贵州省高位推动产业大招商和营商环境大整治“两大行动”,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改善,2018年上半年,贵州省利用外资增长明显,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4家,同比增长20%。外资企业资本金流入共3.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6.25%,利用外资回暖趋势显著。   2018年朱永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18年二季度互联网投融资运行情况》报告。2018年第二季度我国互联网投融资额达到276亿美元,环比增长133%,在全球互联网投融资额中占比近一半。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互联网投融资额是569亿美元。   报告显示,资本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投融资案例数环比增加66%,同比增长87.4%,行业投资高度活跃主要是因为全球资本趋紧,创业企业备粮过冬。投资额度创新高,披露的投融资金额环比增长133.9%,同比上升72.5%,主要是因为政策利好推动优质独角兽企业融资备战上市。早期融资占比回升至较高位置,达到74.5%,环比增长9.8%。   在互联网投融资重点领域,互联网金融领域成为最活跃的领域,2018年第二季度,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融资额达162亿美元。金额超1亿美元的投融资案例达到35起,融资额居前的企业有蚂蚁金服、满帮集团、汇通达、哈罗打车、京东、VIPKID,微医集团、草根投资、新潮传媒、同程旅游等。   从全球来看,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互联网投融资额达到569亿美元。全球资本市场活跃度企稳回升,环比增长19.5%,同比升高6.5%。投融资金额增长显著,环比增加58.5%,同比升高35.8%朱永新

  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7月27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6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的占比环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至1.81%,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上涨趋势。当月人民币仍保持国际支付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地位。   报告显示,人民币支付金额相比5月下跌3.65%,而所有支付货币的结算总额仅上升0.08%。只按国际支付份额,欧元区内的支付除外,人民币在6月仍然保持第八位,份额为1.10%。   香港依然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其人民币交易量占离岸人民币总交易量的75.98%,英国和新加坡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5.66%和4.19%;交易量占比超过2%的国家和地区还有韩国、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为2.51%、2.34%和2.21%。   6月全球货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所占的份额显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排名第一到第四,占比分别为39.35%、33.97%、7.44%和3.60%。   2015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2.79%的历史最高纪录,使得人民币一度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责任编辑:DF385) 朱永新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乌梦达、樊攀)记者27日从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获悉,2018年下半年,北京市将制定实施机动车停车条例配套政策等多项措施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年内将达到630公里以上。   据介绍,2018年下半年,北京市将制定实施机动车停车条例配套政策,加快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设备安装实施,加强公共区域停车管理网格化巡查;深入实施年度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开通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四期和6号线西延3段新线,年内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630公里以上。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谈绪祥介绍,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四期通车段土建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机动车停车条例已出台,第一阶段停车综合整治试点正积极推进;全市339个堵点开展了分级治理试点。  此外,北京市今年还将完成40公里公交专用道施划,调整优化地面公交线路,同步实施电子站牌设置等工作;加强对共享自行车规范管理,鼓励共享交通、分时租赁等新业态新技术规范发展。朱永新

  长江汉南纱帽水域惊现三只“水怪”?  专家:视频太模糊,疑似长江江豚  武汉晚报讯(记者陈奇雄)7月25日,家住汉南的市民杨先生前往长江汉南纱帽段岸边钓鱼时,意外看见有至少三只“水怪”在江水中嬉戏。他用手机拍成了小视频。专家仔细观看后表示,“水怪”有可能是江豚。  据杨先生介绍,7月25日早晨6点30分许,他前往长江汉南纱帽段岸边寻找钓位时,突然看到离岸边四五十米远的江中,有至少三只大型“怪物”在江面上追逐。怪物长约1.5米,全身呈灰黑色,没有背鳍,在水中翻滚跳跃,有时还将光滑的背脊露出水面。杨先生觉得这些应该是传说中的江豚。   武汉市东湖海洋世界馆长、水生动物专家杨浩先生说,他仔细研究了杨先生拍摄的视频后表示无法确定,“视频中的图像太模糊了”。  湖北省嘉鱼县江豚保护协会资深会员、在野外观察长江江豚多年的赵世锦先生则称,他将这个小视频反复观看了多遍。他分析,杨先生目击的地点,靠近长江新螺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在该江段活动的江豚多,观测者经常在此观察到江豚。同时,时间上,夏天的早晨是江豚活动频繁期,加之视频中水生生物的外形、泳姿等信息,他初步判断,是长江江豚的可能性较大。  据悉,在由农业农村部朱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