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集团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0 02:22 点击:623574

  “七比七升”提升员工职业技能  本报讯 日前,以“七比七升”为主要内容的“中铁隧道领军杯”劳动竞赛推进会暨洛阳地铁1号线“牡丹16号”盾构机始发仪式,在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地铁1号线02标04工区举行。   2017年初,中铁隧道局集团面向全集团所有项目,组织开展“中铁隧道领军杯”劳动竞赛。劳动竞赛以“七比七升”为主要内容,即:比安全生产,提升施工管控能力;比工程质量,提升创优树誉能力;比管理效率,提升资源转化能力;比成本效益,提升项目盈利能力;比施工进度,提升快速施工能力;比科技创新,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比队伍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据中铁隧道局集团副总经理范国文介绍,劳动竞赛启动以来,形成了铁路和盾构项目全覆盖,专项竞赛综合提升,各级联动层层深入,措施具体考核严谨的竞赛格局,充分调动了参建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和员工职业技能。 (赵作建) 赵作建攀钢集团

  企业关停后,留在元阳县纸厂村的职工渐与相关组织脱离联系,又享受不到农村惠民政策,当县总工会在大山深处找到这些“失联”的职工时,两个迫在眉睫的难题摆在面前——  为了63户下岗困难职工的住房与低保   今年初,杨泽偶然发现居住在云南元阳县嘎娘乡纸厂村的这群困难职工,是因为他们住房的残破。   住在残破不堪、属于C、D级危房的25户人家,并没有被列入农村脱贫攻坚住房补贴优惠政策范围。   杨泽是元阳县委副书记,分管工会工作。   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住在危房当中的有63户下岗困难职工及其家人共355人,他们不是农民,而是住在大山深处的城市居民。一方面,由于他们曾经工作的企业早已破产关停,与相关职能部门脱离联系19年;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是城市居民而不能享受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   这是2017年底,杨泽在农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中发现的一件事。   “他们处于城乡扶贫、解困的空白点,解决起来还真有一定难度。”杨泽说,“最突出的困难是住房。发现情况后,县委着手研究相关文件,寻找政策依据,以尽快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经研究,决定把工作交给县总工会去做。”   7月3日,元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吴婷婷,以及县民攀钢集团

新疆兵团力促旅游业发展助职工增收(图)原标题:新疆兵团力促旅游业发展助职工增收(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25日电(戚亚平 杨东东) 记者25日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获悉,2018年度,该局申请供给侧结构改革专项资金1480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建设水平。其中,旅游厕所建设资金500万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80万元。   今年以来,新疆兵团稳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大旅游向南疆发展力度,重点加大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力度,扩大产业影响,促进职工增收。上半年,新疆兵团接待游客837.6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18.8%。 在白沙湖景区,游客排队乘坐区间车。 杨东东 摄   伴随着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新疆兵团职工群众享受到了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在新疆兵团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十师一八五团白沙湖景区的带动下,周边连队职工纷纷开办起商店、农家乐,摆摊设点销售土特产等创业增收。   苏兴旺是一八五团三连职工,也是该团从事旅游创业增收的带头人。在白沙湖旅游景区开发迎客之时,他就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投资购买了三辆区间车往白沙湖运送游客,成为职工参与景区旅游经营的攀钢集团

原标题:大阪一家章鱼小丸子店被指逃税 金额近8000万元   中新网7月25日电 据日媒报道,日本大阪城天守阁傍边的一家小卖店的店主隐瞒出售章鱼小丸子等食品的销售额,没有进行所得申报,逃税金额超过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945万元),被大阪国税局告发。   大阪国税局告发的店主是居住在大阪西成区的宇都宫Tatsuko,她在大阪城公园内经营一家名为“宫本茶屋”的小卖店。这家小卖店位于通往大阪城天守阁的门前,除销售一盘8个、600日元的章鱼小丸子外,还出售冰激凌和日式炒面等食品。   据有关人士透露,伴随国外游客的增加,章鱼小丸子等食品的销售量大幅上升,在截至前年的3年时间里,销售额超过了5亿日元,但店主却没有进行任何税务申报。   大阪国税局认为,店方隐瞒了约3.3亿日元的所得,逃税金额超过1.32亿日元,从而以违反所得税法的嫌疑向大阪地方检察厅告发了店主。据悉,店主将逃税所得的金额主要进行了存款。攀钢集团

安徽 “合作社 农户”带动脱贫效果好原标题:安徽 “合作社+农户”带动脱贫效果好   中新网安徽全椒7月25日电 (沈果)“刚种上‘扶贫菊’两个月,就有4000元收入打到卡上。”安徽省全椒县石沛镇周岗村的李业云,说起脱贫致富,她劲头十足,“靠着扶贫菊,咱脱贫有信心!”   李业云丈夫去年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使她的家庭陷入困境,2017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业云种的滁菊来自同村的全椒环滁滁菊专业合作社,2017年开始,该合作社与石沛镇共同推行“镇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通过镇政府和村委会对贫困户进行考察,合作社免费提供菊苗给贫困户种植。 全椒县太平农作物幼苗培育合作社负责人王业华在整理扶贫基地的草莓棚。 沈果 摄   合作社负责人马朝东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有着30多年的菊花种植经验。2007年注册成立全椒环滁滁菊专业合作社,如今社员已发展到183家。据马朝东介绍,贫困户免费领菊苗,同时免费提供肥料和技术指导,并承诺高于市场价30%收购菊花,今年有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了“扶贫菊”。   “李业云家种植两亩‘扶贫菊’,预计可以收入10000元,在合作社从事滁菊加工月收入近2000元。”石沛镇党委委员韩学梅算起了账:根据攀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