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ryroad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3 09:56 点击:573768

贩毒嫌疑人庭审中跳楼逃跑 南通警方悬赏2万元缉拿原标题:贩毒嫌疑人庭审中跳楼逃跑 南通警方悬赏2万元缉拿   中新网南京6月26日电 (记者 崔佳明)26日上午,南通市开发区法院在审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时,一名嫌犯从法院二楼厕所跳下逃脱。目前,南通警方在全城布控追捕嫌犯的同时,悬赏2万元缉拿。 图为警方公布逃跑嫌犯照片。官微截图   当日上午,南通警方发出协查通报,犯罪嫌疑人马延江,男,33岁,四川人,身高175cm左右,身材较瘦,长方脸,短发,颧骨较高,上身穿黑色圆领T恤(T恤胸前有白色方形印花图案),下身穿黑色裤子,脚穿黑色鞋子。   南通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在当日下午17时43分发出警情通报,2018年6月26日9时40分左右,该局接报一名犯罪嫌疑人从开发区法院脱逃。接报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全力开展缉捕工作。   警方在通报中表示,广大市民发现此人请及时与公安机关联系,提供有效线索的将给予人民币5000元奖励,直接抓获的将给予人民币20000元奖励。(完)countryroad

原标题:泰国外交家创作中国诗集或将出版   中新网南宁6月26日电(陈秋霞)26日,应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西民族出版社、南宁市博物馆邀请,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蔡乐?蓬蒂窝拉卫到南宁市博物馆参观,并商议由其创作的中国诗集《明月寄诗》出版和中泰文化交流事宜。   蔡乐是土生土长的泰国华裔,由于父母都会中文,他从小就对中文耳濡目染。蔡乐回忆,三十多年前,他到厦门的集美华侨学校留学,那时他第一次接触中国古诗词。初读《唐诗三百首》,蔡乐觉得深奥难懂,每次翻阅都不知不觉打盹入睡。但久而久之,读的古诗越多,蔡乐就越发热爱中国古诗。“它能抒情达意,引人入胜,让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蔡乐从事外交工作已有满满三十年,先后有4段在华外交驻任经历,座谈会上,他操着一口熟练而纯正的普通话与中方人员顺畅交流。   “我的诗大多都是即兴创作,由家人帮忙收集整理。一开始,我怕自己写的诗让中国人看了会出洋相,以为这些诗只能在坟墓里陪我长眠,没想到会得到大家的欣赏。”蔡乐说。   记者看到,在蔡乐创作的中国诗作《明月寄诗》中,有数十首诗,如《长城缘》《夕阳寄语》countryroad

中俄木材贸投会举办 “借木生财”建产业基地原标题:中俄木材贸投会举办 “借木生财”建产业基地   中新网兰州6月26日电 (闫姣)“随着甘肃武威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的开通,及进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的设立,武威市未来或将成为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木材加工产业基地。”26日,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会长刘能文在会上作如上表述。 图为中俄木材贸易投资大会现场。 闫姣 摄   26至27日,第四届中俄木材贸易投资大会在甘肃武威市召开。来自俄罗斯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以“共享共赢开拓创新”为主题,旨在推动中俄木材贸易投资健康发展,搭建中俄木材企业交流平台,探索中俄木材贸易投资的新途径与新形式,加快甘肃(武威)国际陆港进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木业口岸、木业物流等的发展。   当日,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首席专家朱光前在会上分析了2017至2018年一季度中国木材市场概况和前景,“近年来,中国家具家装市场发展迅速,进口木材已超过国产木材。”朱光前认为,武威开通了国际班列,且当地有十分优惠的招商政策,是武威建设木材工业园的大好机会。   会议现场,武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柯兵称,武威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countryroad

原标题:新疆特色鲜果遇“热” “大果盘”畅销各地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26日电 题:新疆特色鲜果遇“热” “大果盘”畅销各地   作者 耿丹丹 马元祥   六月下旬,新疆轮台县的小白杏正是热销季,农民们忙着打包装箱。   深圳市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惠勇告诉记者,几日前,公司刚刚与轮台县签订了550吨的小白杏项目。   余惠勇说,除了香梨和苹果,小白杏是公司近年打造的一个重点果品。由于小白杏季节性很强,以前基本采取空运的方式。“今年,我们采用冷链运输,不仅保证了杏子的品质,还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   新疆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截至目前,新疆林果种植总面积已达2200多万亩,总产量1000多万吨。林果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0%以上,主产区可达40%到50%。   新疆吐鲁番市辟展乡卡格托尔村种植的火焰无核葡萄这几日也全部成熟,其中一部分则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福州等内地城市。   据了解,今年,该乡卡格托尔村种植火焰无核葡萄261座大棚,总产量近210吨。种了8年葡萄的果农吴国祥告诉记者,火焰无核葡萄口感好、糖分高,每年都有不少疆内外客商来收购。“countryroad

原标题:香港特区政府施政一周年 紧握发展“金钥匙”改善经济民生   中新社香港6月26日电 题:香港特区政府施政一周年 紧握发展“金钥匙”改善经济民生   中新社记者 殷田静子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2017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指出,要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一年来,香港特区政府紧握发展“金钥匙”,在改善经济民生方面着墨颇多,市民获得感及信心显著增强。   在整体竞争力方面,香港的国际排名在不同榜单中始终维持高位:连续第24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连续3年被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的前三。   香港总商会总裁袁莎妮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特区政府在过去一年推出多项措施,推动多元产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令香港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改善。”袁莎妮指出,对于中小企而言,两级制利得税无疑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举措。   在今年4月实施的两级制利得税下,企业首200万元港币的利得税由16.5%降至8.25%,200万元country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