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关注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2 19:04 点击:411654

摘要 11月中下旬开始,市场主要指数不断下行,此番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调整会否延续?目前哪些股票具有配置价值?本报记者邀请信达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谷永涛、光大证券财富管理中心高级投资顾问余纯、平安信托投资副总监魏颖捷就此进行分析。   11月中下旬开始,市场主要指数不断下行,此番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调整会否延续?目前哪些股票具有配置价值?本报记者邀请信达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谷永涛、光大证券财富管理中心高级投资顾问余纯、平安信托投资副总监魏颖捷就此进行分析。  利率水平明显上升,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一度突破4%关口,创出三年来新高。债市对资金变动更为敏感,而历史上债市波动往往会向股市传递,本次债券市场的调整亦给股市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市场自5月底到11月中旬这段时间积累了较大涨幅,技术面调整压力也较大。5月25日至11月13日,中小板指、沪深300、全A的涨幅分别达到了26.21%、20.56%、16.27%,创业板指在此区间也录得了7.33%的涨幅。板块方面,食品饮料、电子元器件、家电、非银板块的涨幅均超过了30%。叠加年末投资者兑现收益意愿增百姓关注

摘要 近期受四季度资金短缺、有色金属需求淡季、美元指数止跌反弹,叠加市场对中国需求疲软等印象,大宗商品有色板块走势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股票市场上,有色板块四季度走势疲弱,9月1日至12月8日,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下跌13.14%,同期上证综指下跌2.11%。   近期受四季度资金短缺、有色金属需求淡季、美元指数止跌反弹,叠加市场对中国需求疲软等印象,大宗商品有色板块走势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股票市场上,有色板块四季度走势疲弱,9月1日至12月8日,中证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下跌13.14%,同期上证综指下跌2.11%。  在沪铜持续走低期间,铜相关概念股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近五个交易日中,江西铜业下跌8.02%居首,鹏欣资源下跌7.85%,白银有色下跌4.49%,博威合金下跌4.29%,梦舟股份下跌3.67%。  11月OECD最新经济展望报告将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3.5%上调至3.6%,维持2018年3.7%的预期不变,其中OECD维持中国2017年和2018年的经济增速预期6.8%、6.8%不变,但分别上调了美国和欧元区经济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  中国经济方面,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仍面临放缓风险。根据国百姓关注

原标题:战斗的青春最动人 11月29日晚,国防大学国防大讲堂里鼓乐盈耳,青春激荡,该校统训研究生汇报演出在《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拉开序幕。数百名研究生学员,用跳动的音符抒发强军梦想,用豪迈的誓言挥洒炙热的青春力量。 在第一乐章《牢记训词铸就忠诚》中,情景剧《忠诚与梦想的对话》以“亲人对话”“古今对话”“与祖国对话”三个章节,表达了学员以苦为乐、以国为家、甘于牺牲奉献的使命情怀。今年7月19日,在军队院校和科研训练机构改革推进之际,习主席亲自为新调整组建的国防大学授军旗、致训词,激励着全校师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在训词的指引下,国防大学肩负着培养联合作战人才和高中级领导干部的神圣使命,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阔步迈进。 刚劲洒脱的舞蹈《争当会打仗的高徒》拉开了第二乐章《今日课堂明日战场》的帷幕。3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学员表演的小品《外军研究生》,博得阵阵喝彩。歌曲联唱《假如今天战争爆发》《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从古田再出发》,不同军兵种研究生诠释着不同的军装颜色、一样的使命担当。第三乐章《高举旗帜奔向未来》中,男女声二重唱《不忘初心百姓关注

原标题:缅怀·铭记·奋进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这个日子,在公祭现场都会有舒缓低回而又铿锵有力的军乐曲,寄托着无尽的怀念在天空回荡,带着磅礴的力量激荡在亿万炎黄子孙心头,清晰的旋律、清脆的号角、清亮的鼓点让人们在悲壮中体味到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和浴火重生、砥砺前行的骨气豪气。 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礼乐在重大仪式活动中的运用,关于礼乐的经典论断不胜枚举。近现代以来,乐器种类不断丰富、呈现方式变化多样、音响效果更臻完美,礼乐得到了空前发展,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近年来,礼乐更多地运用于服务内政外交活动,在各级组织的纪念活动中,人们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礼乐寄托对历史的铭记,表达广大军民砥砺奋进的思想情感。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历来高度重视烈士纪念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并隆重举行相关纪念活动。在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活动中,用仪式音乐、主题音乐传递全社会对死难同胞的怀念之情,彰显强国之志;在志愿军烈士遗骸回迁、迎接遇难维和军人遗体回国、英烈人物殡百姓关注

原标题:南京,那些抹不去的记忆 因为曾在南京读书,回想起来,除了每年12月13日响彻全城的警报声让人揪心外,还有几个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记忆片段,一直印在我的脑海。在编发这篇稿件的过程中,几帧镜头,一一浮现。 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天色阴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一群20岁左右、挂着红肩章的军校学员正在参观,我也身在其中。那一天的我们格外沉默,默默地听、默默地看,仿佛多说一句话,就会惊扰遇难的同胞;仿佛多说一句话,就会戳得心更疼。记得,在广场上留影时,每一张面孔都沉重肃穆。有同学说,我相信所有在南京生活过的人,再难对“那个国家”产生好感…… 比那次参观的早些时候,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们列队坐在操场的马扎上,集体观看吴子牛执导的电影《南京大屠杀》。记得夜很黑,电影的镜头也很昏暗,随着情节的演进,操场上的空气压抑得仿佛要凝固。当银幕上一再出现日本兵烧杀淫掠的疯狂与残忍时,后排的一位男生终于按捺不住,站起身高声痛骂。那一次,在场的干部并没有上前阻止…… 无论是时隔多年后纪念馆里的注视,还是操场上宽银幕的再现,仅仅是间接的了解,我们已感到“无法承受之重”。而沉重之余,我们不能不联想的百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