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方法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7 17:47 点击:537048

原标题:士官参谋不再是“板凳队员” 5月下旬,第77集团军某旅战术机关参谋业务比武拉开序幕。与此前不同的是,这一次该旅数十名士官参谋悉数走进比武场,同校尉军官同台竞技。 “只有具备与军官参谋同样的能力素质,士官参谋才能有所作为!”说这话的是该旅上士王增跃,去年调整改革后,他由保密员改任保密参谋。虽然名为参谋,可他却觉得并没有实质变化:干的还是以往的工作,对于参谋业务则是一窍不通;首长机关训练花名册没有他们的名字,每逢组织参谋训练考核,士官参谋们就成了“板凳队员”,“专职”接替军官参谋值班。 变化源于一次考核。去年底,上级对该旅首长机关进行战术作业普考,要求无论军官士官,所有在编参谋都得参加。看不懂战场态势图、不会操作使用一体化指挥平台……果不其然,王增跃等士官参谋均在此次考核中栽了“跟头”。 无独有偶,在“中军帐”的另一侧,某营士官战勤参谋吴春怀也因不会使用后勤保障数据库而贻误了战机。对此,吴春怀心有委屈:“换汤不换药,营里平时仍旧把我当司务长用,对于参谋业务既不要求也不培养,感觉这参谋当得名不副实。” “考核失利,根本原因是各级没有摆正士官参谋的定位。”随即召开的党委议训会上,这一建模方法

原标题:常委当“学生”激发训练热情 本报讯 王洋、张笑寒报道:“副支队长和参谋长都上舰当‘学生’了!” 5月中旬,执行完海上训练任务的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大同舰刚刚停靠码头,战士牛萌便迫不及待地告诉了战友们这件新鲜事。 原来,该支队刚组建不久,常委班子成员来自不同作战单位。有的只具备导护艇作战指挥经验,有的则是从猎潜艇转隶而来,对新式轻型护卫舰作战指挥经验不足。 “上了战位不能不作为!”为尽快补齐常委班子成员这一短板,他们将常委上舰跟训列入年度训练计划。这次跟随大同舰出海训练的两名支队常委全程当“学生”、与舰上官兵同步训练,在对岸应用射击、对空应用射击等课目中均有出色表现。圆满完成跟训任务后,副支队长刘丹却并未感到轻松,他说:“都说隔行如隔山,我必须尽快翻过新装备新专业这座山,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 常委上舰当“学生”,不仅补齐了自身短板,更立身为旗掀起了全舰训练热潮。目前,该支队官兵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都紧紧围绕信息化条件下海上作战要求,深入开展使命课题专攻精练,在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建模方法

原标题:我因一个敬礼挨了批评 作为一名营门哨兵,我平时都以自己标准的军礼为荣,没想到前段时间我却因为一个敬礼挨了批评。 五一期间,我和几名战友相约来到大队健身房锻炼。正练得起劲的时候,一旁的小李突然向我使了个眼色,我抬头一瞧,原来是大队长来了。 我迅速从健身器材上下来,站好军姿,向大队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并大声问好。其他战友见状,也纷纷停了下来,向大队长敬礼问好。 当时我心里别提多骄傲,想着大队长肯定会对我赞赏有加!然而没想到,他只是淡淡地对我们说了句“继续锻炼吧”。 更没想到的是,这事并未结束。节后第一天,班长急匆匆找到我,问道:“你是不是在健身房遇到大队长了?” “是呀,我们一起在健身房健身,我还第一个向大队长敬礼了呢!” 班长脸一黑:大队长在交班会上批评有的战士违反内务条令,在不当场合敬礼……我一听傻了眼,身边的战友也觉得不可思议。大队长怎么这么不近人情,礼节礼貌做得好也有错吗? 当天晚上,队里专门召开军人大会讲评此事,我坐在下面委屈得眼泪都流了下来。 那几天,我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工作训练不再有以往的激情,还总感觉战友们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一个建模方法

原标题:练好组织民主生活会的基本功 民主生活会是通过谈心交流和批评互助等方法,提升对班子建设和个人工作两个层级存在问题的思想认知深度、党性思辨高度和自我完善力度的重要方式。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是各级党委书记的必修课和基本功。笔者之见,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主题要明确。每次会议,都要确定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主题,基本要求是“两个把握、两个保证”:把握上级要求,把握本级实际;保证方向不偏,保证目标不散。上级的指示要求是面向所有单位的原则要求,更加突出普遍性。党委书记要善于在吃透上情、洞悉实情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三个环节,即会前要深耕、会上要恳谈、会后要细做,让上级的要求在本级单位落地有根、接地有气。 准备要充分。会前准备是民主生活会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党委书记要在对班子建设、部队建设全面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对班子成员和个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有清醒的认识,在形成比较成熟的看法之后,做好“三个交流”。先与副书记充分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定性认识与定量分析。尤其是正副书记批评互助的重点要充分交流,把观点讲清讲透讲深,形成思想共识。分别与班子成员逐一交流。会前的谈心交建模方法

原标题:为鹭岛腾飞加载新动能 人间五月天,鹭岛花最艳。这是连长洪晖带领官兵进行的一次例行巡逻——穿行在人流如织的鼓浪屿,忠诚守护这个风光旖旎的鹭岛,同时为海内外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洪晖所在连队,正是久负盛名的“鼓浪屿好八连”。 1985年军队精简整编,听闻八连要移防,驻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向部队表达心声,请求八连留下。“有驻军在,心里踏实。”类似的赞扬,并非八连独有,折射出鹭岛人民对驻军部队支援特区建设发展的由衷点赞。 勇当开拓队,越是艰难越向前 鸥鹭飞翔,浪花轻舞。如今,在厦门环岛路上骑行,习习凉风伴着亚热带棕榈树的芬芳,一定让你陶醉。可谁想过,这个国际化滨海城市、被誉为“大厦之门、花园城市”的“高颜值”现代化经济特区,曾经是个闭塞落后的海防小城。 近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拉开帷幕。1981年10月15日,湖里的第一声开山炮响,开启了厦门经济特区破土动工的历史时刻。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就有驻军工程兵、运输兵的身影。汗水挥洒、机械轰鸣,定格了驻军部队勇当特区建设开拓队的历史瞬间。 “开拓,意味着攻坚克难。到中流击水,方显英雄本色!”谈起驻军部队参与特区建设的往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