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haven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11:44 点击:582368

原标题:迎来巨变?菲律宾全票通过《联邦宪法草案》最终版本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菲律宾Rappler网站4日报道,菲律宾修宪咨询委员会22名法官3日仅用时15分钟就全票通过《联邦宪法草案》最终版本,为菲律宾划分为18个联邦区扫清障碍。《联邦宪法草案》提议将菲律宾政体改为联邦制,地方将有更大的自治权,但仍会保留总统及副总统职位。通过后的草案版本将于9日之前提交给菲总统杜特尔特,再由他提交国会批准。目前草案的详细内容及过渡条款暂未被公开。   菲律宾目前是单一总统制,分为17个行政区和一个穆斯林自治区,总计有81个省。杜特尔特上任后,主张变更国家政体为联邦制,以有效提振经济并解决南部分离主义、叛乱等问题。wallhaven

原标题:英国要私立学校“分享资源”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每日电讯报》4日称,英国伊顿、哈罗等顶尖私立学校校长日前被召集到首相府唐宁街10号,政府希望督促它们进一步与公立学校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英国3/4的私立学校都注册为“慈善机构”,据此享受优惠费率,学费也能免征增值税。要成为“慈善机构”,就必须提供“公共福利”。这些私立学校以往通常采取给低收入家庭学生学费减免的方式,可现在显然光靠这一点已经不够了。英国教育官员一度考虑彻底取消不跟公立学校合作的私立学校“慈善机构”身份。   报道称,在许多私立学校已经开始同本地的公立学校建立合作并分享一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英国政府希望了解现有教育资源合作分享情况,并鼓励私立学校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具体形式可包括私立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开放本校体育运动设施等。(甄翔)wallhaven

马前总理纳吉布当庭否认控罪,马媒:若罪成,可能被判20年原标题:马前总理纳吉布当庭否认控罪,马媒:若罪成,可能被判20年 纳吉布离开法院时被支持者簇拥。   【环球时报驻马来西亚、新加坡特约记者 张灏 辛斌】被反腐败委员会逮捕的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4日正式被起诉,他也由此成为马国历史上首个被提起诉讼的卸任总理。以马现任总检察长托马斯为首的公诉方当天以四项罪名对纳吉布进行指控,但均被其否认。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若罪名成立,纳吉布最高可被判20年监禁,并可能被罚款。目前,他已取得保外候审资格。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4日一早6时许,大批媒体就已经聚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法院门前等候。此后,警察、工作人员以及纳吉布的支持者也赶到现场。8时20分,纳吉布被带到法院门前。由于现场人数众多十分拥挤,场面一度失控,有记者甚至被挤倒在地受伤,还有记者的鞋子被踩掉。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纳吉布抵达法院时,身穿深色西装和蓝衬衣,看上去很平静。在法庭上,公诉方以四项罪名对其进行起诉,其中包括三项刑事失信罪,涉及金额高达4200万林吉特(1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6元),以及一项滥用职权罪,涉及金额也是4200万林吉特。案件暂定于2019年2月18日至28日、3月4日至8日、3月11日至15日wallhaven

原标题:澳新“被渗透”焦虑,中外学者怎么看?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新西兰特派特约记者 李锋 赵理铭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编者的话:两年前,澳大利亚跳上与中国作对的国际舆论前台算是“新闻”;现在,似已成为“常态”。那时被大肆渲染的“提防中国通过投资、当地华人搞渗透”等话题,如今澳媒还在不厌其烦地炒作。当然,他们也在挖掘新内容,“警惕中国在南太地区扩大影响力”便是一例。而澳大利亚政府飘忽不定的态度更令人困惑。澳总理特恩布尔曾以中国政治影响作为制定“反外国干涉法”(澳议会上周已通过相关法案)的理由,后来又被澄清此举并非针对中国。一个事实是,尽管澳政府现已降调,这个国家还是给外界留下“美国盟友中最反华”的印象。这种情绪还蔓延至其“南太兄弟”新西兰。近半年,新西兰时常冒出“警惕华人议员的中国军方背景”“中国给执政党捐款”等新闻。为何澳大利亚这么担心“被中国渗透”?新西兰与澳心态一样吗?《环球时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一些中外学者。   对华人尤其警惕是因为——   “无论何时,他们都更愿意做中国人”   环球时报:您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界人士交往中,是否能感受到他们对中国的警惕心理? wallhaven

  近期部分城市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直指企业购买商品房。西安、长沙、杭州三地相继出台政策,暂停企事业单位在限购区域购买住房。但与此同时,商业地产仍然交易频繁,显示其深受上市公司青睐。   6月28日晚间,淳中科技、恒泰实达两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购买房产情况,均拟斥资购买位于北京海淀区的绿地项目房产,合计金额超过4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5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6.23%;合计持有市值9904.6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   而与此同时,持有房地产的非上市公司更是不可胜数,其数量应该超过上市公司。企业如此热衷并且堂而皇之炒房背后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相关资料显示,在1998~2003年期间,上市企业基本未持有非主业之外的房地产,这说明在此期间还没有公司炒房这一说。但随着房地产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后,房地产行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一些房地产商赚得盆满钵满,而一些非房地产行业的公司也嗅觉灵敏,闻到了赚钱的气息。   受此影响,服装、家电等实体经济企业要么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直接杀入市场,要么购买大量房子作为投wallh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