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良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4:35 点击:596673

美媒称中国“山寨”国外建筑:不用出国也能游览世界名胜原标题:美媒称中国“山寨”国外建筑:不用出国也能游览世界名胜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 美媒称,在中国东部的浙江省,有一座354英尺高的埃菲尔铁塔仿制品,四周是占地12平方英里的巴黎风格建筑物、喷泉和园林景观。虽然远离巴黎5000多英里(1英里约合1.61公里——本网注),这座仿造的小镇旨在体现法国文化的精髓——这样,那些造访者就不必去看真实的东西。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网站7月12日报道,2007年,天都城作为高档房地产楼盘向公众敞开大门。这里可以容纳居民超过一万人。但天都城的大部分房子至今依然空置,因为中国人不接受这种奇怪的主题和那里不太理想的地段。 报道称,然而,天都城并非中国仅有的一座与某个地方出奇地相似的小镇。随着中国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歌猛进,仿造西方建筑风靡一时,因为中国人想要住房能传递全球背景下成功与财富的信息。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各地大量建造山寨城和全球文化地标建筑仿制品。 报道还称,在北京以北两小时车程的河北省,有一座模仿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谷地风格的度假小镇。这个貌似美国西部的小镇有广场、牛仔、教堂和穿城而过的66号公路,吸引中国富裕的城市居民前来度假。2001年,上海规划部门启动“一刘帅良

俄媒称中国在中东渐超其他域外玩家:带来合作还带来发展原标题:俄媒称中国在中东渐超其他域外玩家:带来合作还带来发展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 俄媒称,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稳超其他域外玩家,因为它的竞争对手中无人能提出如此庞大的一揽子地区发展计划,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专家玛莉娅·帕霍莫娃就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给出此番结论。这位俄罗斯专家指出,中国向该地区建议的,不仅有合作,还有发展。 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12日报道,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中国准备贡献的不仅是资本。玛莉娅·帕霍莫娃注意到,中国在论坛上愿同阿拉伯国家分享自己半个世纪以来的成功发展经验。中方还首次提出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正如这位俄罗斯专家指出的那样,这种提法以前从未有过,也从未签署过如此规模的一揽子文件。其中就包括《北京宣言》、《论坛2018年至2020年行动执行计划》和《中阿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行动宣言》等3份重要成果文件。 报道称,中方设立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重建专项计划,提供200亿美元贷款额度。中国还将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银行联合体”,并为其配备30亿美元金融合作专项贷款。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指出,向阿拉伯国家许诺的这些贷款将用于互利互惠的经济刘帅良

台媒称大陆代购业者爆买“洋中药” 日韩药企觅得商机原标题:台媒称大陆代购业者爆买“洋中药” 日韩药企觅得商机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代购业者的服务项目已从奢侈品及美妆、电器,扩及国外制造的汉方成药,包括韩国的牛黄清心液、日本的救心丸等,日本药业因而受惠。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11日报道,日本小林制药公司指出,去年多款产品被陆客疯狂扫货,二三季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6倍,其他生产“汉方制剂”的企业也因此利润大涨。 资料显示,“洋中药”在大陆中医药市场市占率极高,在大陆之外的全球中药市场中,日本占80%。 大陆中医药专家赵朝廷表示,陆客在国外抢购的“汉方制剂”,大多是从大陆进口符合该药厂标准的中药材,加工、生产的中成药,加上外文标示,就变成陆客热爱的“洋中药”。 专家与业者认为,大陆应建立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惩使用违禁农药等违规行为,并提供具体政策鼓励制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专利意识,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延伸阅读】日本加速推进中药材国产化 日企称中国中药资源10年后恐枯竭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日媒称,中药源自中国,却在日本不断自主而发展形成了“汉方药”。日本的汉方药此前一直依赖来自中国的原料,即中刘帅良

BBC称欧洲宇航员来华训练感受中国热情:就像个大家庭原标题:BBC称欧洲宇航员来华训练感受中国热情:就像个大家庭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 当欧洲航天局的德国宇航员莫伊雷尔报名参加一项与中国宇航员一起进行的海上生存训练时,他或许没想到会是现在的状态。 “这里的生活真是太美好惬意了”,莫伊雷尔说,“我在救生筏上漂浮着,仰望苍穹,这时只要再来一点音乐,就足以让我有在夏威夷度假的感觉了。”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9日报道,这项演习去年在中国山东烟台附近的一个新建的培训中心里进行,两周时间里,莫伊雷尔和同样来自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克里斯托佛雷提与他们的中国同行一起生活工作。 “我们和中国宇航员待在同一栋大楼里,一起训练,吃着同样的伙食,那真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莫伊雷尔说,“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大家庭的一部分,这与我之前生活和训练完全不同。那时我在休斯敦,住在租来的公寓里,只有在两三个小时的航天训练中才会看到我的同事们。” 报道称,其他太空机构都是用专门的团队建设活动来促进宇航员间的合作,而中国人的方法更为直接。 “中国宇航员甚至连节假日都待在一起,他们彼此非常了解,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莫伊雷尔说,“当我们在中国时,能感受到他们十分热心地接纳我们加入刘帅良

刘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