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李煜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2 11:31 点击:269771

  根据澳国民银行(NAB)最新发布的农产品价格指数报告,整体来看,5月份农产品价格整体再次上涨1.5%。主要得益于谷物价格温和上涨及乳品拍卖平台成交结果强劲。棉花、羊毛、水果及蔬菜产品也表现不俗。  然而,肉类产品价格下滑,其中猪肉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国内猪肉价格较上一年已下跌20%以上,牛肉和羊肉价格略有下滑。  从各州层面来看,5月份,新南威尔士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0.8%,同时以乳业为重的维州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2.8%。依赖于谷物类产品的西澳地区,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了2.5%,南澳地区农产品价格指数上涨了2%。塔州农产品价格指数涨幅最大,达3.1%。昆士兰州拥有大规模的肉牛产业,其农产品价格指数基本维持不变,仅上涨0.2%。    (责任编辑:DF302) 浪淘沙 李煜

  有机婴儿食品公司Bubs Australia(ASX:BUB)日前向市场披露,与上海营养保健食品公司Brilite Nutriti>公司公告,短期内Brilite公司将协助Bubs旗下全部婴儿配方奶粉及有机食品在中国通过最终入市审批。长期来看,Bubs将以Brilite公司大数据作为基础,为中国市场研发并推出新产品。  中国政府监管机构针对洋奶粉施行的注册制度将于2018年生效,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婴儿奶粉生产企业目前紧密推进相关产品注册,包括a2牛奶、贝拉米等澳洲公司正争取锁定或巩固与本土有注资资质的加工企业合作关系。而产品能否通过监管审批对于倚重亚洲市场的Bubs等品牌乳企的发展有着关键意义。   今日,贝拉米向市场宣布重大筹资计划,拟发行总额6040万澳元的新股,所筹资金用于支持一项“运营稳定性计划”,包括收购维州的Camperdown奶粉厂,该工厂拥有可向中国进行奶粉出口直销的许可牌照。  5月底光明乳业持股的上市乳企新莱特乳业(ASX:SM1)宣布总额5600余万澳元的购厂投资计划,目标是迎接即将到来的奶粉市场“快速增长期”。其透露公司正寻求向新西兰初级产业部与中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进行新工厂的注册。  百利浪淘沙 李煜

  澳大利亚住房和城市研究所上周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题为“房价、家庭债务与家庭消费”。这份报告指出,以次贷危机为分界,澳洲的房价上涨(或房产财富)与家庭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研究发现在次贷危机前,房价每上升10万元,老年家庭消费每年增加1000元,中年家庭消费每年增加1700元。而次贷危机之后,房价每上升10万元,老年家庭和中年家庭每年增加的消费显著减少,分别为600元和1600元。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在次贷危机前,房价上涨会伴随贷款比例高的家庭的消费大幅增加,主要是购买自住房时借贷比例较高的家庭。而到了2009年(次贷危机发生后),这一规律不再成立,借贷比例较高的家庭在面对房价上涨的现实时,在消费方面更为保守。  而房产投资者与自住购房者的行为模式则明显不同。2003年,当房价上涨10万元时,拥有一套投资房的投资者,每年消费平均增加2400元,比自住购房者多700元。2009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拉大。房价上涨促使住房投资者的消费平均每年增加2800元,而自住购房者消费只增加了1500元,两者的差距扩大到1300元。  报告由此得出结论,在次贷危机之后,房产投资者的消费更浪淘沙 李煜

  回顾近两年,中澳医疗投资交易大手笔不断,进入2017呈现持续升温态势。6月13日,澳洲血液制品泰斗CSL并购中国生物科技新锐瑞德生物的消息好似一声深水惊雷——围绕中澳医疗界的投资活动似乎骤然升温,范围逐步扩大,重量级选手开始陆续现身。   澳大利亚医疗界泰斗级企业、有着百年历史的CSL(ASX:CSL)周二向市场宣布,将斥资3.52亿美元从中国人福医药(600079)手中收购血液制品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公司80%的控股权益。  双方无论是在现有产品还是未来研发方向上都有紧密契合。据官网资料显示,瑞德生物位于武汉市,是人福医药集团全资子公司(股票代码600079),是集研发、生产、经营一体的血液制品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及多类乙型肝炎、破伤风、狂犬病相关的免疫球蛋白产品。并积极向生物制品的疫苗、试剂方向发展,打造企业未来的增长平台。  CSL从这起交易中获益最多的无疑还是市场资源。CSL表示,中国的血液制品治疗学市场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快速增长。而“交易将巩固CSL在中国作为主要血浆蛋白提供者的领先地位”,能够更好服务于罕见、重症疾病患者,把握这一重要的高增长市场。   (责任编辑:DF302) 浪淘沙 李煜

摘要 【中金公司:每周8家或成IPO新常态 今年预计发行400家】上周五,证监会核发今年第21批新股,发行数量为8家,募资额不超过25亿元。数量和募资额均较上周有所回升,不过仍然低于早前每周10家的发行节奏。   上周五,证监会核发今年第21批新股,发行数量为8家,募资额不超过25亿元。数量和募资额均较上周有所回升,不过仍然低于早前每周10家的发行节奏。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每周8家左右的发行节奏或成“新常态”,今年全年新股发行家数或在400家左右。前提是二级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今年2月初监管层曾表态“在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基础上的新股常态化发行”,年初至今新股已经发行222家。  统计今年新股发行数据,最初的18批发行数量均达到10家,4月至5月二级市场发生了大幅调整,证监会随即放缓IPO,第19批数量降低至7家,募资金额下降至23亿元,第20批进一步降低至4家15亿元。  IPO速度调整的同时,专家学者展开了激烈争论,韩志国、李迅雷、高善文等数十位大咖加入论战。赞同派认为IPO抽血、配套机制仍不完善,反对派的观点则是融资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IPO和二级市浪淘沙 李煜