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滨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1 11:33 点击:452720

显得少女,又带着女人的风情,许晴这组照片太美了!最近由许晴和伊桑·霍克主演的好莱坞电影《24小时:末路重生》快要上映了,电影官方也放出了更多的剧照,而小编看到剧照之后只能感慨,那就是:许晴保养得真的太好了!这样的年纪保持这样的少女感,也是真的没有谁了!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许晴显得少女,但是却也带着女人的风情,比如这两张剧照,你可以看到一个女人的妩媚和优雅,哪怕只是露出一小块肩部肌肤已经很有诱惑感了!还有就是这张照片!看看这个皮肤!还有许晴这个眼神,仿佛自带满满的优雅。不得不说的是,都说许晴公主病,可她本身的少女感给人的感觉就是小公主,毕竟人家这样的皮肤这样的气质,说是小公主也不为过。而且笑起来的时候还很甜耶。小编只能说,现在的许晴,是心态和脸庞的双重少女感,确实挺让人羡慕了,保养和心态都太好了!齐家滨

高晓松:我想成为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高晓松,中国知名音乐制作人,同时也是电影导演、作家、脱口秀主持人、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杂书馆馆长。图/李伟/新周刊原标题:高晓松:我想成为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文/ 罗屿少年恣意,顾影自怜。“投胎”带来的优越感,让年轻时的高晓松恃才傲物。然而,当人生进入下半场,高晓松身上虽仍有北京男孩那股吊儿郎当与混不吝的劲头,但他明显更谦和也更内敛了。如他所说,每个人都会被生活打得劈头盖脸,大家或早或晚都体会了平凡。当年电影《孔雀》还在粗剪,高晓松看过样片后写下一首歌,在机房唱给导演顾长卫听。“由于我唱歌走调,他没看中。有时歌与歌手是缘分。”这个被高晓松压在“箱底”的作品,在2017年终于等来有缘人——高晓松将这首《蓝色降落伞》给了歌手周深,并自己出资带领“乐坛高家班”为周深打造了最新专辑。高晓松从不掩饰对周深的喜爱,他说后者的声音不但超越性别,而且超越时代,俨然“一个人的唱诗班”。包括周深在内,高晓松一路发掘的歌手,在声音上大多有相同特质:干净、纯粹。似乎只有这样的音质,才与他在歌曲中以近乎虔诚的姿态所描绘的青春、梦想相匹配。有人因此感慨,历经浮沉已成中年大叔的他,心好像还停在那个月亮般遥远的纯真年代。在齐家滨

90后只是想做一个正常人,为何那么难?2018年1月18日, 4位90后女生组成的海洋划艇队,历时34天13小时13分钟完成划艇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同时打破该项赛事女性世界吉尼斯纪录。原标题:90后只是想做一个正常人,为何那么难?文/大有对待年轻一辈总有两种极端做法:要么把他们捧到天上,要么把他们踩在脚底。这一代人还能誓言改变世界吗?其实,他们只想做正正常常的一代人。他们是被强行贴上“80后、90后”标签的一代人。郭敬明说他和韩寒谁也不能代表80后。《新周刊》从“80年代下的蛋”全景曝光新生代,到“飘一代”“我世代”盛赞年轻人,再到“90后:他们不是另一代人,他们是另一种人”、“95后,我们可以谈谈吗”,基本是从想搞懂、搞不懂到搞不定,但无论如何,新的总是好的。从人群总量上看,90后比80后锐减三成,从2.4亿跌到1.6亿。拜生育政策所赐,中国年轻人口呈衰减之势已成定局。那为何传媒推崇90后?就因为他们是新的,就像当初推崇80后、未来推崇00后一样……这是个速朽时代。对待年轻一辈总有两种极端做法:要么把他们捧到天上,一切以80后、90后为时尚,为标杆,极尽笼络利用之能事;要么把他们踩在脚底,一切的脑残八卦、一切的不负责任都堆到他们头上,以长辈身份,极尽教训打压之能事。这一代人齐家滨

周杰伦《等你下课》了,能不能把青春还给我?原标题:周杰伦《等你下课》了,能不能把青春还给我?本文转载自:衷曲无闻微信号:zhongquwuwen文/衷曲无闻他是我整个青春岁月的旁白。0100:00回到酒店,打开《等你下课》,一直单曲循环,已经停不下来了。从《七里香》开始听周杰伦的歌,那时候只要是他的歌都会听,128mb内存的mp3,大概能存40首左右。现在对于对于他的那种狂热已经减少,关于他的报道也很少关注,但每年新出的专辑,总是要第一时间听几遍。就像是一个老朋友,很少联系,但是从来不会忘记。《黑色幽默》《回到过去》《一路向北》《世界末日》《开不了口》《告白气球》……周杰伦的歌,只要是那些四个字的,绝对经典。《等你下课》的间奏里,用了和《想你就写信》一样的三弦,紧跟着的那段弦乐,有《七里香》那种熟悉的味道,副歌的开头和《手写的从前》很像,但听着要更舒服一些。尽管他已经发福到和宋冬野没差,但只要是听他的歌,前奏一响起,我就能回到过去,回到那段青涩美好的旧时光。以前总觉得他的歌是童话,现在发现对于经历过一些离别和伤痛的人,童话的深处还藏着一些惊喜。就我而言,他是我整个青春岁月的旁白, 他的歌是我所有青春故事的注脚。02那还是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刘德华的《男人哭吧齐家滨

我一个南方人 却爱上了北方的面原标题:我一个南方人,却爱上了北方的面南方的面很好吃没错,但想一口气吃N种不重样,去北方吧。文/曹吉利在南方地区,面条也许只是夹在米饭、粽子、米粉等诸多饮食中间的一种调剂,但在北方的很多地儿,长久以来,面条就是绝对的主食。北方人对面条的热爱,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最古的面在西北,最闻名的面在兰州兰州马大胡子的厨师制作拉面。/中国石油报北方人吃面有着先发优势,从考古来看,最早的面条制品出现在中国西北。青海出土过一碗面条,当时突发地震,这碗刚出锅的面条不幸扣翻在地,因祸得福,在废墟中隔绝空气,历经四千年重见天日,证明了北方人吃面之早。位于青海附近的新疆、甘肃两地,至今仍凭借新疆拌面和兰州拉面享誉全国。尽管一个是拌面,一个是汤面,但都带有西北饮食特点。新疆劳道拌面一盘没有金黄色泽和浓厚汤汁的新疆拉条子,简直不好意思端上桌来。当然,在机场火车站匆匆吃下的那一碗冠名“兰州”的拉面,或许是出自青海化隆人之手。如果真有心,不如远赴西北,在横贯黄河的中山桥边,尝尝真正的兰州牛肉面,仔细数一数碗里的“一清(汤)二白(白萝卜)三红(辣椒油)四绿(香菜葱花)五黄(面条)”齐不齐全。和各地快餐式的“兰州拉面齐家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