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8 23:56 点击:275183

韩国科技公司只招岁数大的人 员工最大年龄83岁IT之家6月18日消息 一家名为“永远年轻”的韩国科技公司在用人方面规定非同寻常,并且十分严格。目前这家公司共有420名员工,员工年龄在55岁至83岁之间,在2013年创立。韩国很多企业要求员工在法定退休年龄60岁之前退休,而“永远年轻”的创建者郑恩盛希望通过行动证明,对企业而言,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有价值。所以自公司创立之初,他就明确执行上述招工规定。这是一家内容监控公司,主要是负责审查敏感信息,监控一些博客内容,还有人需接受IT技能培训,有时还得给孩子们上编程课。郑恩盛称,这些老年员工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总是渴望学习新知识。“永远年轻”公司员工每天轮班工作4小时,且每小时有10分钟休息时间。有茶歇室或休闲区提供休息等。全国高校

刘强东发内部信:下一个12年 京东将变得更强大原标题:刘强东发内部信 京东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刘强东和奶茶妹妹在京东成立12年的今天,刘强东发内部信,提及每个618都是京东员工最忙碌的日子,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在信中表示,京东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希望员工可以不忘初心、坚持梦想。 同时刘强东对未来做出展望,希望在下一个12年京东可以变得更强大。以下为刘强东内部信全文:亲爱的兄弟们:今天是618,也是京东12周年的生日。每一年,我们的生日都是在灯火通明中迎来,在通宵达旦中度过,在仓库、在配送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兄弟们或汗流浃背,或风尘仆仆,正是你们这些年的坚守和付出,才为京东赢得了今天的尊重和成就。这12年正好是中国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的一个时代更替。京东的发展离不开这次互联网浪潮带来的历史机遇,但回归个体,我们更需要感谢的是这些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波折和坎坷,这些艰辛让我们学会了把握机会,学会了珍惜资源,也学会了审慎和反思。站在12年的关口,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大家再次回顾一下一直以来支持京东走到今天的力量是什么:  1、不忘初心。京东是为创造价值而生的企业。从创业第一天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考虑这件事是不是苦、是不是累、是不是利全国高校

京东配送机器人正式投入运营 中国人民大学配送首单原标题:京东配送机器人今日完成首单配送任务京东配送机器人央广网6月18日消息 2017年618期间,京东配送机器人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完成首单配送任务。继京东无人机运营中心落成并启动常态化物流配送、物流机器人入仓进行订单生产之后,京东配送机器人也正式落地投入运营。这不仅是全球范围内的配送机器人的创新性的第一单,更意味着以京东配送机器人、无人机、无人仓为代表的京东智慧物流全面落地投入运营。京东配送机器人全球首单于人大校园完成6月18日上午9点,京东配送机器人从人民大学的京东派出发,自如地穿梭在校园的道路间,自主规避障碍和往来的车辆行人,安安稳稳地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并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户货物送达的消息。客户输入提货码打开配送机器人的货仓,取走了自己的包裹。京东配送机器人是智慧物流体系生态链中的终端,面对的配送场景非常复杂,需要应对各类订单配送的现场环境、路面、行人、其他交通工具以及用户的各类场景,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并迅速执行,这需要配送机器人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京东配送机器人将应用于更多场景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已经在京东配送机器人的升级计划之中,作为整个物流系统中末端配送的最后全国高校

ofo早期投资人:目前没考虑与摩拜合并共享单车又在新一轮巨量吸金。6月16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总额超过6亿的E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这轮依然是腾讯领投,同时引入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l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机构,同时,红杉资本中国基金、TPG、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此前有消息称,ofo正在以3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不过从融资速度上来看,这一次摩拜走在了前面。有人将摩拜、ofo的E轮融资视为收官之战,认为这可能是决定双方生死的一轮融资。早在去年9月,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就曾公开断言——“共享单车将在90天内结束战争。”如今,9个月快过去了,共享单车的战争不仅没结束,还从烧钱大战到补贴大战,又转移到海外大战。接下来,共享单车市场战局将怎么走?ofo、摩拜两巨头的PK何时见分晓?就此,全天候科技跟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进行了独家面谈,众所周知,他是ofo和滴滴的早期投资人。影响下步战局的关键:资本忍受力全天候科技:摩拜已完成新一轮融资,ofo的融资进展如何?朱啸虎: 还在进行当中,还在谈条件,希望谈的更好一点。应该会很快吧,大家要有些耐心。全天候科技:有人把摩拜ofo的这轮融资视为决定生死的收官之战。你怎么看下步战局?全国高校

乐视30亿买楼40亿卖 贾跃亭的算盘地产人不懂贾跃亭40亿元。这是乐视为三里屯工三项目开出的新价码,这个价格较乐视去年约30亿元的收购价上浮超过30%。商业地产发展商的想象力不够用了,要知道,在这一行,抛开租金谈资产价格的都是耍流氓。工三项目易主一年,品相随之改变,如果说世茂手中的工三是个身量未开的小家碧玉,定位不清,远比不上近在咫尺的太古里明媚妖艳,那么,乐视接手一年后,工三便几乎要跳起广场舞了,无论什么时候去,一层的宝贵空间永远在做特卖,上品折扣的那种。如果有人告诉我,在这种运营水平下,工三的租金水平上涨了30%,我会觉得MUJI、UR们都疯了。所以,商业地产圈的人士如何看待40亿元的报价呢?首先,他们会说,乐视的思路,我们不懂。毕竟,八百米外的三里屯太古里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业项目,虹吸效应使得太古里周边几乎没有堪称成功的购物中心,倒是百货撤店、商场易手的消息不少。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大树底下也不长草,除非你也是大树,比如你是九龙仓,你就可以平分秋色,放眼全国,能达到这种水准的商业发展商实在太少,即便达到这种水准了,给它一个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可租赁面积2.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它也施展不开。再者,商业项目倒手,通常五六年会是一个比较优质的时间节点,全国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