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08:28 点击:476974

读书,是在这个时代接近自由的最好方式 日前,某招聘网站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白领们中60%的人有坚持阅读的习惯。根据2017年4月进行的第1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图书阅读率为58.8%,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9本。 也就是说,现在中国成年人的人均阅读量,差不多是一年8本书。 根据亚马逊中国、新华网和全民阅读官方网站联合发起的“全民阅读”大调查,有56%的受访者表示,去年的阅读量超过了十本,而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的受访者更是达到了82%。 以上的各项数据都在表明,在当前的中国,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风尚,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你为什么喜欢读书”这个问题下,读者君看到了这样一条回答: 读书是这个时代里让我们接近自由的最好方式。 深以为然。 当前的社会,是个压力过大的社会。学生时代看成绩,工作之后看业绩,之后还有婚恋、职场、家庭等各种问题须臾而至,人生每往前迈一步,就是往身上加重一个枷锁。 人变得越来越不自由。 然而所有喜欢读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无论你面对的是怎样沉重的现实、肩上扛着怎样的负累,身上又有多少的身不由己,但你的灵魂却始终是自由的。 每个人都欧洲

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活出自己,就是内心足够强大[ 读家第40期] 文| 虢雪读者君:吕碧城,民国第一才女,13岁只身救母名动朝野,20岁升任《大公报》主笔,誉满京津;23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校长;25岁又担任袁世凯的机要秘书,成为民国“社交女王”;47岁,毅然皈依佛门……在她身上有太多传奇,有太多惊艳,也有太多唏嘘,她注定是民国浩瀚璀璨的天空中,那一颗最为闪耀的星辰……13岁,只身救母1883年,吕碧城出生于山西太原。其父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科进士,家学渊源。吕碧城出生时,吕凤岐正担任山西学政。次年,吕凤岐同担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一起,创办了令德书院(即山西大学的前身)。但生性耿直的吕凤岐对官场的黑暗和腐朽早已深恶痛绝,不久,辞官回乡。这期间,次子因逃学受到吕凤岐斥责,自经而亡。不过数年,长子又抱病而亡,接连的打击使吕凤岐大为消沉。难以遣怀的时光里,他便亲历督促四个女儿的学业,聊慰余生。此后,吕凤岐将三万卷藏书存于长恩精舍。吕碧城自幼濡养在巍巍风气之中,显示出异于常人之处。吕碧城5岁时,其父游园随口占了一句:“春风吹杨柳”,吕碧城不假思索便答出“秋雨打梧桐”的句子,令吕凤岐大为惊异。吕碧城7岁时,就在诗词书画上有了夯实的基础。时人赞誉:“自幼即有才藻名欧洲

决定结婚前,请先认真问问自己这8个问题!无论对谁来说,结婚都是人生中的大事。有人说,恋爱和婚姻不一样,现在的婚姻,不过就是找个人搭伙过日子罢了。我并不认同,一段好的婚姻,或许不仅仅只有爱情,但是一定包含着爱情。决定结婚前,请一定先问问自己这8个问题。01 你了解你自己吗?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足够的了解自己,就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另一半。只有真正的了解和懂得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人生和婚姻做出选择,而不是在左右摇摆中就随便嫁了自己。如果不想在后半生的每个清晨,睁开眼看到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背影,再无数次痛恨自己当初做出的决定。那就先全面的倾听和了解自己,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的去爱别人。02 和他在一起,你真的快乐吗?有人说,有几个人是因为“需要快乐”而结婚的?只有小时候才会因为和谁在一起开心而在一起吧,现在的成年人不都是为了减轻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压力,为了生儿育女才组建家庭的吗?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结婚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快乐,但如果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你丧失了感知快乐的能力,那么你行尸走肉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本来就要被家庭琐事、油盐酱醋填满的生活,再加上一副坏心情,这样的婚姻欧洲

你的独处时间,显示了你的人生层次 来源 | 随书课堂 ID:suishu2017 - 01 - 听一个已婚的男同事提过一件事:每次他开车回家,到了家楼下还会在车里坐好久。 我原来不是很理解,但偶然看到知乎上有人说: “他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就成了父亲、老公、儿子,却唯独不是自己。 ” 在外面忙于工作与社交,回家之后要对家人事无巨细的关心,忙碌之中已看不到自己的样子,所以,便分外珍惜独处的时间,哪怕是车里片刻的宁静。 正如叔本华所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当人被生活中的喧嚣压得喘不过气时,总会开始渴望独处,可实际上,很多人却并不善于独处。 - 02 - 前两天陪小楚去看她的一个朋友,因为之前见过一次,所以有点印象,一个外表挺精致可爱的女孩。 到了她的住所,窗帘拉着,没开灯,空气闷闷的,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不知道干什么,也懒得收拾。 所以,她一般就是拉住窗帘睡觉,醒了就玩游戏看电视剧,饿了就订个外卖,特别懒的时候就吃泡面。 离开的路上,我问小楚那女孩的工作情况,小楚说,她在一家小的创业公司实习,马上就要转正了,但她没有什么把握,所以欧洲

马云的幸,杭州的运原标题:马云的幸,杭州的运马云很幸运。他在杭州出生,又在杭州建功立业。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如此福气的,那样的故事人们听过太多了:多年后荣归故里,却发现故乡永远都回不去了。而马云和杭州,谁都没有抛弃谁。【AI财经社原创】文| 郑亚红 编辑| 金赫1“突突突突突”,1992年,一阵拖拉机般的轰鸣声划破夜晚寂静的杭州城。马云骑着他那辆第一代电动自行车行驶在上城区的解放路上。然而,这种自行车听着阵仗大,实际“雨点小”,跑得不见得比小黄车快,赶着去夜校上课的马老师还是迟到了。四年前,马云从杭州师范毕业,经历过三次失败的高考,到毕业时,他终于扭转了loser人设,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个被分到大学任教的本科生,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不必再去肯德基吃面试官的脸色。捧着铁饭碗的马老师,副业干得同样风生水起,比如夜校班,再比如依靠西湖英语角拓展起来的商务翻译业务。当然,这些只算小打小闹,1992年马老师第一次正八经创业,跟同事筹了3000块,在青年路27号创办了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1992年是万物生长的野蛮时代。远在2000公里外的成都双流机场上,牟其中用几火车皮罐头换来的四架俄罗斯飞机才刚刚着陆。同样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