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劲松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29 16:15 点击:467996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理论依据有二饶宗颐先生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说,其理论之主要根据有二:一为采用邹衍之五德运转说,计其年次,以定正、闰;唐人自王勃以后,《五行应运历》、《正闰位历》等书,以至宋初宋庠之《纪元通谱》,皆属此一系统,宋儒则深辟其谬,惟《唐书王勃传》但存其端倪而已。另一为依据《公羊传》加以推衍,皇甫湜揭“大一统所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欧公继之,标“居正”、“一统”二义。由是统之意义,由时间转为空间,渐离公羊之本旨。然对后来影响至大。温公谓:“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也。”东坡谓:“正统云者,犹曰有天下云尔。”(明徐一夔引此说)皆从空间立论。此一义后来且影响及于实际行动。元世祖之灭宋,即由此一观念所策动。《元史刘整传》云: 至元四年(1338)十一月,(整)入朝……整又曰:“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耶?”世祖曰:“朕意决矣!” 故元之有宋,即为争取正统,此正统即大一统之意也。  宋代《春秋》之学,北宋重尊王(孙复著《春秋尊王发微》十二篇可见吴劲松

饶宗颐 :做学问和做人要耐得住寂寞 有平常心态饶宗颐,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中国广东潮州人,祖籍广东潮州。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名誉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饶宗颐捐款50万元港币,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读书品画35cm×138cm饶宗颐精通古琴,善于诗赋,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随年岁日长,他的书画作品越来越精到,已经呈现出一种与前人全然不同的风貌。2003年饶宗颐捐出自己大部分的藏书,在香港大学建成饶宗颐学术馆,这里挂满了他的各类书法和绘画作品。富富安乐34cm×136cm有人评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炼,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他在技法上已经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他的性情与人生观,也圆通无碍地融在画中,使其画作成为了传说中极其罕见的学者吴劲松

送别饶宗颐:“他是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今天凌晨,国学泰斗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而去年8月,先生刚刚过完百岁生日饶宗颐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他与钱锺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锺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饶宗颐先生手迹01 | 潮州首富家里走出的学问宗师1917年,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他的家族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更是深厚,父亲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少年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饶宗颐曾经自述:“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吴劲松

斯文在兹:国学泰斗饶宗颐于岳麓书院设“国学奖”资料图饶宗颐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及中国语言及文学荣休讲座教授、西泠印社社长。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可谓是著作等身。饶先生曾言自己做学问实属“求真,求实,求是”,也曾讲过“多育人,多帮人,多扶人”。“求实”与“育人”,是饶先生一生的不懈追求。饶先生曾在用以表彰长期从事国学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卓著成就的“致敬国学——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中,荣获了“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代替饶先生前来领奖的邓伟雄教授(饶先生的女婿)说:“饶先生说自己一生秉承求真、求是、求正的原则。这次颁奖典礼所获的奖金,他会捐赠出来,用于培养下一代年轻人。” 鉴于近年来岳麓书院在国学传播与育人方面的突出成绩,饶宗颐先生将首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的奖金——人民币50万元,全部捐献给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用以表彰有志于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基础扎实、具备一定学术潜力的优秀学生,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学教育与研究、加快国学人才的培养。正如“斯文在兹”的赞许——这是饶宗颐先生送给岳麓书院的墨宝——它既是对岳麓书院以往成绩的肯定,也表达了饶先生对于岳麓书院未来发展更上吴劲松

国宝级饶宗颐传奇人生:低学历进港大 大红绿俏老翁资料图饶公是个奇人。我时常登门请教的耆宿罗锦堂先生,曾如此评价老友饶宗颐。与罗先生聊天时,总听到有几则关于饶公的风雅趣事。我与饶公素不相识,起初闻之,不以为意,慢慢听多了,一位温厚可敬的学者形象,便在我脑海里鲜活起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罗先生由香港新亚书院移帐香港大学,其时供职于港大中文系的饶公是推手。俩人之前从未谋面。饶公透过罗先生时常在《大陆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窥其文学功底,印象深刻,乃致信至台湾,诚邀罗先生来港大教书。香港大学为英国政府创办,待遇佳,门槛也高。抗战以来,大批流亡香港的内地学者,争先恐后挤破头,希望在这块学术领域取得一席之地。港大中文系的系主任Frederick Sequier Drake(林仰山)是英国人,英美教育体制迥异,单凭教师称谓,可略窥一斑。教授之衔(Professor)独一无二,冠于系主任头上,副系主任为Reader,其他讲师如饶宗颐(也就是现今的教授级别)则为lecturer。英籍系主任虽略谙中文,但对中国文学方面师资的筛选,全赖饶宗颐。1964-65年度中文学会主席黎翰兴毕业(右一),与饶宗颐(右二),罗香林(右三),杨维桢(左二),罗锦堂(左一)老师合影。接获饶公的信时,刚刚荣获台湾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吴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