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利奥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6:27 点击:433097

原标题:二○一七国际军事科技动态盘点 智能机器人成为宇航员 2017年初,俄罗斯开始训练一个名为“费奥多尔”的智能机器人,计划将其搭载在“联邦”号载人飞船上,代替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目前,该智能机器人可进行双枪精度射击、车辆驾驶等复杂操作。 纳米无人机交付使用 2017年5月,美国航空环境公司宣布,将20架“鹬鸟”无人机交付美国军方。这种四旋翼无人机重142克,时速32公里,一次充电可飞行15分钟,能抵御时速24公里的风。它还配备了电子光学和长波红外线传感器,全天候都能拍照或录像,使用平板电脑控制,可增强单兵的战场环境感知能力。 俄军首个通信气球问世 2017年11月,维加公司为俄军研制的首个通信气球问世。据报道,该气球能将300千克的设备送至3500米的高空,滞空时间可达半个月,用于超远程无线电通信、超视距无线电定位,还可以配合其他通信工具协调军用飞机的行动。有专家指出,一个这样的气球可以代替数十座地面中继站。该系统成本低,且部署只需要几分钟时间,使用十分方便。 美研究“脑波窃密”技术 2017年7月,美亚拉巴马大学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让参与者戴着EEG(脑电图描记器)设备在键盘上输入预先生成的随机码,德西利奥

原标题:2017年度兵器光影秀 即将过去的2017年,无疑是热闹的一年,各国武器在世界舞台上争相亮相,上演着一场场风云激荡、精彩纷呈的戏码。 在中东,一对号称“世界之最”的“炸弹伉俪”联手反恐战场,脾气火暴的他们如何隔空“相爱相杀”?在大西洋两岸,“美国总统”还没来得及发个推特,“英国女王”出门就呛了一大口水,坐拥新航母的他们各自有怎样的告白?不知多少枚朝鲜导弹的尾迹照亮了韩国正伏地散开的“萨德”,也不知X-37B空天飞机的太空环游为什么变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别急,攥紧门票,兵器有温度,装备有性格,让我们一起来回味2017年世界兵器故事的那一幕幕精彩。 《老友记》之“炮弹季” 老爸老妈加老炮 愤怒的“老妈”—— “炸弹之母”温压弹 一声撼天裂地的巨响之后,阿富汗东北部一处“伊斯兰国”的坑道工事连同其中的近百名恐怖分子灰飞烟灭……时间定格在2017年4月13日。这一天,美军首次在实战中投下了一个重约10吨、爆炸半径达150米的大家伙。 GBU-43是美军实战中用过的最大常规炸弹,号称“炸弹之母”。它属于温压弹的一种,虽不是核武器,但杀伤力与小型核弹不相上下。 “炸弹之母”(MOAB)于2003年装备美军,爆炸时形成德西利奥

原标题:我的上半年成绩该如何“安放” “东新,在部队好好干,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周末,与父亲通完电话,我的心里沉甸甸的,真不是滋味。去年春节,在父亲病床前,我曾许下诺言:“一定要干出个样子!” 放下电话,回想我这一年,还真是蛮拼的!年初,上级组织油料专业比武,40多个日夜里,我白天黑夜地加班,终于取得第二名。6月份,驻地突降暴雨,我带领全班在抗洪一线抢修道路、转移群众,期间父亲病重的消息被家人瞒了下来,我因完成任务出色,被上级通报表扬…… 正当我向着与父亲的约定奋力拼搏时,一纸命令改变了现状:部队改革调整,我由某团转隶到某旅。移防前,指导员拉着我的手说:“到了新单位,一样要努力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从头再来,努力工作,绝不能让人看扁了!”来到新单位那天起,我和原单位几名战友暗下决心,打起十二分精神拼命工作。 前不久,部队参加实弹战术演习,我和战友负责侦察敌情信息。10月的海边,寒风凛冽。为了以最高标准完成侦察任务,我们几个人裹着一件大衣顶着寒风蹲守了一天一夜…… 今年年底评功评奖前,指导员找大家谈心。轮到我发言时,我沉默几秒后笑着说:“我们来得晚,为新单位做出德西利奥

原标题:新鲜蔬菜“搭”战鹰上高原 本报讯 颉海书、张少平报道:战鹰临空,铁翼飞旋。12月中旬,海拔3600多米的马衔山上空云开雾散。随着一架直升机平稳着陆,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马衔山模范雷达站”官兵一片沸腾。大家一边向执行首飞任务的飞行员献上鲜花掌声,一边有序地将绿油油的蔬菜搬向菜窖。 马衔山雷达站驻地山高路险,自然环境极度恶劣,一直有“六月雪、七月冰,锥子雨、刀子风”的说法。建站49年来,每到大雪封山时,他们经常会面临“给养上山难、病号下山难”的困局。 今年,正赶上该基地立项为所属某运搜团修建高原野外直升机着陆场。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将着陆场建在马衔山上:一方面马衔山环境恶劣、气候多变,正是复杂条件下练兵的好地方;另一方面可为马衔山雷达站开辟空中给养线,如遇大雪封山或突发紧急情况,可利用直升机展开雷达装备抢修、应急物资运输和伤病员救送任务。 经过严密论证,该项目历时两个月顺利完工。随后,该运搜团成立机组,开展高原起降、山区飞行攻关研讨,针对山高气温低、穿云飞行容易结冰、地形复杂障碍物多等难题,反复推演训练,最终实现在陌生环境、陌生航线首飞成功。 新航线的开辟不仅打通了雷达站官德西利奥

原标题:2017中国军工“满园花开” 不觉之间,2017年即将匆匆而逝。历史之轴上这段并不算长的时间刻度,却因所处时代的不凡而分外精彩。年终回眸,这些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工新闻,值得我们骄傲、回味和铭记。“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习主席在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长萦耳畔,强军的征途就在脚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刻,中国军工正紧紧扭住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阔步前进。 中国“智造” 顶天立地的干劲 这一年,举目苍穹,满满都是国产战鹰高飞的掠影—— 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型多用途无人机“翼龙Ⅱ”一飞冲天,中国“智造”再推新作;练兵场上,空军“红剑-2017”体系对抗演习激战正酣,空警-500预警机尽展霸气雄姿;沙场阅兵,由直-10、直-19、直-8B等组成的陆上作战群空中突击梯队“神兵天降”,雷霆出击,让陆军插上了翅膀…… 镜头切换到另一边。继运-20之后我国大飞机家族再添重量级成员,C919直冲云霄、AG600御风而起,中国大飞机“三兄弟”蓝天聚首,东方航空大国正向航空强国全力冲刺;歼-20首次以三机编队的战斗姿态接受检阅、运-20成功德西利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