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2:54 点击:402743

原标题:特朗普三转“反穆”推特惹恼英国英媒:他在把憎恨常态化【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琳】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又惹祸了,这次是因为转发英国极右翼的“反穆”推特。这立刻让英国媒体炸开了锅。英国首相梅的发言人29日表示,特朗普转发极右翼政党“英国优先”的推特“是错的”。29日一早,特朗普连转3条“英国优先”党副主席弗兰森的推特。3条推特发了几段不同“反穆”视频,包括“穆斯林殴打拄拐杖的荷兰男孩”“穆斯林毁坏圣母塑像”。受到特朗普转推的“恭维”后,弗兰森立刻兴奋地在网上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转发了这些视频,他有4400万粉丝,上帝保佑特朗普!保佑美国!”但英国舆论对特朗普的做法十分不满。去年遇刺身亡的英国工党女议员乔·考克斯的丈夫布兰登对特朗普转推很是恼火。袭击者杀害考克斯时喊着“英国优先”。布兰登29日表示,“特朗普在自己的国家把极右翼合法化,现在他想在我们的国家干同样的事。传播仇恨会导致不良后果,这位总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还有一些人呼吁立即收回对特朗普访英的邀请。工党议员乌穆纳批评说,“特朗普在把憎恨常态化,如果我们不对此表示反对,将走上一条非常危险的路”。英国广播公司说,英豕

原标题:文化广角 多彩活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兰州市西固区人武部与兰州石化公司共同策划,组织开展军地合唱比赛、军地风采大赛、军地艺术作品展等系列活动,让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在军民融合中开花结果。参与活动的官兵和群众表示,以多彩活动为载体进行宣讲,有利于大家进一步加深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理解。 (熊艺雁、吴 娟) ○在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清河口边防连,一场由该连战士自编自演的《夸夸党的十九大》快板书,赢得官兵点赞。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该旅文艺骨干组建起快板小分队,认真研读报告,精心编写唱词,并分批为官兵表演。看完表演的上等兵蔡琨说:“连队用快板的方式解读十九大精神,让我学得更深、记忆得更牢。” (朱爱军、殷鹏钊) 红色名片助力国防教育 广东梅州市梅江区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老区,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革命活动的足迹,革命遗迹和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在全民国防教育中,梅江区人武部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利用常态学习宣讲、重大纪念日组织活动、红色文化上网工程等形式,建强宣讲骨干队伍,组织豕

原标题:讴歌新时代的强军英雄 去年11月30日,我非常荣幸地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习主席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了文艺创作中的问题、思路和努力方向,从四个方面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明确了使命责任。今天,重温习主席这篇重要讲话,仍然感到其中的重要论断既有针对性,更具有指导性,情真意切,意义深远。 习主席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只有做到“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我认为军队艺术家首先是军人是战士,战士的作为就是冲锋陷阵,战士的性格就是铁血阳刚,军事文艺作品就应该是电光火石,就应该是冲锋号角。实践证明,军事文艺本身是战斗力,而且是凝聚战斗力的战斗力。习主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我们军队的文艺创作,就决不能是一己悲欢、杯水风波的小时代,必须突出聚焦强军目标、反映强豕

原标题:光影讲述:几多壮美几多情 强军影像,书写时代华章;迷彩光影,凝聚磅礴力量。11月22日,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和解放军报社联合举办的“强军路上新风采”全军摄影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200余幅(组)军事摄影作品列阵展墙,讲述着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坚定步伐。 一 徜徉在战味浓郁、兵味十足的影像长廊中,观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触摸着伟大时代带给军营的崭新气象,感受着广大官兵在强军路上策马扬鞭、昂扬奋进的激情。 是什么让官兵对鲜红的党旗爱得如此深沉?是什么让青春在绿色营盘熠熠生辉?在“铁心向党”展区,不同线条、光影、形象、场景,讲述着我军永不褪色的军魂。冲锋、奔跑、呐喊……一个个画面,生动诠释了全军官兵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坚定自觉,映照出人民军队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赤胆忠心。 “作为装甲兵的后代,我永远不会忘记王杰班长的故事!”展厅中,来自世纪坛医院的护士陈小琴在《英雄班的新跨越》这幅作品前久久徘徊,义务做起讲解员,为观众讲解王杰的事迹。从她欣慰的神情中,我们看到人们对英雄精神的永恒记忆,更看到豕

原标题:持久自由行动 “持久自由行动”是“9·11”事件后美国及其联军对“基地”组织和其庇护者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声称:这个代号预示着美国这次军事行动“将不会速战速决,而要花费数年的时间”。 2001年10月7日,“持久自由行动”正式展开。起初的军事打击是一系列的战斗组合,既有空军基地起飞的B-1、B-2和B-52轰炸机进行的战略轰炸,又有航空母舰上起飞的F-14和F/A-18战斗攻击机进行的战术空袭,还包括从美国和英国军舰及潜艇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所进行的远程突袭。 该行动的短期目的是抓捕本·拉登及其他阿尔卡伊达首领,防止阿尔卡伊达进行其他的恐怖攻击,摧毁恐怖分子的训练营和基础设施。 在“持久自由行动”中,所有美军阵地和其他部队都是通过空中补给的,这是美军运输司令部所取得的显著成果。美军还广泛地使用了无人机,对敏感的地区,军事设施和部队集结点进行24小时的侦察。(刘  民辑)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