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06:07 点击:497629

易纲任新一届央行行长(图/简历) 央行行长易纲两会新华社快讯: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易纲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简历:易纲, 男, 1958年出生,经济学博士1978年至1980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1980年至1986年,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94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1992年获终身教职1994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至200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2002年至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正司局级)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2004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期间:2006年9月-2007年10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2007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09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15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6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学术历程:易纲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生活方式

刚刚宣布!再见,周小川;你好,易纲中国基金报泰勒从2002年12月至今,现年70岁的周小川执掌中国央行已近16年。在前几天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小川参加了他的最后一场“两会”发布会。当被追问接班者人选,小川笑答:“你猜呀!”如今,答案揭晓,接任央行行长一职的是易纲。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名易纲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接任者易纲40年前,他是知青队长,在北京郊外的生产队,经历了那个一切都要定量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他在困惑中开始思考政府的职能与定位。24年前,他是“盗火者”,在北京大学一个荒废的花园,经历了一番“洋插队”后,他和一帮熟谙经济学理论的青年学者创建了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那里,他们开始探索中国的经济改革道路。后来荒废的花园变成了古朴秀雅的朗润园,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长为中外闻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重镇。他说,“我最喜欢的职业是当老师。”原因是可以普及经济学思想火种,再由学生们将这火种燎原。今天,命运把他放在了更受人关注的位置上:3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名易纲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已经在整个央行体系也已工作了二十年之久,一直深耕于货币政策领域。在新的位置上,面对新的宏观经济环境,生活方式

本文源自易纲于2008中国金融论坛于易纲的发言实录我想给大家讲的题目,是说在当前金融风暴下,如何看中国经济。我知道在座的有金融界的各位同仁,而且还有很多媒体的记者。我想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我们金融界,特别是通过中国金融学会,应当对于中国的经济做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我的感觉,当前的风暴冲击应当说对于我们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另外,我也感觉在报道和分析、研究中,总体来讲还是深度的分析不够。大家都在特别集中在一些短期的事件上,短期的事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只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什么时候降息”、“降息空间有多少”、“汇率”、“刺激的投资怎么投”,这些短期的事件报道非常重要,也是应该报道和分析的。但是,我们中国金融学会和中国金融论坛应该放在一些别的深度上。刚才周小川行长对于消费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框架,这值得我们与会的同志仔细地分析。因为如果找到了我们消费为什么占GDP的比重下降,并且你能够找到消费的结构。那么,你就能够出台政策,针对我们的问题来有效地拉动调整,就是有的放矢。就是我们对于定量进行分析的时候,所发生的结果,有可能和我们的直觉、印象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消费这么复杂的情况下。所以,我认为深度的分析生活方式

导读:今天选摘的是易纲两篇小文:一是他为央行同事出版的《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一书的序言,标题为《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一文为他在去年10月十九期间的讲话,主题为解读何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通过反思金融危机,大家认识到,只有货币政策对于维持金融系统稳定还不够,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是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宏观审慎就是对金融顺周期性和跨市场风险传染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在这些实践中,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让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作为双支柱相互配合。可以起到,一,保持币值的稳定。二,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这样一个目的。易纲: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序言本文为易纲为《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作者:伍戈,李斌)一书所作的序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就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一经典著作中阐述了货币数量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值得玩味的是,这部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基之作的题目包含了三个重要宏观变量,其中,后两个(即“利息”和“货币”)都直接涉及货币金融领域,可见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金融理论之间天然的紧密联系。时过境迁生活方式

易纲: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路径逻辑2014年文章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转的关键产业,其基础性作用在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金融系统的效率得不到提高,那么整个中国经济都将受到非常严重的拖累,这是中国金融安全和稳定的最大威胁。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外资银行进入,可提高本国银行业效率和本国货币当局的依法监管水平,但也有少数案例表明,大量外资银行收购合并本土银行,整个市场的竞争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使外资银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可能是中国对外资入股国内金融机构有“股份上限控制”措施的原因。一、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对外开放进程1.银行业开放程度显著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银行业开放,30年以来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银行业开放是渐进、有序的。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时间分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至加入世贸组织前(1979年-2001年)。这一阶段的开放主要是配合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引进外资,开放措施带有“试点”特征,没有开放时间表。1979年,中国批准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日本输出入银行北京代表处,拉开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是香港南洋银行在深圳开设的分行,此后沿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