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by step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2 04:23 点击:581144

原标题:中国贡献引领上合组织新航程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等具有鲜明中国印记的内容,被写入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作为创始成员国,中国一贯将推动上合组织发展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之一,从理念到行动,为上合组织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上合组织发展进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中国贡献。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上合组织成立及发展过程中,中国一路呵护引领,为其提供精神滋养。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相通相融,显示了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始终是“上海精神”坚定的拥护者、捍卫者和践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历次上合组织峰会上积极倡导弘扬“上海精神”,为丰富发展“上海精神”贡献中国智慧。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世界发展既充满希望,也面临挑战,我们的未来无比光明,但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为破解时代难题,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应当遵循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为“上海精神step by step

原标题:兵样都在匠心中 什么样的士官最美?前不久,海军某部组织“最美士官”照片海选,组织者在整理收集到的近千幅照片时发现,80%以上的照片是士官们专注工作的特写。无独有偶,在《解放军报》每周二的“士兵面孔”专版中,细心的读者发现,士官主人翁的照片配图,绝大多数也是士官们聚精会神工作时的镜头。 士官大多奋战在技术岗位,也是操作武器装备的主体,要想成为本专业的大拿、高手、行家,没有过硬的技术是不行的,没有一颗匠心是做不到的。可以说,大家之所以对技高一筹的士官“一见倾心”,欣赏的正是他们那颗对专业精益求精的匠心。正是匠心,让他们有了“几把刷子”,有了被网友们称赞“帅爆了”“酷毙了”的好样子。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也有不少士官对工作缺乏匠心。有的选取为士官后便自认进了保险箱,没了上进心;有的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专业上不冒泡也不冒尖;还有的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这样的士官,对工作不尽心用心,没有匠心,即便“美颜”得再好,在官兵眼里的样子也是“绣花枕头”。 工人没有匠心,难成大国工匠;士兵没有匠心,难成标兵尖兵。匠心是一颗“心”,“心step by step

原标题:挥洒汗水 播种友谊 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甘于奉献,无怨无悔——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就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 作为海外工程人,张恒祥常说自己是幸运的,海外奋战15年,赶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潮,事业的舞台更加宽广。 张恒祥今年43岁,是中铁国际集团项目负责人,从2015年至今,他的工作足迹深深地留在“一带一路”沿线两个国家——白俄罗斯和老挝,参与了“一带一路”上两个标志性工程——中白工业园项目和中老铁路项目,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1月的白俄罗斯,气温平均在零下30多摄氏度。为了确保当年5月12日前完成节点工期任务,张恒祥每天带领技术人员和作业工人,奋战在冰天雪地的施工现场。4月初,项目主体工程开始施工,离节点不足40天,工期极为紧张。张恒祥向业主承诺,一定如期完成任务。 他组织员工采取“白加黑”“五加二”三班制,一天当成三天用,向目标节点发起冲击。5月5日,第一节点工程任务提前完工,兑现承诺。 白俄罗斯项目刚刚结束,张恒祥被调到万里之外的老挝,担任中老铁路二标一分部的项目副经理。 中老铁路是两国重大合作项目,是“一带一路”的step by step

原标题:白俄罗斯举行独立日阅兵式 据新华社明斯克7月3日电 (记者魏忠杰、程锋)白俄罗斯3日上午在首都明斯克举行盛大的独立日阅兵式。应白俄罗斯国防部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首次参加该阅兵式。 首次参加白俄罗斯独立日阅兵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由66人组成。阅兵式开始后,解放军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接受了检阅。仪仗队大队长韩捷表示,为了适应白俄罗斯对阅兵方队行进速度的要求,仪仗队进行了大量的强化练习。 当天的阅兵式共有3200多名军人参加,阅兵式上还展示了260多件各类武器装备,包括白俄罗斯最新装备本国部队的装甲车和防空导弹系统等,而空军梯队也展示了各类军用直升机、歼击机和军用运输机等。 上图: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参加阅兵式。新华社记者 魏忠杰摄 下图:坦克在阅兵式上行进。新华社/法新step by step

原标题:不妨从“棋外寻胜着” 平日里,我们常用“外行”来形容对某一专业一窍不通的人。然而,说来也奇怪,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一些重大发明和发现,却恰恰出自“外行”之手。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被认为是20世纪生物科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可谁能想到,这一打开“生命之谜”的重大发现,出自沃森、克里克、维金斯和富兰克林这4个生物科学的“门外汉”。当时,沃森是研究动物学的,克里克是伦敦大学学物理和数学的,维金斯和富兰克林常年研究晶体物理学,与生物科学更是不沾边。 “外行”搞出重大发明的奇事,在科学界还真不少。比如,发明彩色胶卷的乔治·伊斯曼是银行记账员,发明安全剃刀的金·坎普·吉列是酒厂的推销员,发明充气轮胎的布埃德·邓洛普是兽医。不光是这些“小打小闹”,一些重大科学发明,也有“外行”的身影。比如,发现核苷酸生物遗传密码的人,是“整天看星星”的天文学家盖莫夫,而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者中,除了人们熟知的物理学家,还有酿酒师、医生、生理学教授和律师。 必须承认的是,某一领域的重大发明和发现,绝大多数是由本领域的行家完成的。但是,精通自己专业的内行,有时好比攀上一棵大树,左右纵横的枝枝叶step by st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