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2 02:31 点击:537006

原标题:蛇岛趣事 位于祖国东海深处的西洋岛,素有“蛇岛”之称。 虽是“弹丸”之地,岛上却生活着10余种蛇类。其中,又以剧毒的金环蛇、银环蛇和眼镜蛇居多。 驻守小岛的东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三连官兵,在执勤、训练、巡逻之余,常在哨位旁、炮库内、操场上,甚至被窝里,与各种各样的蛇“邂逅”。 久而久之,官兵们练就了几招“防蛇绝技”,演绎出许多有趣的故事。 “真是见鬼了!”这天一大早,营区菜地里,炊事员刘杰怏怏地抱怨起来。 咋回事?原来,连队饲养的老母鸡“阿黄”,接连几天没见下蛋了,作为饲养员,刘杰心里有点纳闷。 士官长杨建龙仔细勘察“现场”后,指着地面上的“蛛丝马迹”说:“没错,这是蛇干的。它们已经多次在炊事班‘作案’了。” 连队新战士李爽,入伍前曾被蛇咬过。一天傍晚站哨执勤,他隐约听见草丛里传来“窸窣”声响,走近一看,不觉惊出一身冷汗——眼前赫然出现一条1米多长的眼镜蛇,正在吞食一只半大的老鼠。 见此情景,李爽拔腿要跑。同岗的班长叶争光一把拽住他:“遇蛇莫慌,更不能跑,蛇看似凶残,但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 “10多年前,岛上鼠患成灾,岛上的群众还专门引进了三伏天

原标题:最有滋味的聆听 橘黄的灯光下,我又一次依偎在姥爷怀里,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战斗传奇,听到激动处,我仿佛也随着激越的号声一起冲锋……从一个热血沸腾的梦中醒来,却接到家乡来电,94岁的姥爷刚刚悄然仙逝。冥冥中,也许他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和我告别。 姥爷名叫杨崑华,是一位战斗英雄。他温和,开朗,在他身边,总让我感觉温暖踏实。从小,我便是听着他的战斗故事长大的。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解放石家庄等大型战役的姥爷,每次讲起那段尘封的往事都滔滔不绝,他一生的自豪和荣耀显然早已融入那段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的岁月。 姥爷是作为残疾军人享受退伍待遇的。很多和他有类似经历的军人早就举家去了省城或者北京,住更高级的干休所疗养院,享受更优厚的补贴,然而姥爷因为军校毕业证和部队立功证书等证件遗失,只能作为普通残疾军人退伍返乡。二姨曾经托我到保定和石家庄找姥爷当年毕业的军校,看能否证明姥爷的身份,而我因为各种懒散,杂事又多,至今也没行动。不过,姥爷却从不在意这些事,他更愿意让我静静地聆听他讲述从前的故事,一起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每次讲述战争经历,姥爷总是既淡然又镇定,好像诉说着别人的三伏天

原标题:门巴孩子的“玛米更拉” 林海茫茫,云雾升腾,在朗朗读书声中,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这是边陲小镇,一个普通的早晨。 伴随着悦耳的上课铃声,一位边防军人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这样的场景,在西藏墨脱县背崩乡希望小学,已经上演了18年。 18年,这位边防军人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献给雪域边疆,献给门巴孩子们。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梦想,一段艰苦而充实的坚守岁月。 人生几何,时光匆匆。门巴孩子心中的“玛米更拉”(门巴语:兵老师),虽然平凡,却令人敬佩…… 一次偶然机会,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人》节目中,我看到这样一个值得致以敬意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墨脱边防军人周国仁。从此,我记住了这个名字。 看到这篇稿件后,我辗转寻找,与周国仁通了电话。他说,自己最大的幸福就是,18年坚守边防,巡逻边境,18年与门巴孩子们相伴;最大的遗憾是,与妻儿相隔千里,“对不起”成了他对妻子说过最多的话。 今天,随着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18年前门巴孩子们的贫苦状况,已成为历史,富民强边的接力棒已从“周国仁”传递到新一代官兵手中。不少驻守边防一线的部队,都会定期选派文化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的官兵到驻地学校担任辅导员,给边三伏天

原标题:临时党支部动中抓建出效益 本报讯 高三东、马雷同报道:军委审计署第三直属审计中心党委坚持“动中抓建、动中抓管、动中抓教、动中抓学”,全面推进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建设,切实做到理论学习在一线开展、教育管理在一线跟进、组织活动在一线落实、安全稳定在一线筑牢,确保组织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近日,他们圆满完成多项重要审计任务。 根据审计任务实际,该审计中心坚持“动中抓建”,及时调整组建临时党支部,选取政治意识强、阅历经历丰富的党员骨干担任支委委员,切实建强支委班子。为推动“动中抓管”落地见效,他们坚持党员走到哪,党组织的管理就延伸到哪;严格落实廉洁从审“十不准”,设置廉政监督员和审计监督意见箱,开展廉洁从审巡查;严格落实党员汇报思想、报告工作和个人有关事项要求,全面掌握一线审计人员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解难帮困;对照训练考核标准,利用审计现场条件组织开展体能训练考核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展开后,该审计中心着力推动“动中抓教”,因地制宜开设教育课堂。他们采取谈心式教育、请进来教育、走出去教育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开展教育;利用审计组驻地红色资三伏天

原标题:满身“火药味”的科研老兵 硝烟是什么味道?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很难想象。对于长期从事爆炸和武器效应试验的科研老兵——原工程兵防护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任辉启来说,隆隆的爆炸声和弥漫的硝烟,是他数十年科研攻关路上最常见的场景。 投身科研事业以来,任辉启先后3次冒着生命危险在爆炸现场采集科研数据,主持建成我国独具特色的武器毁伤效应试验研究平台,创新我军防护工程主动防护理念,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任辉启,带着深厚的报国爱军情怀,放弃多家驻大城市单位的优厚待遇,来到中原腹地一个山沟里,开始了艰苦的试验攻关。 从军48载,任辉启参与上百次军事演习、弹体爆破研究、高性能武器试验、防护效能评估等大项任务,从峻岭崇山到荒原大漠,从西北戈壁到南海岛礁,足迹遍布祖国大地。 漫天黄尘,沙土飞扬。在某次全军新武器新装备检验性演习中,任辉启带领团队承担火力打击毁伤评估任务,他们需要在高强度火力打击间隙采集大量试验数据。 突然,落弹区1台高速摄像机出现故障。面对突发情况,任辉启迅速带着技术员冲进危险区抢修设备。 演习现场能见度极低,紧张工作中,他被木板上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